探訪意大利高級定制工坊:縫補間的智慧
目測:需要豐富經驗
成熟的裁縫通過經驗的積累,可以通過目測對顧客的身材進行大體測量。他們通過初次見面時顧客穿著對其衣著喜好有個基本的判斷,之后當顧客試穿樣衣時,根據樣衣的尺寸,對消費者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此時,裁縫沒有動用任何工具,單憑一雙眼睛就可以將顧客的基本信息錄入大腦。
內襯:西裝的骨架
很多人以為量體、裁剪對西裝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其實不然,內襯才是整個工序中最復雜也是最核心的部分。面料與內襯的結合決定了一套西裝的品質,西裝的內襯就仿佛一棟樓的骨架,如果骨架出現問題,給樓體造成的傷害是致命的。需要裁縫在處理內襯時要非常到位,這直接決定穿著感受和未來修改的余地。然而,市場有些西服的內襯是膠粘的,這樣的制作手法內襯就不存在任何復雜性了。
裁剪:留出“2cm”
每個人的體型經過一段時間都會有或多或少的變化,對于合體度要求很高的西服來說,修改是在所難免的。修改一套西服的耗時、工序絕不亞于新做一套。比如,一套西服的肩部需要修改,就需要將西裝拆了重新再做一次,而且里面在第一次制作的時候已經裁剪好了,這就對于裁縫的技術有非常高的要求,對于第一次做服裝的工藝也有非常嚴格的要求。所以,好的裁縫在制作西裝的過程中,左右兩邊將留出2cm的量,這是為了日后方便為顧客提供修改的服務,2cm的量可以讓這套西服大兩個號碼。國內消費者比較適合小版西服款式,腋下的尺寸一定要貼身才可以減少活動的阻力,這些玄機都是一件西服是否舒適的關鍵。
門檻:9歲開始入行
裁縫是一個入門門檻低的工種,但是需要對于這個行業足夠的熱愛,否則在不停的剪剪縫縫中,會覺得自己陷入了重復勞動的怪圈。對裁縫這個職業來說,對于行業的熱愛比天資聰明更難能可貴。拿Kiton舉例,360名職業裁縫中,只有3名可以到世界各地為顧客量體,其中一位裁縫從9歲開始進入這個行業,今年接近50歲,從零基礎開始學需要20年的時間才可以成為一名優秀的裁縫。
這個行業的技術性人才越老越值錢,同時這個行業也需要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因為手工行業會有不同的手藝出現,需要調整和學習。無論多優秀的裁縫也不會自稱為全能的高水準裁縫,有很多80多歲的裁縫還在進行這最基礎的縫制工作,只是由于年齡原因,他們的工作速度會慢些,但是不會影響到他們出品的品質。這個行業沒有所謂的職業黃金期。
服務:比例高達60%
在制作一套服裝中,服務要占到60%的比例,kiton希望通過服務讓消費者了解產品和品牌,最終可以尋找到適合顧客的西裝款式和穿著品位。
西裝是舶來品,目前國內消費者依然處于學習的階段,與歐洲成熟的市場存在著很大的差距,所以裁縫需要做很多建議和引導性的服務。比如,在量身的時候裁縫會跟顧客溝通本季的西服流行趨勢、面料的功能及顏色,良好的溝通和高水準的建議是Kiton服務的核心。因為很多純服務內容每個品牌都可以復制,這些不具備競爭力。
Ciro Palestra 生于裁縫世家,父親及祖父都是知名的裁剪大師,他從6歲就在父輩的裁縫店中幫忙,已成為技藝精湛的裁縫大師。他給世界上眾多的知名人士量身定制過西裝,如好萊塢影星湯姆·克魯斯、意大利前總理貝盧斯科尼等。
�。ū本┥虉蟆⒁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