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需求下降重創歐洲奢侈品市場 據路透社周二公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歐洲奢侈品市場遭到重創,原因是有跡象表明亞洲游客在奢侈品領域中花費的支出顯示出下降趨勢。
調查顯示,在接受調查的倫敦、巴黎和米蘭的23個奢侈品品牌中,有一半以上表示來自于游客的需求下降,尤其是亞洲游客。
在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七層樓高的巴黎旗艦店里,亞洲游客需求下降的跡象已經顯現出來。“跟以前相比,中國游客的人數減少了。”一名店員說道。按銷售額計算,路易威登是世界上排名居首的奢侈品品牌。“我覺得,全年銷售將會有所下降。”
并非只有路易威登品牌遭遇了這種情況,包括Gucci、愛馬仕(Hermes)和周仰杰(Jimmy Choo)在內的奢侈品品牌也都是如此。對于歐洲奢侈品行業來說,這是一個重大的問題,原因是這個市場上中國購物者在全部奢侈品銷售額中所占比例達到了三分之一左右。此外,在歐 洲手表和珠寶等細分市場上,最多70%的購買者都是游客。
大多數奢侈品公司都至少要到本月晚些時候才會發布第一季度業績。路易威登品牌的所有者LVMH集團拒絕就此置評。
有越來越多的軼事證據表明,游客的奢侈品支出至少是出現了暫時性的下降。分析師指出,這可能與人們對全球經濟前景的擔憂情緒以及歐洲各國所采取的稅收提高措施有關。除了上述品牌以外,巴黎的Bottega Veneta、Chloé和Christian Dior等品牌,倫敦的 Longchamp和Ermenegildo Zegna等品牌以及米蘭Valextra品牌的專賣店員工也向路透社表示,最近幾個星期以來游客人數有所減少。
“游客購物量已經有所減少,尤其是亞洲游客。”LVMH集團旗下另一個品牌Christian Dior位于巴黎市中心的一家專賣店的營業員說道。“在2012年9月份到12月份之間,游客購物量的增長趨勢還相當不錯;但隨后就開始大幅下降。”與此同時,在巴黎市中心的Gucci精 品店里,店員正在百無聊賴地等待顧客。“自年初以來,游客人數就明顯減少了。”一名店員說道。“是真的,這些日子以來游客人數確實減少了很多。”
但路透社調查同時顯示,香奈兒(Chanel)、Lanvin和S.T. Dupont等巴黎品牌以及Trussardi等米蘭品牌的銷售表現仍舊很好。分析師指出,如果游客需求下降,那么Burberry、Gucci、Christian Dior和路易威登等在歐洲各國首都城市擁有大型旗艦店的品牌將會受到最大 的影響。“游客需求下降將會對這些品牌的同比銷售額造成影響。”一位拒絕具名的倫敦奢侈品分析師說道。他還表示,有業內消息人士向他透露,最近以來歐洲市場上的奢侈品交易表現愈加惡化。
另外,有些品牌采取了提價措施,希望藉此獲得更高的利潤率,這可能也是對需求造成影響的另一個因素,至少在某些情況下是這樣。以路易威登為例,這個品牌將歐元區市場上的某些流行帆布包的價格提高了10%左右。還有就是,今年3月份歐洲天氣反常寒冷,導致品 牌專賣店的春季和夏季產品需求表現疲弱。
自英國手提包生產商Mulberry上個月發布盈利預警以來,游客支出已經成為這個行業中的熱門話題。Mulberry當時表示,倫敦游客支出下降是導致其發布盈利預警的因素之一。雖然許多歐洲品牌的大多數銷售額都來自于其他市場,但對于這些品牌來說,通常情況下歐洲 仍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市場。對LVMH、Richemont、Swatch和PPR(Gucci和Yves Saint Laurent品牌的所有者,今年6月份將更名為Kering)等奢侈品公司來說,每年總營業額的30%以上都來自于歐洲市場。
有關游客人數和支出的官方數據通常要到幾個月以后才會被發布出來,但有一些跡象已經能為這種趨勢提供軼事證據。在英國,國家統計局(ONS)發布數據稱,去年11月份和12月份游客人數強勁增長,但1月份卻下滑了1%。與此同時,退稅公司Global Blue發布的數據顯示 ,游客支出的增長速度有所下降。舉例來說,2月份意大利市場上來自于游客的總銷售額增長7%,而1月份和2月份的整體增長速度為19%,去年12月份為增長32%。
意大利皮包生產商Valextra的一名銷售助理稱:“我們早就料到增長速度將會放緩了,而此事也確實發生了。”意大利零售協會Confesercenti預測,今年復活節期間該國游客人數將比2012年減少10%到15%。而在法國,Global Blue數據顯示去年10月份到今年2月份之間中 國游客的支出增長速度從62%銳減近一半,至38%;在瑞士,中國游客同期支出增長4%,而一年以前為增長33%。
另一個很好的指標則是瑞士的手表出口表現。在今年2月份,瑞士面向大中華區的手表出口額下降27%,創下3年以來的最差表現;與此相比,1月份為增長4%,去年12月份為下降20%。
(新浪財經 金良/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