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陳列不當產生的損耗及預防措施
(一)、商品陳列不當產生的幾種損耗現象。
(1)、商品陳列面過大,銷售不佳,占用過多的排面和資金。
(2)、堆放時間過長而造成商品質量下降的人為造成損壞。
(二)、解決的辦法。
(1)、陳列時,注意商品的陳列安全,對價格高、易損耗商品不能陳列過多和過高。銷售佳的商品可適當加大陳列,價格低且不易造成損耗的商品可加大陳列面,保質期長的商品可多陳列一些。
(2)、對銷售不佳及對營業額或毛利額貢獻不大或無貢獻的商品應及時作清場處理。
(3)、注意整體環境的溫度和濕度管理。如巧克力之類的商品高溫下可能溶化,冷卻后就改變了原來的形狀,甚至發生變質。
(4)、在整理商品排面時,如發現有不小心就破損的商品或有時是顧客很想知道里面是什么而將其包裝撕破扔在一邊的商品又或者是夜間老鼠咬破的商品,必須將這部分商品及時挑選出來,以免影響其它商品的質量和顧客的購買欲望。
(5)、貨架頂端的商品不宜存放過多,以免給正在行走的顧客一種壓抑感。
(三)、商品的溫度管理。
溫度應根據商品的要求而分類設定。
(1)、冰品、冷凍食品等,必須陳列在-18℃的冷凍展示柜中。
(2)、奶品、豆制品、配菜等商品必須陳列在0℃—2℃的冷藏展示柜中。
(3)、果品、蔬菜類商品應陳列于5℃—8℃的展示柜中。
(4)、水產類與畜產類商品應陳列在-2℃—0℃的展示柜中。
二、收發貨錯誤產生的損耗及預防措施
(一)、收貨、退貨過程中造成損耗的幾種常見情況。
收貨不當:
(1)、商品驗收數量不準確。
(2)、收到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或偽劣商品。
(3)、收到條形碼錯誤的商品。
(4)、商品包裝或規格不符合要求。
(5)、收到過期或即將過期的商品。
(6)、商品驗收后沒有及時入庫,造成商品流失或重復入庫。
(7)、驗收時錯把價值低的商品當價值高的商品驗收。
退貨不當:
(1)、商品退貨數量不準確。
(2)、把價值高的商品當價值低的商品退給供應商。
(3)、把不屬于此供應商的商品錯誤地退給該供應商。
(4)、欠供應商的貨款小于退貨金額。
(5)、退貨時未辦理正式的退貨手續,沒與財務、信息結合,造成貨已退而無貨款扣或未減庫存。
(二)、怎樣通過正確的工作程序來降低在收、退貨作業時的損耗。
(1)、對收貨員要定期進行商品知識培訓,以免有假冒偽劣商品進入賣場。
(2)、要求供應商送貨人員,把商品整理分類清楚,并在指定區域卸貨。
(3)、清點數量時不要讓供應商人員清點。
(4)、不能讓供應商人員直接送貨至倉庫和賣場。
(5)、收貨員在驗收貨物時,一個收貨員一次只允許驗收一個供應商的貨物。不能同時驗收兩個或兩個以上供應商的貨物,以免分散精力造成錯誤。
(6)、驗收每批貨物時,必須通過“收貨員(理貨員)驗收→倉庫防損員抽驗”的過程。只有兩個部門的人員清點的數量相同時,才可確認為收貨數量。
(7)、驗收完畢的貨物應立即送倉庫或賣場,以免被盜。
(8)、對散箱、破箱的商品要進行拆包、開箱查驗,并核點實數。
(9)、對貴重的商品要拆箱、拆包逐一驗收。凡屬專柜的商品必須由專人接收。
(10)、散裝、稱重的商品,驗收完畢后要由本超市的收貨員用本單位的計量工具稱重,并減去皮重,以此重量為最終重量。
(11)、冷凍、冷藏的商品,驗收完畢后要立即放進冷藏柜保存或售賣,以免商品變質。
(12)、接受貨物時要按定單驗收,以免造成庫存積壓。
(13)、接受每份定貨單時,要核對定貨單的收貨地點、日期、單位名稱,確保該定單是本單位的。
(14)、商品的退貨程序要嚴格按照本單位的規章制度去辦理。
(三)、如何嚴把食品質量關。
(1)、進貨驗收:
驗貨員在驗收商品時,要嚴把質量關,按國家的有關規定標準驗收,在驗收食品時應注意的事項:
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A、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核對商品與定貨單的商品名稱、包裝規格、計量單位;
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B、
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檢查包裝質量是否合格;
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C、
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要求每個售賣單位上要注明有生產日期、生產廠址、執行標準、食品生產許可證號、保質期限等。
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D、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進口食品要求提供食品衛生檢驗證明及鐳射標簽等。
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E、
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驗收時,商品的生產日期自收貨日計不能超過保質期的三分之一。
(2)、貨架驗收:
各商品部門在對商品進行入庫和陳列時,要按定貨單位再次進行核對。
(3)、補貨檢驗:
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A、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各理貨員在平時的補貨過程中,必須堅持“先進先出”的原則。
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B、
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按照進貨驗收的標準再次對每樣商品進行檢查。
三、破損商品管理不當產生的損耗及預防措施
(一)、破損商品產生的原因。
(1)、顧客拆封。
(2)、故意破壞。
(3)、顧客盜竊后剩余的商品。
(4)、處理商品時不慎損壞。
(5)、選購和付帳時商品滾落地面造成破損。
(6)、包裝不良。
(二)、解決的辦法。
(1)、應每日整理,避免堆積過多或任意丟棄。
(2)、盡可能進行再次包裝銷售。
(3)、如果破損(破包)面積不大可進行再銷售的商品,店面應及時降價做內部處理。如不影響商品質量和外觀的,應重新包裝銷售。
(4)、因員工自身原因造成的商品破損應由該員工購買。
(5)、商品價格較高、破損面積不大,可進行再銷售的可與供應商聯系后采取換貨或退貨處理。
(6)、破損商品不能再次銷售且無法退換的應做報損處理。
四、贈品、試用品管理不當產生的損耗及預防措施
(一)、贈品是廠家和超市為達到銷售目的所采取的一種贈送商品之外的額外的禮品。
試用品是廠家和超市為了讓顧客直接了解某種商品的效果、口味、質量而提供的試吃、試用的商品。
(二)、贈品、試用品產生損耗的現象。
(1)、沒經公司同意,廠家私自用賣場內的商品作為贈品饋贈給顧客或者給顧客試吃、試用。
(2)、內部員工私自拿賣場內的贈品或試用品。
(3)、贈品、試用品與銷售的商品沒有明顯的區別。
(三)、贈品的管理原則
(1)、由廠家提供的隨貨贈送給公司的商品類贈品,如:廠家按“進十送一”或“按量返利”,其處理方法為:
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A、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將贈品直接攤入成本,降低成本入庫。入庫數量=商品數量+贈品數量。金額不變。
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B、
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贈品作為商品處理,入庫單應注明“按量返利,不做結算”,成本為零。
(2)、由廠家提供的隨貨贈送給顧客的商品類贈品,如“買二送一”等。其處理方法是:與商品一起做捆綁銷售,贈品不計成本。
(3)、由廠家提供的隨貨贈送給顧客的非商品類贈品,如“買甲商品送乙商品”“買系列商品達到一定金額送贈品”等。其處理方法是:廠家直接將贈品送到公司,收貨部門或防損課加蓋“贈品”專用章,由門店服務臺憑購物電腦小票贈送給顧客或與商品一起捆綁銷售。
(4)、由于公司處理庫存商品轉為贈品的。其處理方法是:由該商品負責人提出書面報告申請,經店長批準后辦理報損手續后轉為贈品。
五、專柜管理不嚴產生的損耗及預防措施
專柜銷售的商品多為貴重商品、易失竊商品,設立專柜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損耗。但往往因為管理不嚴,很容易給一些人可乘之機,因此失去了專柜的意義。專柜管理應遵循以下原則:
(1)、專柜接收的每一筆商品,必須由專柜指定人員接收,并定點存放。
(2)、應建立獨立的帳本,采取實物負責制,記錄每一天的進、銷、存,每次交接班時必須進行盤點后才交接,采取“誰丟失、誰負責”的方法進行管理。
(3)、每次盤點結果出來后。因專柜產生的損耗由該柜組員工負責承擔。
(4)、廠家管理的專柜其庫存由廠家自行負責。
六、促銷變價產生的損耗及預防措施
(一)、促銷變價產生損耗的現象。
(1)、沒經授權,沒經登錄私自采取的促銷或擅自延長促銷時間且促銷商品為庫存商品。
(2)、合同規定的變價期限已過而未及時恢復原價。
(3)、電子稱調價與后臺電腦不符。
(二)、處理原則:
(1)、各部門負責人應經常檢查所屬部門的促銷、變價商品的實效性和合法性。
(2)、收銀臺要對店面的促銷、變價商品進行統計。發現與實際不符的現象要及時與商品部門取得聯系。
(3)、電腦部要對各種促銷、變價的時效性進行跟蹤,及時修改相關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