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百百貨或退出武漢 水土不服門店虧損狠
位于漢陽王家灣商圈的廣百百貨門前行人稀少。本報記者傅堅攝
作為粵系百貨的代表,廣百百貨在外地的發展似乎一直不順。最近有消息傳出,繼成都店關門后,在武漢已3年的王家灣廣百店也將面臨關門。其原因在于,店面虧損太狠。
記者從廣百官方獲得的消息是“尚未明確”,但從不少入駐廣百的品牌經銷商口中已經有所證實,部分商家已經在打折吐貨,做好撤離準備。
業績同比下滑9.75%
昨日上午,記者在漢陽王家灣的廣百百貨內看到,不論是柜臺還是擺設,都較為陳舊。一專柜的服務員說,這里周末的生意也只是一般,平常則更是難開張。
坐擁黃金地段卻無法賺取人氣,這也是關門傳言爆發的原因之一。根據廣百集團公布的2012年業績年報顯示,廣百百貨業績,同比下滑9.75%。2月關閉的成都店,就是因為“虧損嚴重”,直接選擇退出市場。目前,廣百公司的統計數據顯示,全國的門店中,虧損最為嚴重的門店就包括成都、武漢和深圳。
快銷品牌和代理商準備撤離
雖然,對于武漢王家灣廣百店是否真的會關閉,記者從廣百集團總部獲得的答案是“尚未明確”,武漢門店也稱“尚未收到確切消息”。然而,卻有快銷品牌和代理商表示,正在打折吐貨,準備撤離。
“生意太差,我們本身也不抱有什么希望。”某服裝品牌代理商的負責人透露,“成都店也是去年底傳出的消息,2月就真的關店了,我看武漢也差不多。”
從廣百集團曾發布的公告中發現,該集團2013年規劃中,放棄了異地市場的拓展,回歸廣州本土。有經銷商猜測,這也是計劃關閉現有異地虧損門店的前兆。
“水土不服”是主因
作為粵系百貨的龍頭,廣百在武漢的“敗走”,究其原因還是存在嚴重的“水土不服”。
百貨快銷業內人士分析,一方面,武漢人的品牌效應非常明顯,也追求時尚和快節奏。由于商品更新速度太慢,跟不上武漢人的需求節奏。“廣百進入武漢以后,并沒有成功做到與本土熱門經銷商的對接,換季進貨更新太慢,款式陳舊,自然不受歡迎。”
另一方面,“廣百百貨中更多陳列的是香港、歐美以及廣州本土品牌。這些品牌不僅在武漢知名度低,也因為地區環境不同,產生了異地的審美觀和需求不同,最終被武漢人拋棄。舉個例子來說,廣州人喜歡花哨亮色的衣服樣式,武漢人可能就會覺得老土,不能接受。”業內人士分析道。
觀察
在專柜設定上吸引本地經銷商入場
在扼腕廣百百貨敗走武漢的同時,也有業內人士對許多成功駐扎武漢的外來百貨叫好。如群光、新世界、大洋等外來百貨不僅成功獲得優質的營銷業績,也成功被武漢人所接納。“拿群光舉例,剛入漢也同樣虧損嚴重,但他們很快就能抓住武漢人的口味,馬上扭虧為盈。”武漢市商業協會市場調研員陳先生表示,群光廣場、新世界等百貨商場,能迅速抓住武漢本土消費定位,保持高速更新的貨源。同時,在專柜設定上,能做到與本地熱門經銷商洽談并吸引其入場,更容易融入武漢市場。
(來源:長江商報 作者:王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