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站名莫認死“理”要“與時俱進”
公交站牌、站名,其功能是給人們報達目的地和你現在所在的位置,其中還又有廣告宣傳之用,站名的準確性極其重要,對于外地人和對該地區生疏的人,站名就是他們的向導。
鄙人居住的地方在十幾年前曾開發了一個游樂場,起名:“大世界游樂場”,可惜的是只有幾年的光景就關閉了,結果時至今日公交站名仍然是“大世界游樂場”。鄙人曾多次遇到過這樣的事,有的外地人,是通過站牌知道了“大世界游樂場”,便乘車而來,想在此游玩,下了車左找右找,才知道早已不復存在,讓人是哭笑不得,更是搞不明白?實體早已不存在了,為什么還要使用徒有虛名的站名,給人以誤導,結果,耽誤了人們的時間,讓人跑了一段冤枉路。
實際這里是大慶路西段,附近有比較大的家屬區,我們完全可以以實際路段冠名,也可以借用小區之名,當然,利用小區之名有廣告之嫌,我們應客觀看待,一些小區已存在幾十年,根本無需宣傳什么,也無廣告利益可言,試想,一個居民區即便名揚世界,在這里居住的居民也不會因小區聞名而各個名聲赫赫,作為給站牌冠名的管理單位無需有這個顧慮。還有,位于阿房路與阿房一路交匯處,站名為“三印”站,此站是因“第三印染廠”而得名,可是,該廠已于2008年破產,再稱“三印”會讓不熟悉的人一頭霧水,可以將此站更名為“阿房路南口或者阿房一路西口”,與實地吻合,使人一目了然。
城市精細化管理要真正地做到細,需要管理者用心觀察,傾聽民聲,根據實際情況完善工作中的疏忽。從某種意義上講,站牌、站名是城市的名牌和窗口,是人們的指路標,又是一幅地圖,我們不能一成不變,認準一個死“理”,應是根據城市的發展與時俱進,站名要與實際地理位置和實際狀況相匹配,讓站牌、站名發揮其應有的功能,起到為人指路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