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珍珍的微博大多與工作有關,這位歐萊雅集團副總裁極少在網絡上表達過多的個人情緒。4月14日凌晨,一條十幾個字的微博卻讓人頗感意外,“靜靜地,他走了,在他自己的土地上,給人留下的是他的微笑……”
隨后,歐萊雅(中國)官方對外宣布,中國區總裁蓋保羅先生走了。
或許,這聽起來只是一位年逾六十因病去世的意大利老人,然而對于整個中國化妝品乃至快速消費品領域來說,蓋保羅執掌歐萊雅的17年風雨歷程,恰如中國現代零售業發展的縮影。
美容專欄撰稿人SHANG曾服務于雅詩蘭黛,她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稱:“或許連蓋保羅自己都未必意識到,他的存在已經潛移默化地影響了一大批人,不僅僅是中國消費者,更是化妝品行業的從業人員。”
對于他身邊的員工來說,這是一個很省事兒的老板,他常會問,“這么做對公司有什么幫助?”只要能得到合理的答案,他便欣然放手不再過問。
在過去的17年里,盡管來中國稍微晚了一些,但蓋保羅仍然帶領歐萊雅一路過關斬將,在競爭激烈的化妝品市場實現突圍。在護膚領域,2012年,占有15%市場份額的歐萊雅已經成為護膚化妝品領域的第一品牌。
“創始之父”
“歐萊雅中國的‘創始之父’”,這是歐萊雅集團對這位老人的評價。
4月14日,歐萊雅中國CEO貝瀚青(Alexis Perakis-Valat)在致全體員工的信中對于他的前任蓋保羅,做出這樣的評價:“他為歐萊雅中國的輝煌創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我們將盡最大努力繼續蓋保羅先生為我們開創的事業。”
沒有蓋保羅,或許就沒有今天的歐萊雅中國,甚至就沒有如今的中國化妝品行業格局,這樣的說法一點都不為過。
1996年,蓋保羅來到中國,赴任歐萊雅中國區CEO。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蓋保羅曾回憶起當年將歐萊雅引入中國時最初的場景:在廣州白天鵝賓館里,為了將法語“L’OREAL”翻譯成一個通俗易懂的中文名字,他與當時的集團總裁歐文中(Lindsay Owen-Jones),以及中國區團隊成員苦想了許久,最終才敲定為“歐萊雅”,寓意“來自法國的優雅”。
前往中國之前,蓋保羅曾在巴西市場為歐萊雅贏得不錯的成績,從市場排名第29位上升至第9位。或許正是基于相同的考慮,蓋保羅被派往“從零開始”的中國市場。
上世紀90年代初入中國時,歐萊雅僅在香港設立了一家分公司,而在內地,僅北京一個十幾平方米的蘭蔻柜臺。相比于同時期的羽西、聯合利華、寶潔等品牌,歐萊雅來得不算早,站得也不夠穩。這一年,蓋保羅46歲。
引入巴黎歐萊雅、美寶蓮、蘭蔻、薇姿等眾多品牌,收購小護士、羽西完成本土化整合策略,拓展男士護膚全線產品……在過去的17年里,蓋保羅領導下的歐萊雅已經逐漸發展成了中國化妝品市場的第一品牌。
今年3月,根據歐萊雅集團公布的2012年度財報,其在華實現銷售額120.5億元,較上一年增長達到12.4%,同時亞太市場增長率高達18.4%,已經成為整個集團的最大市場。Euromonitor最新數據顯示,2008~2011年,歐萊雅從9%的市場份額升至11%。
毫不夸張地說,歐萊雅中國是蓋保羅一手拉扯大的孩子。不論是品牌、公司架構、營銷推廣模式、產品定位,還是一大批中國本土員工的成長和提升,蓋保羅都有不可忽略的作用。
SHANG雖然未曾與蓋保羅有過共事的機會,但對于蓋保羅這個名字,SHANG表示“再熟悉不過”。
“事實上,從踏入這個圈子的第一天起就知道這個名字,即使是在競爭對手品牌那里,他(蓋保羅)都是一個被人尊敬的人。”SHANG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稱,“或許連蓋保羅自己都未必意識到,他的存在已經潛移默化地影響了一大批人,不僅僅是中國消費者,更是化妝品行業的從業人員。”
在SHANG看來,過去的十幾年里,歐萊雅已經和蓋保羅這個名字緊緊地聯系在了一起。
“NICE的中國通”
4月17日,蓋保羅的家鄉意大利佛羅倫薩為其舉行葬禮的同時,位于上海越洋廣場的歐萊雅總部辦公室同時開放。近百支白色蠟燭和數以千計的玫瑰、百合花由員工自發地安放在這位老人生前的辦公室。
在本報記者采訪和溝通的過程中,對于這位大老板,歐萊雅現任或曾經的員工們提到最多的一句話便是,“這是一個還蠻nice的老板”。
雖然大多數員工很少有機會能和蓋保羅直接接觸和工作,尤其是在2010年卸任CEO之后,蓋保羅更是逐漸淡出歐萊雅中國區的部分事務,然而在有限的年會、培訓等部分場合,大家看到的大多是一個“面帶微笑的、略有些胖胖的意大利老頭”的親切形象。
而在公司之外,更多國內化妝品領域的相關人士對這位洋品牌掌門人的印象則是,“低調、樸素、認真、謙和”。
中國香料香精化妝品工業協會理事長陳少軍曾表示:“蓋保羅為人很低調、樸實,由于是外籍,沒能擔任協會副理事長的工作,但是一直對協會工作非常支持。”
“印象中,他是一個很愛學習的人,很注重了解中國市場,努力熟悉中國文化,這直接成為歐萊雅本土化策略順利實施的主導因素。”上海法妝商務咨詢公司總經理張曙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在收購羽西和小護士期間,他頂住巨大的輿論壓力,很好地完善了歐萊雅在大眾化妝品這一塊的渠道部署。在工作中,他其實很有‘人情味’,關注本土員工的情感需求和文化特點,和下屬關系處理很好。”
蓋保羅煮得一手非常好吃的意大利面,而且每年都會有好幾次在家里做好意大利面帶到公司和同事們分享。每年圣誕節,蓋保羅都會從意大利訂購蛋糕和紅酒,與近900名員工一起度過,送上祝福。
早在歐萊雅進軍中國的時候,歐萊雅集團前任總裁歐文中曾描繪過自己的一個夢想,就是“讓每位中國女性擁有一支歐萊雅的唇膏”。
曾有媒體稱蓋保羅為“最懂中國女人心的男人”。這個高高胖胖的意大利男人娶了一位中國老婆,在中國住了近20年,為無數中國女人帶來了國際化妝趨勢和品牌,也讓包括鞏俐、章子怡、范冰冰等一系列中國女人成功地走向世界舞臺。
后蓋保羅時代
蓋保羅離世后,許多網友轉發了蘭珍珍的一條紀念他的微博,女歌手Nina Simone演唱的《Ne Me Quitte Pas》(不要離開我)。即使再有不舍,這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靈魂人物也已經注定離開了我們。
和63歲的蓋保羅相比,曾經被員工們戲稱為“保貝”組合的CEO貝瀚青正值壯年,和當年蓋保羅接手中國市場時的年齡差不太多。
失去了蓋保羅這個“中國通”的經驗和參與,歐萊雅是否能在新一輪的競爭中始終保持優勢,這是所有人關心的話題。貝瀚青會不會成為下一個“蓋保羅”,歐萊雅的“后蓋保羅”時代,將會何去何從,這都將交給時間來解答。
本文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作者:唐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