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中百進入重慶市場近8年 為何連年虧損 區域龍頭狹路相逢究竟誰更勝一籌?
這樣的劇情馬上就要在湖北開演了。南京老大華潤蘇果大軍逼近湖北,計劃5年內在湖北落子200家。不過,它將面臨當地一哥武漢中百的挑戰,眼下中百坐擁900多家門店,華潤蘇果能否在湖北市場占穩腳跟還未可知。
對以巨無霸式的網點規模穩居湖北龍頭地位的中百而言,防守外來進攻似乎還比較輕松。但在向外拓展上,中百卻有著難解的憂愁:揮師進入重慶市場近8年,連年虧損,始終不見起色。
有業內人士表示,即使中百進行調整,其重慶業務也難有起色,而且中百向其他省份的擴張也受到質疑。
入渝辛酸歷程
早在8年前,中百就出走至重慶,只是這8年的辛酸史卻讓中百“黯然失色”。
2005年7月中百在重慶開出第一家店,2006年5月中百與山城超市合資成立重慶中百山城超市有限公司,重慶山城占股42%,中百占股52%。
把山城超市的優質網點攬入懷中,中百似乎占據了“地利”優勢。不過與之相伴的是,股權問題也為后期管理埋下了隱患。
原本是擴張捷徑的并購方式后來被證明是經營管理的失誤。中百方面解釋稱,收購山城超市后,新公司形成一個公司兩套人馬的格局,導致諸多意見不統一。因此,中百率先在管理上進行了改革。2009年,中百統一股權,山城超市出局。
中百攻占重慶貌似是比較有勝算的戰役,不過在重慶市場卻一再失意。2010年年報顯示,重慶中百全年虧損2000萬元。2011年和2012年上半年分別增加網點21處、31處,而營業收入卻同比下降12.7%和1.78%。顯然,中百進入重慶近8年,仍未度過培育期。對此,中百超市營銷總監李波的解釋是“主要因為前期投入比較大。”
即使中百早早布局重慶,中百的網點規模還是遠遠落后于永輝。據了解,永輝在重慶有72家大中型賣場,并還將繼續拓展。而幾乎與永輝同期進入重慶的中百,目前也僅有87家社區超市。
在重慶永輝超市一位中層管理人士看來,中百的主要弊病在于定位不清晰,沒有培養自身特色,因此難以深得人心。此外,進入重慶初期中百沒有在當地設立物流中心,亦被視為中百重慶業務虧損的關鍵。2010年,公司開始在重慶增設物流基地,中百希望借此扭虧。
李波告訴記者,重慶的物流中心去年就投入使用了,并且帶動了銷售額的提升。接下來會把湖北恩施和重慶的物流中心連起來,為下一步在重慶的發展奠定基礎。
不過,中百要想扭轉頹勢,不只是建設物流中心的問題。上海某投資公司分析師認為,要想通過建設物流中心來翻局,似乎還遠遠不夠。物流中心屬于后臺建設,而企業盈利的關鍵在于前臺的經營特色。企業一般是在培養消費群之后,再優化后臺,提升效益。中百似乎本末倒置了。
未來何去何從
在重慶遇上強勁競爭對手永輝,中百避開了“硬碰硬”的正面對抗方式,走上了門店轉型之路,將倉儲超市調整為社區便利店。中百去年宣布將重點拓展社區店,計劃2013年門店將拓展到200家。
在中百看來,社區店在重慶有比較大的生存空間。李波告訴記者:“我們研究重慶市場后,發現商圈很特別,社區間距離很遠,適合以小店模式經營。”
雖然中百大力拓展社區店,能與永輝等超市錯位競爭,不過中百又面臨另一番膠著戰。重慶便利店也是群英匯聚。除了本土便利店外,外資便利店羅森也在重慶攻城略地,7-11將在不久后入局。
從目前來看,中百進行的一系列改革還難以反敗為勝。2011年中百重慶主營收入同比降低12.70%,2012年中期下降5.92%。
記者翻閱年報發現重慶地區業務所占份額一直很小。自2010年來,重慶地區主要營業收入均未超過總收入的5%。2012年半年報顯示,重慶中百主要營業收入占比僅為2.78%。
上述分析師認為,重慶中百連年虧損的根本原因在于核心競爭力不足。在重慶有重慶百貨、新世紀超市等,又有以生鮮見長的永輝超市的夾擊,中百沒有經營特色,在對決中很容易處于下風。
雖然在重慶虧了將近8年,但中百并沒有萌生退意,而且還對其他外省市場垂涎欲滴,中百曾多次公開表示異地擴張的決心。
為了向外擴張,中百首先在名字上做了改動。2011年5月“武漢中百”更名為“中百集團”,中百不安于只做區域零售龍頭,向全國擴張的野心隨之顯山露水。
與進軍重慶市場不同的是,中百將采用物流先行的方式,來布局河南南部和江西北部市場。去年底,中百董事長汪愛群曾透露,中百將依托物流布局,形成中部六省擴張網絡。
據了解,中百在湖北有六大物流中心,重慶一個。李波告訴記者,整合供應鏈意味著后臺的轉換。武漢江夏物流投入使用后,將完善冷鏈食品配送中心。“其他企業沒有這種冷配的能力,我們的優勢就十分明顯。江夏第二期工程今年年底也會完工,也就是完成熟食加工間,完善中央廚房系統,這樣生鮮的競爭實力也會增強。”
歷時8年,中百在重慶始終未度過培育期,沒能打造自己的殺手锏。在將擴張步伐邁向其他外省市場之前,中百是否需要仔細吸取重慶市場的教訓?
南京老大遇上湖北一哥
華潤蘇果計劃復制南京模式,加強對武漢等城市的網點滲透,計劃未來5年在湖北落子200家。自2010年進入湖北后,華潤蘇果已布局了13家門店。
相較于湖北一哥中百的體量,華潤蘇果的這些門店似乎輕如鴻毛。2012年中百實現營業收入157.21億元。去年三季度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10月29日,湖北地區有中百倉儲154家,中百超市631家,百貨店8家,電器專賣店46家。
在業內人士看來,中百能夠在湖北長袖善舞與當地的消費環境密不可分。當地商業活躍度高,2012年城市化率達53.49%,人均GDP居中部第一。
這樣的商業環境也使外來超市,諸如華潤蘇果這樣的區域零售巨頭,對湖北市場虎視眈眈。
外資超市同樣把湖北市場視為至關重要的一環。2012年11月,沃爾瑪將全國28個采購辦將削減為8個,其中武漢地區辦事處分管湖北、湖南、江西和福建四省。
沃爾瑪華中總部媒體事務負責人透露稱,沃爾瑪將繼續推進在武漢乃至整個湖北市場的發展,未來將開設更多不同的商業業態,包括引進山姆會員商店這一高端業態等。
作為后來者,外來超市華潤蘇果能否在湖北分一杯羹還很難說。在中百占盡主場優勢的情況下,外來超市在選址上恐怕要費一番功夫。華潤蘇果湖北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坦言,三年前華潤蘇果在武漢選址,但合適的物業很難找。
盡管中百在湖北的龍頭地位暫時難以被撼動,但外來的鯰魚能否攪動這塊市場,蠶食市場份額還未可知。
上海某投資公司分析師擔心的是,雖然中百年營業收入150億元,從長期來看,增長還是比較穩定,但強勢的競爭對手入境還是會在一定程度打擊中百。
(中華合作時報·超市周刊 記者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