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媽媽的日子
到市內一家大型書店買書,這家書店早就有所聞,平時買書都是網購,網上的書價格便宜,相比之下,同樣的費用,網上能多買一兩本,快遞公司將書送到家門口,一手交錢,一手驗書,節省費用,節省時間,網上找不到自己需要的這本,只得到書店看看。
在我看來,而今,人們整日為生濟奔命,有幾人有閑工夫到書店,哪有閱讀的時間,把有限定的時間用到了瘋狂的娛樂,樂此不疲的交際,風雨兼程的掙錢,書店該是門可羅雀,寥無幾人。
進了這家書店,很似驚詫,里面的人跟超市一般,書架根處全是席地而坐的讀者,三層千平方米大廳,廳廳讀者簇擁,看書架上的書,需小心地上的人,得從他們的兩腿中間踏著,不然就會發生“刮蹭”,底下的人被書吸引,顧不上這只腳從何而來又向何方。見此情景,讓人幡然,書是人們最好的精神補品,心靈的驛站。
雖在夾縫中尋縫而過,心中卻無比悠然,輾轉到一個大臺面前,這里的讀者稍少一些,掃視臺面的書,全是裝幀精美的菜譜,見一三十來歲的小女子,已選了四五本摞在一塊。
我問道:“您是飯店的?”她回答:“不是!自己學學。”通過交談知曉,她是八0后,家里的獨生女,丈夫是獨生子,兩人結婚三年了,雖然父母給他們置辦了像模像樣的廚房和用品,可沒誰會做飯,廚房從來沒用過。每天兩人不是到婆婆家吃,就是到娘家吃,要不,不想跑路了就在外邊隨便吃點。父母年歲大了,是該歇歇了,四個老人整日圍著她倆轉悠,想結伴出去旅游都放心不下,看到這些她倆心里很不是滋味,再者,小家沒有煙火繚繞,家的意義就不完全,少了些過日子的感覺,下決心,今后彼此也要跟老輩子人一樣,婆婆媽媽地做飯,婆婆媽媽地做家務,讓老人放下心來,趁著還能走動,讓他們出去轉轉,等學得差不多了,每周接老人過來品嘗她們的手藝,她以為,一家人其樂融融才稱得上是家。
生活就是在婆婆媽媽中快樂著,若大的書店里,人們在翻閱山峰,在海洋中徜徉。一幅幅全神貫注的面孔,靜心閱讀,享受書中的樂趣,尋找婆婆媽媽的至理,正是這些婆婆媽媽,生活才有滋有味,時光璀璨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