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達這個商業帝國在國內商業地產領域業已取得的成功已經是一個“傳奇”,“萬達模式”對國內商業地產的正能量、對國內商業地產的快速發展功不可滅,其巨大的影響無可替代,業已成為推動中國商業地產行業快速向前發展與城市商業變革的最大推手!萬達有自己的規劃院、全國性的龐大的商管團隊以及地產開發公司,還有眾多產品線文化產業、酒店產業、百貨零售業、電子商務等,這是萬達多年來在傳統產業中吸取別人的精髓,同時將整個流程再造所產生的獨特的全產業鏈模式,把傳統商業的做法進行流程模式的再造,這一商業模式的創新使萬達贏得了獨特的甚至任何企業目前無法模仿的核心競爭力。在如今的國內商業地產企業,萬達業已成為商業地產行業內時尚的談資,無論萬達人或眾多效仿萬達的商業地產企業,談起萬達的成功之處猶如“濤濤江水,連綿不絕”,萬達集團真的成“神”了?在大家歌功頌德或大唱贊歌之際,我本人其實倒更相信萬達由于快速發展或“超視距”“超常規”所帶來或衍生出來的問題比一般商業地產企業的問題要多得多!只是被掩蓋了沒有去挖掘發現而已,只要細心的王健林先生肯喬裝走訪或多聽一下便知道了,萬達的人事爭斗、萬達的開發建設、工程管理、招商選商、運營、商戶管理、物管等問題多如天上繁星,但有一點需澄清的是這一點也不會掩蓋或影響萬達的輝煌成就,萬達的這個商業巨輪在快速飛奔向前的過程中各個鏈條、齒輪、潤滑油、動力等全因快速飛奔的巨輪輾過的漫天塵土所遮掩......
上述這些問題誰說在某些時候微不足道,但在不同節點或發展階段對萬達這超級航母來說即會致命的,對于日理萬機、掌控著萬達這個商業帝國這個巨大機器的王健林先生,或許現在正在苦苦思索他的商業帝國下一步該如何走?又抑或 在下一盤更大的“棋”,或者王健林先生根本無睱顧及這些“小不點”,然而,就是這個小不點可謂螻蟻雖小,在你有傷口發炎時咬上幾口也會致命的。但可以肯定的是王健林一定是在籌謀萬達的宏觀大戰略,作為身陷當局者而無法身撥的王健林先生,是否曾思考過他的企業如今業已成長為一個巨無霸,抑或正走在通往世界商業“巨無霸”的路上?今日之萬達已非昔日之國內大型房地產開發企業,因此,今天之萬達應思考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其經營理念、企業經營理念、企業文化均有調整,并且不同階段所暴露的問題也不同,萬達企業在現階段或許缺乏的不是“靈魂人物”,因為王健林先生的個人魅力足以支撐,但古語云“有容乃大”!萬達在現階段“容”不夠“大”,而這個大已非昔日國內房地產或商業地產運營企業的“大”,而是要做百年企業、做世界商業不動產商老大的“大”!
從最近廣百的亢小燕4月23日遞交書面辭職報告的第三天,原銀座股份副總經理孫靖寰便正是履新萬達百貨總經理一職。與此前被看好的亢小燕相比,孫靖寰似乎更為幸運。據銀座股份內部人士透露,孫靖寰之前長期擔任山東銀座商城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一職,2012年底才被聘任進入集團上市公司工作,就職僅數月就選擇離職,可能因為同業薪酬更高,也可能這只是一個跳板。從孫靖寰個人履歷來看,在門店的管理經驗是其優勢。出生于1960年,53歲的孫靖寰1999年開始擔任濟南銀座購物廣場副總經理,在2012年12月之前的時間里,其工作主要都在百貨門店,其中有7年的時間兼任采購部工作。而從2012年底至其離職前,真正在銀座股份擔任副總的時間不過短短4個月。
山東銀座商城股份有限公司為山東省商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魯商集團”)旗下非上市零售資產。根據銀座股份2012年年報顯示,魯商集團、山東銀座商城股份有限公司為銀座股份前兩大股東,分別持股19.49%、7.51%。對于為何選中孫靖寰,萬達集團內部人士透露,主要是因為萬達集團看中其山東銀座的工作經歷,在銀座的高速擴張中,有效實現了單店利潤率提升。該人士透露,未來5年,萬達百貨計劃平均每年新增20家店,2013年擬開19家店,成為全國門店數量最多百貨公司。但是,銀座百貨的主要市場是在山東,并且其國有企業背景在其市場拓展上發揮著特殊的作用,雖然孫靖寰長期在百貨門店工作,但在國有企業的管理機制下成長起來的從業經歷又能夠為其在萬達這樣一個講究務實的企業里博得怎樣的優勢呢?對于山東銀座百貨業務之所以能取得快速擴張的原因,孫靖寰曾表示,在于通過將百貨店分類成高檔店、區域店、時尚店、精品店四種業態,這樣既保證了擴張時本地化特色,又解決了連鎖企業規范可復制難題。這雖然與萬達百貨期望實現的高端奢華店、精致生活店、時尚流行店、社區生活店的業態劃分不謀而合,有助于解決萬達百貨過往業態定位不清晰、品牌同質化,以及單店業績難以提升難題,并符合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提出的每家萬達百貨店都能體現出自己的差異化定位和特色的要求。
萬達企業文化的缺失
作為萬達集團的掌門人王健林先生或許不知道“企業文化”能將一名普通員工培養成核心高管,同樣也能將優秀的高管“培養”成庸才。當然,說萬達沒有“企業文化”或許有失偏頗,萬達集團的企業文化以筆者長期對萬達的觀察與研究,萬達的企業文化,歸根結底實則為帶有濃厚的“王健林先生”個人思想為主導的文化,當然,在中國許多中小企業都有這樣的烙印,這也并非不可,只是萬達的企業經營目標是做百年企業,是追求做國際一流商業不動產商,仍然抱著這樣的濃郁的地方“企業文化”未來就非常危險了!在這方面王健林應效仿香港華人首富李嘉誠,其人才來源覆蓋全球各地,一個國際化的企業,首先應該是人才國際化。王健林先生正如蘋果靈魂人物“喬布斯”,萬達有今天的輝煌成就與王健林先生個人的企業家智慧與商業頭腦、高瞻遠矚的決策能力有莫大的關系,可以說是王健林先生一手推著萬達快整發展!如果哪一天王健林先生真正離開萬達集團(這樣說還請王健林先生恕罪),一旦靈魂人物真的離開萬達了,賴以支撐萬達靈魂的基石沒有了,是否會“亂成一鍋粥”?我們不知道又抑或大有可能。萬達或許真的應該放緩一下腳步,認真思考一下他的商業帝國應該如何進行企業人才梯隊建設以及企業文化的構建,尤其是如何培養出自己的核心高管團隊,而不是東拼西湊,這里挖人“才”那里搶人“才”,令國內商業地產企業怨聲載道,這并非萬達作為一個成功企業所為!從萬達離開后的人才,往往也開始心高氣傲起來,真的認為自已幾乎無所不能,往往要求年薪不得低于200萬或300萬,最后,高不成低不就,一個“優秀的職業經理人”最后變成“閑人”被冷凍起來,從優透的 “人才”漸變成“干柴”或“廢才”不甚希噓。并且,由于萬達核心企業文化嚴格來說是“容”的量與“容人”的內涵企業文化缺失,萬達一年四季常年不斷滿世界在招“高管”,其集團商業地產板塊的核心中高管人才幾乎均是空降部隊,可謂典型的“組裝產品”,當然,也不乏許多人本身就抱著短期去“鍍金”的想法,筆者本人何嘗不也曾有過此念或舉動,如此一來,加上萬達的管理,其核心高管人才進出猶如“跨國進出口公司”,來來往往好不熱鬧,這對于從事商業地產開發運營逾12年的萬達集團,商業地產的價值在于運營,而運營的真諦就在于一個高管團隊能沉下心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持之以恒去按計劃改善、執行、檢討、再改進的漫長過程......
熊杰 于2013/05/07 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