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電商開始在供應鏈尤其是物流建設上下血本了!
5月28日,阿里集團宣布啟動中國智能骨干網(CSN),聯合銀泰集團、復星集團、富春集團、順豐速運、“四通一達”成立菜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據悉,CSN一期投資額為1000億元,項目由阿里集團牽頭,剛剛“退休”的馬云擔任董事長,銀泰集團董事長沈國軍出任CEO。
48歲之前,工作就是我的生活,48歲之后,生活就是我的工作——退休儀式上的話語猶言在耳,短短的18天之后,馬云又高調“復出”,把工作和生活重新混合在了一起。
根據計劃,菜鳥網絡計劃首期投資1000億元,并將在5~8年時間不計短期回報完成骨干網搭建,打造遍布全國的開放式社會化物流倉儲設施,建立一張能支撐日均300億(年度約10萬億)網絡零售額的智能骨干網。
物流是包括阿里系在內的所有電商企業的集體短板。去年雙十一,淘寶銷售191億轟動業界,但物流卻沒法消化,快遞很長一段時間的爆倉,這給了用戶很糟糕的網絡購物體驗。按馬云的說法,中國現在每天運送的包裹在2500萬件,10年后將達到2億,現在中國的物流體系是根本無法支撐的。而CSN的建設目標就使中國2000個城市的消費者的網上訂單可以在24小時內送達。
毫無疑問,電商未來的競爭關鍵就在于供應鏈尤其是物流的競爭,目前電商物流有自建物流和第三方物流兩種方式,而大多電商企業采用的是后者。類似京東商場這樣通過自己制訂標準,自己拿地自建物流的企業還寥寥無幾。
因此,CSN是一個龐大的、有些偉大的計劃。如果進展順利,將顛覆目前電商的物流配送體系。更重要的是,國內物流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占GDP的比例高達18%,而在發達國家,這一比例是12%。如果CSN可以將物流成本降低6%,不僅對國家整體經濟產生巨大效益,同時也是對整個電商包括物流服務企業的盈利能力是一個極大的提升。
馬云也表示,中國智能骨干網不僅是電子商務的基礎設施,更是中國未來商業的基礎設施。或許,某種程度上可以說,一旦CSN建成并運轉順利,不僅改變電商的競爭格局,所有的電商企業將無法脫離這張大網,而且也將全面覆蓋實體零售網絡,擁有與實體渠道的強勢對話權,任何實體零售開展電商業務,其物流配送都不可能繞開CSN而完全獨立自成體系——這才是一著最大的棋,馬云自稱的這個“理想主義項目”可謂“內涵”深遠,他要的絕不僅僅只是一個解決電商物流的體系,而是一個網上的全產業鏈帝國。
當然,盡管設想很美好,CSN也還只是一個計劃,甚至還沒有像京東一樣,已經有了實體的實踐,需要面臨的挑戰同樣很多。與阿里和淘寶一樣,馬云的CSN走的還是社會化平臺的路數,即更多是利用資源的整合,而不是全憑自身一磚一瓦的建設。這雖然是一條便捷之道,但有著電商、實體零售、投資公司、快遞企業共同參與的CSN,需要面對的最顯而易見的難題是:這些來自不同領域、有著不業務,但又在某些方面業務存在競爭和重合的微妙關系,當競爭業務發生利益沖突時,如何來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