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制轉載請注明出處,否則后果自負�。�
隨著各大零售上市公司一季度報的紛紛出爐,凈利潤下滑成為普遍的現象,顯示出當前低迷的零售行業景氣。盡管我國已經出臺諸多提振內需、促進消費的舉措,但在經濟增速下滑并向消費終端傳導的背景下,我國零售業景氣下滑的態勢仍無法挽回。
從一季度財報上看,中百集團營收46.36億元,同比增長3.86%,但凈利潤同比下滑8.99%;武漢中商營收11.99億元,同比下降6.56%,凈利潤同比下滑20.37%;天虹商場營收33.83億元,同比增長6.87%,但凈利潤同比下滑18.47%;蘇寧云商營收272億元,同比增長20.14%,但凈利潤同比下滑48.19%;友誼股份營收153.7億元,同比增長5.655,但凈利潤同比下降13%;華聯綜超營收34.8億元,同比增長1.87%,但凈利潤同比下滑45.96%。
從諸多零售公司財報可以看出,盡管一季度營業收入有一定幅度的同比增長,但凈利潤幾乎都呈現了下滑的態勢。財務上看,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等三項費用的提升是其凈利潤下滑的重要因素之一。具體來看,激烈的市場競爭使得商家加強促銷力度,拉低了毛利水平,同時人工、租金的不斷上漲也拉升了商家的經營成本,進而壓縮了零售商家的凈利潤水平。
前瞻網指出,分業態上看,百貨、超市、專業連鎖等零售業態由于各有自身的特點,其市場表現也各不相同,當前的困境和未來的發展方向也不盡相同。
百貨業:正處于內憂外患的境地。一方面受電子商務、購物中心等新業態的強烈沖擊,客流量和業績大幅下滑,成為了電商的試衣間。服裝鞋帽是百貨商場業績貢獻最高的商品品類,而這也是電子商務發展最快、最成熟的商品品類。電子商務以極低的價格不斷的沖擊著百貨業,將客源從線下向線上拉升轉移。而購物中心則以相似的業態,但提供更加優質、多元化的服務和購物體驗來搶占百貨業的市場份額。在當前消費者需求多元化、服務性的特點下,購物中心更受消費者青睞。
另一方面,聯營的模式亟需改變。在聯營模式下,百貨商的核心競爭力是商圈和招商兩方面,引入品牌收取租金和扣點。這種模式能保證百貨商店的盈利能力并轉嫁商品經營的風險。然而千篇一律的百貨店是其弊端的突出表現,行業同質化競爭異常明顯。同時,不斷上漲的租金成本也開始讓百貨商家難以承受。
轉變盈利模式,從聯營向自營轉變是百貨商店內部變革的重要方式。提升零售經營能力,增強市場把控能力是當前百貨商店必須要上的課程。與此同時,百貨業的變革仍需要在定位和渠道商進行。特色百貨、高端百貨是應對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切入細分市場的有效方式。三四線城市渠道下沉也能讓百貨商享受三四線城市市場潛力釋放帶來的蛋糕。
超市:大部分超市企業業績下滑彰顯行業正處景氣低迷階段。從行業集中度的角度上看,超市行業集中度較低,市場競爭相對充分,但顯示出區域的特征。競爭態勢上看,我國超市行業呈現出外資巨頭全國布局、內資超市區域割據的格局。內資超市中永輝超市以生鮮產品為突破點,開始布局全國,率先實現全國擴張。
值得指出的是,不斷上漲的人工、租金成本正在不斷的擠壓本就利潤微薄的超市利潤水平。同時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渠道溢價的下滑,超市必須要轉變其盈利模式。從依賴后頭通道費用的盈利模式向整合供應鏈,提升買賣差價的盈利模式。從消費者需求轉變的角度上說,超市未來的發展將出現兩條道路,一向大賣場方向轉變,滿足消費者一站式購物的體驗;二向社區超市、便利店的方向發展,滿足消費者日常生活消費的購物需求。
專業連鎖:市場前景廣闊,但行業競爭日漸加劇。隨著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的政策的退出,國內家電行業將會在短期內進入政策真空期,家電市場需求必將有所下滑。從長期來看,居民收入倍增計劃以及城鎮化戰略的實施,必然給家電行業提供了長期的市場需求支撐,特別是在三四線城市,市場普及率仍較低,行業增長空間廣闊。
從競爭的角度上看,電子商務的崛起給家電連鎖行業的營銷渠道帶來了幾乎顛覆式的沖擊。蘇寧、國美紛紛加大電商投入,開展電商業務,但激烈的競爭已經開始拉低“蘇美”的業績水平�?梢灶A計未來專業連鎖行業線上線下渠道的競爭、整合將進一步加劇。與此同時,更多的專業連鎖、廠家直銷進入三四線城市,電子商務的影響力也將向三四線城市蔓延,家電多層次分銷體系將逐漸受到沖擊。
伴隨著經濟增速的不斷下滑,我國零售業正處于景氣低迷的階段。當前我國零售業已經呈現出較強的買方市場特征,消費者的需求與變化將引領行業的走向與變革。
資料來源:前瞻網《2013-2017年 中國百貨零售行業市場前瞻與領先企業經營分析報告》,百度報告名稱可看報告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