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汁飲料和茶飲料第一選擇因素差異
調查結果顯示,消費者喝果汁飲料考慮第一因素既不是解渴,也不是口感,而是營養。因為果汁飲料的原料是各種水果,水果中含有各種豐富的維生素,喝果汁飲料有益于身體健康。特別是在冬天,水果少,價格高,喝果汁飲料就等于是在吃水果,既方便、好喝,又能補充營養。
消費者購買茶飲料與購買果汁飲料首先考慮的因素有著顯著的差異。消費者購買茶飲料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健康。自古以來中國的消費者就有飲茶的習慣,茶飲料也繼承這一具有悠久的中國文化傳統,以其方便、好喝贏得了越來越多消費者喝飲料的首選。喝茶飲料不僅有益身體健康,也同時在品味中國傳統的茶文化。
果汁飲料和茶飲料消費頻次差異
如圖所示,消費者喝茶飲料的頻次要高于果汁飲料。消費者每周喝果汁飲料在1至3瓶的比率要明顯高于茶飲料,分別為12.2%,26.5%和33.3%;每周喝1至3瓶茶飲料的比率分別為9.3%,24.8%和26.7%。而每周喝4瓶、5瓶和7瓶以上果汁飲料的消費者比率要明顯少于茶飲料,分別為8.8%,9.6%和6.1%;每周喝4瓶、5瓶和7瓶以上茶飲料消費者的比率分別為12.4%,11.2%和13.0%。由此我們可以得出消費者喝茶飲料的頻次要高于果汁飲料的調研結論。
對果汁飲料和茶飲料價格接受程度差異
消費者對果汁飲料價格的接受程度要明顯高于茶飲料。從以上圖中的調研數據可以看出,消費者對茶飲料價格的接受程度比率最高的在2.1-2.5元,達到42.9%;其次是2.6-3.0元,占26.1%。而果汁飲料消費者價格接受程度最高的是2.6-3.0元,占31.9%,其次才是2.1-2.5元,占27.8%。消費者認為果汁飲料價格在3.1-3.5元和3.5元以上的比率也要明顯高于茶飲料,果汁飲料的比率分別為14.6%和9.7%;茶飲料的比率分別為11.2%%和6.8%。以上調研數據說明消費者對果汁飲料價格的接受程度要明顯高于茶飲料。
果汁飲料和茶飲料目標消費者差異
果汁飲料的目標消費者比茶飲料的目標消費者更年輕。通過本次消費者的定量調研我們發現,果汁飲料更適合10-25歲消費者飲用的比率明顯高于茶飲料,更適合21-25歲的比率最多,占49.6%,更適合16-20歲的比率為13.7%,更適合10-15歲的比率為7.2%;與之相比更適合10-25歲消費者飲用茶飲料的比率分別是,21-25歲占43.9%,16-20歲占9.7%,10-15歲占1.3%。同理如圖茶飲料更適合26歲以上各年齡段消費者飲用的比率均高于果汁飲料,可見果汁飲料的目標消費者比茶飲料的目標消費者更年輕。
喝果汁飲料和茶飲料消費目的差異
消費者喝果汁飲料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身體吸收更多的維生素等有益于身體健康的元素,希望喝果汁飲料能喝出美麗、健康來,這也應該是果汁飲料企業品牌和產品最適合消費需求的產品利益訴求方向。
消費者認為茶飲料有著清新淡爽,不易上火的特點。消費者喝茶飲料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解渴和去火。有近70%的消費者認為茶飲料有去火的作用,特別是綠茶和花茶。喝茶飲料能起到健康去火的效果。
調查表明喝果汁飲料和茶飲料的目的也同樣存在較大的差異。喝果汁飲料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喝出美麗、健康來;喝茶飲料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解渴和去火。
在差異中尋找果汁飲料和茶飲料的消費共性
在果汁飲料、茶飲料、碳酸飲料、水飲料、保健飲料等飲料產品系列中,果汁飲料和茶飲料雖然存在較明顯的消費需求差異,但較之其它飲料類別,果汁飲料和茶飲料的消費需求差異最小。在消費差異的同時,果汁飲料和茶飲料也存在著一些消費共性。比如果汁飲料和茶飲料的目標消費人群都是年輕人;果汁飲料和茶飲料的價格差異不大;喝果汁飲料和茶飲料都對身體健康有益;果汁飲料和茶飲料都具有解渴的作用;果汁飲料和茶飲料的包裝容量和包裝形式相似等等。
果汁飲料和茶飲料的食品企業需要在果汁飲料和茶飲料的消費需求共性中發現消費差異,在果汁飲料和茶飲料的消費需求差異中尋找消費共性,才能使企業產品的利益點更好地與消費者的需求對接,才可能在果汁飲料和茶飲料市場越戰越強,越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