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制轉載請注明出處,否則后果自負!)
近日,萬得城宣布3月11月將關閉其在華的7家門店,這是繼美國家電零售巨頭百思買關閉中國門店后,又一家外資家電零售連鎖“敗走”中國。在分析人士看來,成本高、規模小,以及傳統門店的銷售受線上擠壓,是萬得城在中國市場的“死因”。
前瞻產業研究院指出,2012年以來,國外零售市場紛紛在華遭遇“滑鐵盧”,其生存與發展狀況令人堪憂。盡管外資巨頭擁有資金、管理、運營、人才等方面的優勢,但這并不能成為其立足和致勝的法寶。在我國當前零售市場正處于激烈變革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萬得城“敗走”中國主要受兩方面因素的影響,其一激烈的市場競爭,包括蘇寧國美以及電子商務;其二買斷經營的模式水土不服,這不但加大了其經營成本,同時也限制了其規模擴張的速度,無論是門店還是產品品類。與此同時,人工租金成本不斷上漲,更讓其舉步維艱。
一直以來,零售市場就是一個以消費者為核心的市場,特別是在供過于求的情況下,我國零售市場已從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移,消費者的主導地位更加明顯。居民的消費特性向個性化、多樣性、服務性轉變,那么商家則需要提供更多可供選擇的商品品類和優美的購物環境以吸引消費者。尤其是在三四線城市,零售商應加緊深耕擴張。
與此同時,帶領我國零售市場變革的又一因素是技術的革新。電子商務依托全天候、全地域、信息化的優勢,在長期低價銷售的手段下,不斷的吸引著消費者,分割了線下實體零售市場份額。在當前電子商務已從技術革新向全民參與轉變的情況下,實體零售商的生存狀況將更加堪憂。“觸電”是零售商做大做強、保持競爭力的唯一選擇。
前瞻網發布的《2013年第一季度熱點行業追蹤分析報告》指出,我國零售行業正處于價格體系、營銷渠道的激烈變革當中,而這核心的驅動力在于居民消費習慣的改變和技術的革新。零售商,無論是國內的還是國際的,只有抓住消費者習性、因時而變、順應市場趨勢,才能站穩腳跟、謀求發展。
資料來源:前瞻網《2013-2017年 中國商品零售市場深度調研分析報告》,百度報告名稱可看報告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