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制超市在華要逆襲 看好二三線市場購買力 在零售企業紛紛迫于大環境放緩開店之時,外資會員制超市卻在華上演逆襲。昨日,北京商報記者獲悉,繼麥德龍提出今年的開店數至少為13家后,沃爾瑪也宣布未來2-3年將在二三線市場連續開出7家山姆會員店。這幾乎相當于該品牌入華以來的開店總和。在業界看來,二三線城市大賣場業態區域飽和、中產階級陣營逐步壯大,給會員制超市的逆襲創造了機遇。
沃爾瑪中國高級副總裁兼山姆會員店首席運營官文安德表示,沃爾瑪希望在國內35個大型城市都開出山姆會員店,該品牌也將成為沃爾瑪在中國未來發展的主力業態。自1996年開出首店以來的17年間,山姆會員店在中國僅有10家。
同樣是會員制超市巨頭的麥德龍也跟沃爾瑪想到了一起。去年,麥德龍在中國的銷售額達18.9億歐元,與上年相比增長近23%。12家新店數更是創下了集團在單個國家年度開店紀錄。麥德龍中國區總裁何哲偉明確表示,今年的開店數不會少于去年,到2020年中國區的銷售額也將翻倍至37.8億歐元。
過去,麥德龍和山姆會員店主要在一線城市開店。最近幾年,隨著二三線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重視生活品質的中產階層不斷壯大。在這種大背景下,能夠提供優質進口商品和會員專屬服務的會員制超市就成為這些人群的最新選擇。普華永道和經濟學人信息部共同發表的《2013年亞洲零售及消費品行業前景展望》顯示,年收入超過1.5萬美元的中國家庭比例將從2011年約11%上升至2016年的41%。
會員制超市的崛起也與大賣場業態趨于飽和息息相關。此前,主要從事大賣場業務的京客隆、物美等超市紛紛出現業績下滑。與會員制超市相比,大賣場因為體量大可以提供給消費者更多的商品選擇,但也給企業造成了巨大的資金壓力。
“雖然會員店的毛利較低,但營運成本較低,加上薄利多銷,其單店效益要高于大賣場業態。”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的一位專家介紹,在比拼單店質量的時期,會員店這種業態會更受企業歡迎。據了解,會員續卡率始終保持在70%以上。位于深圳的山姆會員店已經連續五年位列全球銷售第一。
不過,眾多優勢并不意味著會員制超市的未來沒有挑戰。此前,長春、昆明的山姆會員店都因無法被當地消費者接受而被迫轉型為大賣場。因此有業內人士認為,開會員超市需要對當地經濟情況有著詳細的調研。
(北京商報 記者 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