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輝超市正在加快殺入上海市場的步伐。公司7月5日晚間公告稱,已與上海上蔬有限責任公司簽訂《投資意向書》,共同出資人民幣1億元在上海成立一家合資的有限責任公司,經營4000平方米以下的生鮮菜市場(生鮮超市)。結合這家目前境內規模最大的生鮮超市巨頭在今年一季報中披露的擬在上海寶山設立一家
大賣場的動作來看,永輝超市已經邁開了大舉進入上海市場的步伐。
成立十三年的永輝超市以“家門口的永輝”為定位,始終秉承“新鮮的永輝”與“放心的永輝”的經營理念,從最初的“把農貿市場改造為擁有超市購物環境的場所”起家,以現代農業和食品工業為兩翼,借助現代物流為支撐,以福建為大本營,先后在重慶、貴州、北京、河北、河南、安徽、遼寧和廣東等17個省市實施分別開設了360多家大、中型超市,經營面積合計超過300萬平方米,成為目前境內本土品中跨地域最廣的大型連鎖超市企業。有資料顯示,永輝超市排名2012年中國連鎖百強企業13強、中國快速消費品連鎖百強7強,其2014年度銷售目標是500億元。
上海蔬菜集團公司是由有著50多年歷史的原上海市蔬菜公司改制而成,大股東為上海國盛集團。這家上海農產品批發領域的國企主要從事于蔬菜及其他食用農產品批發,旗下擁有10多家各類批發市場,食用農產品年經營量350萬噸以上。其中蔬菜占上海市社會供應總量的80%以上,食用農產品年銷售總額約125億元,是目前上海地區規模最大的蔬菜及農副產品批發交易商。
據了解,永輝超市一直有著“早晚要進入上海市場的夢想”,它如今主要看好于上海蔬菜集團擁有的地區蔬菜農產品流通領域資源與全國蔬菜農產品供應的渠道資源。而上海蔬菜集團此番之所以“放下國企老大身段”,愿與一家民營超市企業合作,表面上看主要是青睞于永輝超市鮮明定位于“百姓超市”經營思路,及其跨地區經營的后臺管理能力與盈利模式,但是,實際上還顯露出更深層次的因素。上海作為一個特大型城市,如何強化日常食品的安全性與提升百姓購物環境質量,一直是當地政府各級領導關注的要務之一。如今擁有政府資源背景的上海蔬菜集團,著手通過導入一家已在其他直轄市取得了“農改超”經驗的大型連鎖超市企業,加強購物環境建設,保障老百姓食品安全,穩定蔬菜價格,無疑對于提升城市形象,實現城市管理升級換代具有重要的意義。
據悉,上海蔬菜集團為了更好地推進與永輝超市方面的項目合作,專門與包括兩家著名的境外戰略投資者在內的合作方聯手設立了控股性的上海上蔬有限責任公司,再由這家上蔬公司與永輝超市共同出資人民幣1億元成立一家經營期限為20年的合資公司,前者持股55%,永輝超市持股45%。
結合公司公告來看,永輝超市此次與上海食品流通領域國企大佬的牽手至少有如下兩大看點。
其一,永輝超市可以錯位化進軍上海市場。合資雙方意見確定了今后3年內門店經營規模,即爭取在2013年度內取得5至8家菜場網點,明年內取得20至30家,到2015年底力爭累計達到100家菜場網點。永輝超市今年一季度已在上海簽約了第一家經營面積逾1.5萬平方米的大賣場,所以為了避免業態上的同業競爭,此次與上蔬公司合資經營的門店一律限于4000平方米以下的生鮮菜超市,為此,雙方還約定了合資期內的排他性承諾。這里不難看出,永輝超市意在采取“兩腳走路”方式大舉進軍上海市場,一方面是自劈門路有一家做一家式地開建大賣場,另一方面則與有實力的合作方共謀,通話“借船出海”,批量開出標準超市類的門店,盡快打響永輝超市在上海地區的品牌影響力。
其二,經營定位將再度考驗永輝超市的經營能力。對于合資公司雙方大體分工及董事會成員構成等表述來看,上蔬公司將負責協調現有菜場網點的清場等,永輝超市將發揮其長處而其負責合資公司日常經營。同時,公告雖未透露雙方商定的經營目標,但表露了“該目標以‘保供穩價’為基本點,并有配合政府臨時性的調控菜價的義務”。這表明這家合資公司必要時將承擔起平抑上海地區菜市場物價的作用,這將對永輝超市這樣一家以贏利為目標的上市公司在上海地區的經營能力提出考驗。但是,永輝超市有關負責人在接受中國證券網記者電話采訪時很坦然地表示:“雖然我們要在實踐中摸索出在上海地區更好地經營的經驗,但是由于我們已經在重慶、北京這樣的直轄市做了成功的探索,積累了有效的經營模式,所以可以拿過來加以借鑒應用,盡力做到讓上海地區的老百姓與政府皆滿意,公司經營也有收益的共贏格局。”
(中國證券網 楊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