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市布局驚現片面模仿的眾生相
(一)表現形式:組合型貨架動線擺放方向不合理,生鮮區域被設置在賣場的最里面、最底端,盲目重視場內感覺,從而忽視場外顧客涌入沖動,貨架上的商品陳列布局欠缺科學性、關聯性、配套性等方面的統籌。
1、在客戶超市進行考察調研、診斷時,實地發現有相當一部分超市賣場的貨架組合走向不合理,有的甚至嚴重阻礙顧客的視線,其視野范圍狹窄、前視角度極小。究其原因常常是經營方主觀上認為,他們能夠看得到的其它超市也是這樣放置的,是本地區范圍內“約定俗成”的常規設計模式,也就是說大家似乎都是如此放置貨架組合的,于是自己超市也便學著這樣布局了,殊不知,這個超市的內部布局架構也是應該“與時俱進”的,在行業內基本上也是“三年一小變”、“五年一大變”的,首先是十年、十五年前的超市籌建,完全是仰仗著“泊來品”式的管理和靠引進海外專業店長、總監來進行現場管理的,而需求方面的顧客群體,同樣也是盲從的、不加選擇地“蜂涌而入”進行搶購就行了,原因當然很簡單啦,連大中型城市內能真正稱得上6000平米之上的大賣場大超市,本就是鳳毛麟角的,這種客觀上的先天的不足,造成了各方利益集團爭先恐后地搶地盤投資超市,因此上述的現象必然成為了常態。
2、生鮮區域被有意設置在賣場縱深的最盡頭。超市的投資方會錯誤地認為,生鮮區天生就是聚客能力最強的區域,生鮮商品又是在超市內最具吸引顧客的商品類別,那怕是把它放置在超市的最盡頭、最偏僻的位置,照樣能夠吸引顧客去走遍賣場,也絕不會產生滯銷死角;同樣可以佐證的是,其它超市也是這樣設計的,主觀認為“隨大流”也許才能更安全。其實我們要準確判斷出當前的超市存在數量已是今非昔比了,顧客也從原來的沒有選擇的余地,發展到現在可以“貨比三家”,況且在全球金融危機尚未渡過的今天,持幣待購已是趨勢,否則何來“四萬萬億元”積極消費拉動內需的中央財政政策,所以擺在我們經營者面前的首要任務是,賣方要多多花精力、花財力、動腦筋、勤讓利、優服務、高品質、完善售后服務等等,把主要目標定位在源頭吸引顧客進入超市購物上面,絕對不可能仍象以前那樣“廟少僧多”一般,所以我們堅決主張調整超市生鮮區域的布局位置,果斷地將其移至超市收銀臺前左上方沿墻位置,從生鮮設備安裝角度來講,沿墻是解決制冷設備室外機最佳位置;另外由于將生鮮與散秤食品區域合并陳列在超市收銀臺前方,這樣的布局安排,從根本上解決并且達到了在源頭吸引顧客進入超市購物的戰略目標,因為在超市收銀臺前開闊區域,顧客的涌躍購物熱鬧場面就是超市對外營銷的最好名片;此外針對生鮮商品的冷凍冷藏的特殊要求,也決定了調整它至前端的理由,第一是為保證冷凍冷藏生鮮商品的質量,減少其在顧客購物籃中停留的時間;第二是能及時將顧客在收銀臺前遺棄的生鮮商品,以最快速度重新返回到它原來的陳列區域,做好生鮮商品的防損工作。
3、在商品設備設施及商品陳列的整體布局方面,多數超市投資者都很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并盲目參照或從眾模仿,這就從競爭的起跑線上已經輸了。
(二)參照上述種種現象,超市賣場的布局設計必須嚴格從自身超市選址特點出發,嚴格遵循行業運營規律、科學客觀、因地置宜、務實規劃并充分考慮到周邊外部環境等各種制約因素,結合經營者預期制定完善的最終盈利目標,據此規劃出具有個性化、特色化的設計方案。
1、針對貨架組合走向設置需考慮的因素有:
①是否充分利用了超市主通道及主力商品陳列形式,引導顧客能夠心甘情愿走到超市盡頭?
②是否使顧客在超市主通道行進時,由于貨架組合的不合理走向設置,高頻率給了顧客更多選擇向左走或向右流動的機會?
因為在主通道上岔道口過多,必將導致顧客經常性的隨機選擇機會,顧客選擇機會越多,就越說明了該賣場布局設計的失敗,此現象人為造成顧客在賣場內停留時間縮短了,從而流失銷售。當然有些經營者會認為若欲提升超市商品銷售,還可以從商品促銷手段及商品價格方面著手,但如若在最初的布局設計時,就不充分考慮到布局可能會帶給商品銷量的缺陷影響,那么在起點位置就已經主動喪失了布局方面“地利”的優勢,這無疑是非常遺憾的事!可見,貨架組合的走向設置直接會影響到賣場布局中關于強制動線和通路的規劃,也影響顧客自然走向賣場的各個銷售角落,必然會產生先天的銷售“死角”現象。
③是否方便管理人員最大視角檢查巡視、觀察掌握整個賣場的動態情況。超市收銀臺區域是最能集中體現經營盈虧的窗口,也是會直接暴露超市各部門、各環節工作漏洞及解決問題的最前沿陣地,任何超市管理者都應該花費盡可能多的時間留守于收銀臺區域,以便及時發現、作糾錯處理;與此同時,也需兼顧對整個賣場區域的現場工作檢查。
因此,怎樣合理、規范地布局擺設賣場貨架組合,確保管理人員以最小最少的投入,從收銀區域橫向移動即可獲取最大視野、最有效率地觀察和管理賣場,是我們布局設計者必須要考慮的關鍵環節。
2、針對超市散秤食品和生鮮區域的布局設置,我們認為:生鮮區域更適宜安置陳列在靠近賣場收銀臺區域附近,一方面,由于生鮮品類對保鮮度要求很高,假若銷售區域距結算收銀區域遠,顧客容易受主客觀因素影響而突然決定不付錢了,由于收銀臺距原生鮮商品陳列區域太遠的原因,顧客很有可能隨意在賣場內丟棄生鮮商品,假若這些生鮮“孤兒”商品沒有被超市員工及時回收,就必然產生冷凍商品受熱融化、冷藏鮮魚鮮肉制品腐敗變質,最終造成損耗,給超市帶來事先不可能準確預測數量的經濟損失,當然超市的散秤食品也因為其陳列專柜較低矮,不會影響場外顧客面向賣場視覺視野的寬度,這是非常明顯的布局優點,還有就是散秤食品零售帶來的防損隱患,此乃超市經營之虧損軟肋,(防損指標的高或低可是投資人和現場管理人員的大心事),所以其布局位置的確定,將散秤食品和生鮮區緊緊挨在一起陳列于收銀臺的前沿,絕對算得上是超市優秀布局中的上上品方案了。另一方面,由于散秤食品和生鮮區域必須擁有的特殊美工企劃方面的裝飾要求,要營造出相配套的現場氛圍:懸頂安裝的彩色燈光、裝飾物形狀色彩、特殊陳列架款式等等,產生的視覺通透感極強,易給顧客強烈的眼球沖擊,加之散秤食品、生鮮商品特有的集聚消費能力,會讓顧客產生——人尚未進入超市,眼前卻是一派火爆搶購商品的場景,人類普遍具有“愛湊熱鬧”的從眾心理,超市的人氣蓬勃自然便高漲起來了,加之超市綜合內功渾厚充沛的話,“老板”那里還會愁顧客不光顧、不上門呢?
當然由于各類商場、超市的個體化差異較大,更多會受限于房屋結構的心儀程度,在此前提下,務實科學的超市設施布局設計才更顯得重要,所以我們應嚴格遵循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的設計原則,針對特殊情況更要“特殊處理”,精細務實的態度、設計技巧和前衛的設計理念就會始終貫徹于客戶超市的整體賣場布局設計方案之中。總之,包括散秤食品、生鮮類商品在賣場如何配置的問題,要實現三個目的:一是讓顧客在店內自然地行走并且最好還要讓其行走的路線,正好符合我們所期望的導購線路,即所謂的顧客選購路線的主動掌控;二是要讓顧客最大限度地熟悉店內各品項商品的陳列位置,便于選購;三是要讓顧客在購物結束后感到滿足并愿意再次光顧。事實上能夠實現上述三個目的秘訣,仍然是要取決于商場超市布局設計技術和理念的綜合運用,而不僅僅是機械地將生鮮區域放置在賣場任何一個位置,商場超市布局設計是一項高技術含量并且帶有設計師靈魂靈氣的智慧系統工程,它包括:① 顧客選購路線的設計;② 貨架主副通道的設計,特別是導航型的、強制式主通道的設計;③ 賣場內眾多暢銷磁石點的設置;④ 精細商品分類搭配陳列密碼的破解,即被顧客反復選購之A類商品,容易產生沖動性購買的商品,然后是會被附帶購買的商品,它們的搭配陳列密碼被最終破解,決定了它們應該被陳列在店內某個區域的位置;⑤促銷導購型的POP廣告設置等等包括布局十項指標的規劃與落實。
“泊來品”超市在我國發展至今,無論是店鋪數量,還是規模收益,均增長發展速度迅猛,而最早的超市籌建、運營技術也無不出自諸如“沃爾瑪”、“家樂福”、“麥德龍”等國際零售業巨頭,“沃爾瑪”和“家樂福”雖同樣是本業態中的國際巨鱷,卻有著截然不同的經營風格和特點,從而也就行成超市業中的兩大派系,單單從在門店布局的出入口設置上即可見一斑,在分樓層時,家樂福的入口直接設計在一層,而將出口設計在二層;而沃爾瑪則正好相反,雖如此,但超市管理系統特有的運營規律卻被嚴格遵循著,既:出入口分開,以導購動線設置來保證顧客必須轉遍整個賣場,確保不留銷售上的“死角”區域,根據上述原理推而廣之,超市賣場布局設計可以按實際情況各有不同,但必須是科學合理的,每一位超市管理人員應依從這一指導思想,在自己的超市設計規劃方案中予以體現,同時,還必須堅決杜絕無原則地模仿他人,甚至是完全照搬。
只有嚴守“學我者生,似我者亡”的設計之道,才能在自己的布局經營中“尋門而入,破門而出”。這是一個管理系統上的硬道理,對任何行業,對任何人都能適用。在這一方面,自信是擅于、敢于去開拓、創新的,我們有能力有策略幫助不同類型客戶總結自身運作規律模式和財務特點,整體科學地布局設計規劃出符合客戶真實意愿的布局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