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新光天地購物中心管理體系的演變—從臺灣經理人主導到大陸經理人團隊
1. 北京新光天地購物中心的競爭力評估
北京華聯新光百貨有限公司是臺灣新光三越百貨公司與北京華聯集團于2006年3月合資成立,雙方各占50%股份,總資本額7.5億元人民幣,旗下所屬新光天地于2007年4月19日在北京CBD華貿商圈開幕。開業后全面采用日本和臺灣百貨的管理體系,服務水平較高,注重細節和商業特色。

新光天地作為中國單體面積最大的百貨公司,建筑面積18萬平方米,營業面積12萬平方米,定位高端、奢華、流行、時尚。吸納了來自全球938個品牌,其中75個國際著名品牌、10大國際名品旗艦店。

北京新光天地開業后的業績圖

由臺灣新光三越和北京華聯集團合資的北京新光天地百貨,2011年業績傳捷報。據新光天地臺籍副總經理甘添信透露,2011年該店營業額達65億元人民幣(下同),幾乎可確定擠下杭州大廈,成為中國大陸百貨業單店業績龍頭,今年預估業績將上看75億元。
北京商界人士估算,若以65億元總營業額計算,新光天地在2011年稅前凈利約14億元,扣除租金、折舊和人事等成本后,稅后盈余估計有8億元。由于新光三越和華聯各持有新光天地50%股權,因此去年新光天地可望為新光三越貢獻逾4億元利潤。
2. 管理團隊的變化
“中國最大最賺錢的單體百貨”,北京新光天地在2012年悄然迎來巨變。新光天地的臺灣團隊已經正式撤出,經營管理由本土股東華聯集團接手。臺灣團隊接手新光天地百貨已超過5年時間,經過臺灣團隊5年運作,星光天地的商業模式已經比較成熟,此時華聯方面接手,應該可以平穩過度,不會出現什么波折。雙方有可能事先已做好協議。雇用臺灣專業團隊運營其成本本身就很高,在商業模式穩定的背景下,出于對成本的考慮,撤出臺灣團隊也是“時機恰當”。
此外,臺灣新光三越與華聯集團的矛盾由來已久,管理權之爭或早已成為雙方合作破裂的導火索,主要是因為管理權之爭,雙方的經營理念本來就有較大的差異,而華聯方面一直希望主導經營,此前雙方爆發的沖突時,華聯曾一度收回了管理權,但由于處于招商階段,時機還不成熟,強行為之只會兩敗俱傷。
新光天地在2007年8年底爆發經營權糾紛,雙方一度對簿公堂、訴諸仲裁,但經大陸高層介入調解,雙方已走向和解。如今新光天地業績屢傳捷報,對華聯和新光三越稱得上「雙贏」。
今后大陸管理團隊依舊需要完善高層團隊知識結構,學習臺灣管理團隊優點,打造一流百貨的創新管理團隊,用業績證明自己的能力。
二、北京新光天地購物中心的發展瓶頸和存在的問題
1. 經營模式以出租為主 自營采購代理商品少,贏利有限
2.人才的瓶頸 加速青年采購和經營人才的培養
三、北京新光天地購物中心的企業文化建設
1.新光三越的企業文化特點
1). Happy New Life
自誕生起,新光三越就奠定了以全方位的真心誠意服務,實現“
Happy New Life”的經營理念。師從合作伙伴日本三越百貨,新光三越以細膩貼心的服務,吸引了無數忠誠的消費者。實行連鎖擴張戰略后,新光三越逐漸成為臺灣百貨業龍頭,也將貼心細膩的服務帶到了全臺灣各個角落。為提升、維持服務質量,新光三越做了很大的努力,包括:在店內設立了“顧客服務指導員”,負責督導訓練店內服務質量;在各個分店之間加強橫向交流,利用內部“顧客服務月刊”分享服務經驗;將顧客服務意識滲透到店內每個員工,甚至包括臨時工、清潔工和保安。新光三越起草了《給代班同仁的一封信》,信中詳細交待店內設施、待客之道及服務精神,使臨時代班的專柜銷售及工讀生能快速進入狀態,維持服務質量。新光三越第一任總經理吳昕達認為,為顧客提供貼心的服務和舒適的環境同等重要。
2). 文化生活化 生活文化化
新光三越以“生活提案”、“文化藝術”等多項創舉開啟了百貨業的新風貌。將百貨公司與文化藝術結合,在當時看來是相當超前的意識。新光三越文化與生活結合的理念十分吸引追求藝術氣息和生活品位的消費者,也為自身塑造不凡的品牌形象。這種理念很大程度上源于新光三越的董事長吳東興在美術、美學及攝影方面的造詣與追求,他為消費者所提出的第一個生活提案,就是讓百貨文化藝術化。為了讓普通消費者在購物之余輕松接觸藝術文化,在1991年首創“文化館”。新光三越又先后在百貨店內舉辦了《傳奇的一生—徐悲鴻》、《吳冠中畫展》、《楊英風大型不銹鋼作品展》等。
在百貨內體驗購物樂趣,觀賞藝術作品,這是一流百貨的經營之道。

新光三越的董事長吳東興 臺灣新光三越百貨公司總經理吳昕達
北京新光天地第一任總經理是臺灣新光三越百貨公司總經理吳昕達,他是吳東興先生的兒子。吳昕達針對北京新光天地的經營策略提出:

他提出了感動客人爭取忠誠顧客的理念是正確的,華聯開業后的業績也證明了經營理念的正確性。
2. 北京華聯的文化特點
北京華聯以振興民族商業為已任。堅持一切以顧客為中心,注重建立和發展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重視人才的培養和企業文化的建設,為公司的永續發展提供保證。
(一)、精神文化
1.經營理念
1) 堅持一切以顧客為中心。北京華聯尤其注重對顧客的深入了解,采用了“會員制”等形式來鎖定客戶,不僅建立了數據倉庫系統,定期對顧客消費資料進行分析,更要求主動去接近顧客,及時了解顧客需求,把滿足顧客需求,作為一項長期的奮斗目標,不斷豐富商品,力求盡善盡美,追求服務品質的不斷提高和為顧客提供最大價值回報。
2) 堅持低成本入市,讓利于民。北京華聯始終堅持最低價格政策,以確保商品的高流轉率和銷售的持續增長,通過對成本的嚴格控管和銷售的不斷增長,為顧客提供質優價廉的商品供應。
3) 建立和發展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北京華聯力求在業務的各個領域尋找機會,建立和發展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做到互利雙贏、共同發展。
4) 注重人才的培養和企業文化建設。北京華聯十分注重人才。公司通過從社會招募有責任感和進取心的員工,為他們不斷提供內部培訓、外步進修等多種機會,力求把優秀的員工培養成一流的管理人才。北京華聯在大興設有零售實驗室,擁有標準的模擬商場。
北京華聯堅持的用人原則是“生產力標準”,任人唯賢、優勝劣汰,為有志之士提供最佳的工作環境和施展才華的空間。
5) 超越自我,追求卓越。不斷拓展超市的經營范圍和服務范圍,目前,公司已與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進行戰略合作,共同開辦“中國移動通信展銷廳”和“北京華聯電信數碼廣場”。
2.經營戰略
“每天都有驚爆價”
公司會在一定時期內推行一批低價的商品,在包裹寄存處會放有該時期指定的低價商品宣傳單,供消費者了解,并在促銷區
(一般是過道中間)用大幅宣傳文字讓顧客注意。方便顧客短時間內找到自己所需的商品。
3.管理理念
1) 強化責、權、利結合的管理機制,有效調動員工積極性;
2) 培養員工管理技巧,提高管理能力,形成自我管理的良性機制;
3) 建立培訓機制,提高員工學習能力;
4) 細化崗位制度、細化工資績效制度、建立良好的激勵機制;
5) 以業績作為評判員工的唯一標準;
6) 重視企業的執行力。
4.重點工作:這一兩年甚至在更長的一段時間內:
1) 暢銷品和滯銷品管理工作;
2) 劃小經營核算單位;
3) 計劃管理;
4) 單品差異;
5) 商品結構和促銷管理。
5.企業精神:忠誠敬業、志存高遠、挑戰自我、追求卓越。
6.企業目標:企業使命以振興民族商業為己任,為股東、為員工、為社會創造最大的價值。企業發展目標創造中國人自己的知名品牌,樹立優秀民族商業形象,使企業迅速成長為具備一流經營管理水準和永續發展能力的國際零售商業企業集團。
7.群體意識
包括:忠誠理念、團隊理念、創新理念、學習理念、敬業理念、公平競爭等。
華聯董事長吉小安,男,1957年出生,今年56歲,碩士,中國國籍,曾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海南民族實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F任海南民族科技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和北京華聯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簡稱“北京華聯集團”)董事長。2007年4月起一直擔任北京新光天地董事長。吉小安董事長堅持打造大陸高管團隊的思路是高屋建甌的,臺灣高管團隊長期任職不利于大陸團隊的成長,商業經營需要逐漸本地化,善于吸收國外和我國臺灣地區的好經驗,剔除新光三越帶來的不合理成分。

3.打造吸收新光三越精細化管理的新光天地文化 豐富華聯集團企業文化的內涵
新光天地采用的經營模式萃取了百貨公司的商品多樣化與購物中心的舒適體驗,具有持久吸引力,是目前國際上最具創新性的商業模式。在這里,不僅可以買到各種世界名牌,還可以買到百貨公司一樣豐富的物品,并能進行休閑娛樂。
中國是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然而每百萬人僅擁有1.75家百貨商店。中國百貨店業態2005年開始復蘇,一、二線城市的百貨店向專業化、精細化發展。麥格理證券研究報告顯示,2010年之前,中國百貨店年增長率將達到14%,在中國零售額中所占的比例也將從目前的10%上升到17%。
購物中心業態自2000年在中國興起,2005年隨著一批購物中心項目的失敗走向理性、科學、精細化。中國城市新貴正在崛起,《2006福布斯名人榜》中1980年后出生的多達29%,而《2006福布斯中國富豪榜》前40名中40歲以下的占據25%。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研究報告預測,中國奢侈品市場將以10-20%的速度增長,到2015年將成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費國。這種情況下,擁有眾多知名品牌和獨特服務優勢的高端購物中心開始填補市場空白。香港恒隆集團在上海開設的經營奢侈品為主的上海恒隆廣場均取得了良好業績。
如何站在整體的高度,找準零售業的市場空白,達到無競爭境界?經過深入市場調查,引進新光天地,鎖定新型的百貨公司經營模式。這種模式有機融合了百貨公司和購物中心二者的優點,實現高端品牌和大眾品牌的最佳結合,兼具百貨店和高端購物中心的競爭力。
四、 北京新光天地與深圳萬象城的比較研究
1.建筑形態相似與不同

2.經營方式的差異

五、 北京新光天地購物中心的發展方向
根據楊寶民先生提出的白領顧客綜合體價值感知定律,顧客采用同樣價格在不同購物中心購買同樣品牌商品,提供更多綜合體物業服務或者環境更優雅的顧客感受到價值最大化,容易成為忠誠顧客。通過作者對北京新光天地購物中心的思考,提出今后的發展方向建議
1.如何發揮綜合體的作用 挖掘更大的競爭優勢
讓金卡會員享受綜合體酒店的高端服務,讓購物達到一定數額的客戶享有使用綜合體設施的便利和優惠,因此,新光天地需要和開發商以及物業管理公司多協調,充分發揮綜合體的綜合優勢,形成和其他項目競爭的有機體。
2.增加服務顧客的范圍 貫徹“一種環境,兩種顧客”的經營思想
鑒于北京新光天地的巨大商業面積,我們根據顧客對價值的感知定律,新光天地可以貫穿一種高雅的環境,同事服務高收入顧客(金領)和中等收入顧客(白領)兩種顧客。在價格帶的設置上,建議中等價格的商品比例要占到60%--75%。
3.穩步加大中檔價格品牌自營比例 增強百貨競爭能力
新光天地的利潤較高,具有自營的條件,建議在自營上下功夫,為打破千店一面做出自己的貢獻,增強新光天地的利潤率。
增加自營品牌需要增加自營的流動資金,培養適合新光天地顧客特點的買手,注重新人的培養。從暢銷的經典品牌和中等價格商品作為自營的重點,逐漸向美國百貨學習經營Armani等國際名牌。

美國Nordstrom百貨采購自營的Armani國際名牌
4.將優良的企業文化基因和健康向上的消費文化結合 在物質方面根據積分的增加不斷回饋會員,同事完善會員系統的服務,形成適合顧客群體的客戶營銷活動體系。
建議新光天地公司積極和社會公益組織合作,鼓勵會員積極參與沙漠生態恢復和水污染治理等環境保護和養老服務等社會公益事業,形成高雅的志趣,為社會和諧做出貢獻。

古爾班通古特沙漠 污染日趨嚴重的長江
總結
盛極而衰是百貨的普遍規律,古人云:高處不勝寒,只有具有憂患意識,不斷改革經營模式,吸納國內外優秀百貨的購物中心的好經驗,貼近顧客的需求創新,增強自營能力,才能不斷提高新光天地的經營業績。只有在取得良好業績的基礎上,才能組織顧客參與社會公益事業,才能真正實現振興民族商業的遠大理想。
楊寶民
清華大學商業地產總裁班客座教授,深圳新摩爾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
電話:13823509154 QQ 250703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