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三年3大亂象:募投1/3落空,11%網點關閉家族管理被令整改
人人樂發生質變,市值縮水94億,凈利潤由賺2.3億到虧7941萬,16家門店倒閉,16名店長層面的核心人員出走
2013年1月8日,記者站到了深圳南山區人人樂(002336.SZ)總部樓下。電話里,人人樂證券部工作人員在與董秘何宏斌溝通后回應,“領導說不便交流。”
上市三年,人人樂的假面紗已依稀可辨。
股價上,發行價26.98元如今只跌剩9.38元。市值上,從上市首日131億縮水至37億。凈利潤,從賺2.3億到虧7941萬元。在中國連鎖商業100強排行榜的座位,從2008年的21位掉到了2011年的39位。機構的態度,也從“增持”輪換到了“賣出”。
原承諾以11.96億元IPO資金打造的68家門店,如今只開設了46家,卻繼續豪擲6.21億超募資金運籌另外20家新店,然而,3年間,轟然倒下的門店已多達12家。7名元老級高層相繼出走。
在這背后,家族式企業管理的矛盾以及企業內部紛爭,開始浮現。
68超市募投項目,1/3成空
薄利之下,規模為王。
2010年1月13日,人人樂成功殺進資本市場募集25.74億元,靠的就是頭頂籠罩的光環,“唯一一家成功實現跨區發展的零售連鎖企業”。
彼時(2009年年中)人人樂在全國擁有82家門店,包括未盈利的24家。它的IPO野心是,斥資11.96億元在2年內完成“68家連鎖超市發展項目”:廣東21家,陜西17家,四川12家、廣西8家,天津6家、湖南4家,即門店總數將達到132家。
華東某行業研究員提醒記者,“現在的超市概念股,像步步高(002251),永輝超市(601933),大部分都是以區域為主。向全國蔓延,對管理層的要求非常高,成功的比較少。”
據記者統計,到2012年6月30日,原先圈定的11.96億資金只動用了73.66%共計8.81億元。
3年過去,包括在IPO前已開業18家,人人樂的“68”計劃只完成了46家,即廣東實際開業13家,陜西12家,四川7家,廣西6家,天津5家,湖南3家, 打了1/3的折扣。
上市以來,2010年人人樂新開10家門店,2011年24家,2012年上半年5家,這樣的擴張在業界曾被斥為“自殺式跑馬圈地”。在華中某投行人士眼里,“近兩年來整個零售行業發生了本質性的變化,電商的崛起帶來了不少沖擊。”
上市后,人人樂盈利水平在逐年銳減:2010年2.37億,2011年1.69億,2012年前三季度-7941萬,與上市前三年是天壤之別(2007年2.19億,2008年2.31億,2009年2.30億)。在公開披露中,新店培育成了人人樂業績縮水的“替罪羊”。
然而據記者統計2012年三季報,A股的75家零售百貨上市公司中,僅有5家陷入虧損,人人樂位列倒數第二。
“別的上市超市也在同樣的環境下經營,但業績不會像人人樂差得這么夸張,還是跟它的戰略方向和管理效率有關系。”
“68新店計劃”仍有22家未兌現之際,人人樂已將手伸向了10.52億的超募資金。2011年4月起,人人樂計劃使用6.2億元超募資金新增20家門店,其中四川5家,湖南5家,天津及周邊地區3家,陜西2家,重慶2家,廣西2家,江西1家。按計劃將有9家新店在2012年上半年前開業。
而實際進展卻遙遙無期。截至2012年年中,僅天津新開1家門店,湖南2家,四川、廣西、江西、重慶等地還未新開一家門店。
2013年1月8日下午,記者來到了深圳福田南山前海路心語家園裙樓,人人樂總部,門前高懸的人人樂“logo”紅藍相間,格外顯眼。
正對門口并排停滿了汽車,穿著筆挺西裝的男士在近處,三五成群地聊著什么。記者入內后穿過光線略暗的走廊來到二樓的辦公室,被門禁阻擋在外。
“領導不在。”證券部人士與董秘何宏斌溝通后告訴記者。協商后記者寄存在一樓前臺處的采訪提綱,至截稿日未得到回復。
開業來店面倒閉率達11%
納入“68”計劃的分店之一,深圳城市山林店,就在距離人人樂總部約1000米處。
在1月8日下午的現場調查中,記者發現,該分店附近就有3家華潤萬家,西北面900米的鼎太店、西南980米處的太子分店、東南面1400米處華潤便利店,形成一個三角形地帶,將人人樂城市山林店團團包圍。
而東南方向1.2公里處、東北面距離1.4公里處,還各有一家沃爾瑪,分別是蛇口店和南油大道店。天虹商場(002419)和家樂福則在東北方向3公里處,后海地鐵站E出口附近。
競爭之激烈可見一斑。
2012年12月17日,“68”計劃囊括的門店之一,湛江新華店關閉的消息襲來,不久之后的31日,巨潮資訊網上掛出了人人樂擬運用1.99億元超募資金新設5家門店的公告。人 人樂再次被質問,“一批批地大開新店,卻有一批批的店面陷入不可救藥的邊緣”。
招股書顯示,人人樂湛江新華店于2009年1月10日開業,預計培育期(連續3個月實現盈利的首月)為24個月,即在2011年初實現較穩定的凈利潤。
而現實是運營4年之后,2009年上半年湛江新華店仍虧損130.15萬元,2011年凈利潤為-1229.40萬元,2012年上半年扭虧為盈,盈利1164.1萬元。
至于招股書中預測的1.48億年銷售額,2011年僅實現了4576.48萬元,2012年上半年2320.64萬元。
記者聯系到的湛江本地人士透露,“在湛江人人樂真的沒什么人去。是倒閉了,還欠了商家賠償金不給,經營不善,加上物業收費昂貴和管理低下,沒辦法啦。”
事實上,人人樂“倒閉潮”已愈演愈烈, 2012年以來已出現了7例。
不久前的2012年12月4日,同樣屬于“1/68”的湛江柳州時代廣場店轟然倒下。
據當地人士講述,“人人樂在柳州就只有這家分店,附近還有大潤發”。該店2011年10月才開張,原定培育期是24個月,投入999萬,而實際至2011年末僅投入了133.48萬元。
2012年上半年,人人樂的27家主要子公司、參股公司中有18家出現虧損,關閉了5家門店。
包括“68計劃”圈定的門店之一,湖南瀏陽香山店在2012年4月1日關閉。在此之前,這家店已營業3-4年。記者從當地人士處了解到,“本土超市通程、步步高步步緊逼,人人樂落戶瀏陽后,生意一直不好。”
運營了7年之久的重慶南坪店在6月22日停止營業,經營了5年多的惠州演達店也以關張收場。當地人士告訴記者,“整個市區新開張的超市就有2-3家,倒閉的那家人人樂,對面就是華潤萬家。”還有,陜西咸陽人民中路店也畫上了句號。
下一家倒下的是誰?
上市以來,“68”計劃門店有不少已“消失”。2010年,深圳匯港、廣州新塘、西安解放路、東莞寮步4店關閉。2011年,福建晉江店關閉。
加上上市前倒閉的石家莊、天津西青、惠州南壇、東莞巴達4家,1996年開業以來人人樂總共關閉了16個門店。人人樂一共開過141家店,按此計算,關店率是11.35%。
“開店關店很正常,但為什么你關那么多呢?”一名對人人樂超市進行了為期10天觀察的券商研究員告訴記者,“跟自身的經營有關系,水果不新鮮,服務員太少,企業文化欠缺,導購甚至還說,超市就是自己選嘛,叫我過來干什么用?”
核心人員大量出走背后
業績變臉,關店浪潮來襲的同時,人人樂的人事動蕩也頗為明顯。
自2011年2月首席營運官、連鎖超市事業部總裁李彥峰出走后,同樣來自連鎖超市事業部的采購中心執行總經理王牛崽、副總裁李寬森相繼掛印而去。“超市事業部是非常核心的部門,這些高層都是很專業的。”前述華中券商研究員告訴記者。
此三人都是人人樂的元老級人物,供職分別長達10年、11年和8年。
迄今為止,據公告,人人樂已流失了7位高管,創下了零售行業管理層離職的紀錄。“我了解的同行上市公司,沒有像它人員波動那么大的。”前述華東研究員透露,“還是跟管理有關系”。
記者從中國零售業門戶網站聯商網中的人人樂論壇上了解到,官方披露的人員流動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據了解,這個論壇是人人樂內部員工發表意見的集散地。
根據該論壇發布的信息,上市公司層面,財務總監王付國、審計部總監王劍、人力資源部總監蘇麗明、監察中心總監吳永等11人已離職。
區級干部方面,華南區招聘部經理田廷學、西南區人力資源部總監張秀杰、西北區招聘部經理陳靖東等6人已離開人人樂。
店長層面的離職名單已長達16人。消息稱,深圳現代城店的店長陳信軍被華潤萬家挖角,桃源居店長孔凡超跳槽到了歲寶百貨,沙井店店長劉偉峰如今在永輝超市任職。
據記者查閱相關資料,人人樂并沒有對中高層員工進行股權激勵。而步步高、永輝超市在這一塊早已綢繆。
更多的利益還是掌握在一把手手中。人人樂的董事長何金明,副董事長宋琦2011年均從公司領取了131.57萬;而步步高董事長王填年薪為40萬,永輝超市董事長張軒松34.5萬。
“那是因為,其他的競爭對手的股權集中度沒有那么高。”前述華中分析師告訴記者。
公開資料顯示,人人樂董事長何金明、宋琪(妻)和何浩(子),三人通過持有浩明投資、眾樂通和人人樂咨詢三家公司100%股權從而合計持有上市公司75%股份,處于絕對控股地位。
話語權集中下的人人樂非常微妙。“股份過分集中的話,那就很明顯,那公司就是控制人說了算,很可能就把親戚朋友全都安排進去。他們也不真正做事,只是憑借手上的權力。”
在李彥峰等重量級人物出走后,公司連鎖超市事業部執行總裁一職則由何金明的妻弟宋濤擔任。人人樂的家族化成分越來越濃。
2011年5月深圳證監局的現場檢查責令整改報告牽出了人人樂家族式運作的亂象。
截至2010年底,人人樂的董事會審計委員會并沒有履行內審職責;預算管理由董事會拍板而非股東大會審批;連鎖事業部下設的采購中心缺乏監督制衡。
新設門店方面,超過一定投資額的計劃沒有按規定提交董事會審議;調整各門店的投資總額,未履行適當審批程序調整募集資金的使用;公司多筆募集資金支出未經總裁審批,等等。
一直到2011年11月29日,上述現象才得以整改完畢。
困擾人人樂的不僅是家族式管理的矛盾,還有企業內部紛爭。此前業內早已盛傳何家與宋家不和。何金明及兒子何浩在一條戰線上,何浩為何金明前妻所生。何金明現任妻子宋琦與其弟宋濤又自成一個派系。控制權之爭的陰霾籠罩著人人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