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內電商行業熱傳蘇寧云商即將推出的“新開放平臺”,許多媒體記者紛紛向蘇寧易購打聽實情。但據筆者接觸的媒體朋友表示,蘇寧內部員工對于新開放平臺守口如瓶。
雖然蘇寧內部員工避談此事,但我們不妨簡單梳理蘇寧近幾年的電商發展軌跡,尋找蘇寧開放平臺的邏輯以及其市場中的機遇。2013年,面對電商市場的風云突變,蘇寧“新開放平臺”的呼之欲出,或許是其轉型之后打出的最重要的一張“王牌”。
蘇寧開放平臺起晚床 趕早集
在討論蘇寧新開放平臺之前,我們不妨先簡單梳理下國內整個電商市場開放平臺的發展現狀。
2008年,知名電商平臺淘寶商城正式上線,該網站自上線之后,國內一度掀起一陣“被入駐”淘寶商城的謠言。2009年,據筆者在阿里工作的一個朋友透露,為了招商,增加淘寶商城的商戶入駐數量,提高淘寶商城的銷售規模,當時,淘寶商城內部做的最多的一件事情就是半邀請半恐嚇傳統品牌入駐其平臺。該朋友稱,當時許多傳統品牌因為遭遇淘寶假冒偽劣沖擊影響太厲害,以致于許多傳統品牌糾結到底要不要入駐淘寶商城?究其原因,淘寶商城剛剛上線,幾乎沒有什么名氣,再加上淘寶臭名遠揚,許多傳統品牌猶豫不決也是理所當然。
經過幾年快速發展,淘寶商城B2C模式開始得到傳統品牌商和消費者的認可,其逐漸成為流行。
資料顯示,2012年,淘寶商城正式更名為“天貓”,此次被業內認定為與淘寶劃清界限首次公開“正名”,在逐漸得到更多傳統品牌的逐漸認可之后,部分傳統品牌開始紛紛入駐天貓。數據顯示,發展至今,天貓買家已經達到4億多,5萬多家商戶入駐平臺,7萬多個品牌在其平臺銷售。
發展日益強大的天貓、在影響著國內網購消費趨勢的同時,也開始影響國內其他電商平臺的發展思路。在當天貓一次次針對自身的產業鏈進行不斷自我修護和調整的過程中,國內其他電商諸如蘇寧、亞馬遜、當當、京東等其他B2C電商也是伺機而動,通過加速網站開放平臺的轉型同時,意圖搶占市場前三強的位置。
2012年5月,在淘寶商城正式更名為“天貓”之后,蘇寧易購首次提出開放平臺戰略,并同步推出了“免年費、免平臺使用費、免保證金”的“三免”政策。此次開放平臺,蘇寧高層定義為公司的“去電器化”轉型策略。此次開放平臺戰略推出之后,蘇寧易購網站的商品開始大幅擴充,僅僅一年時間,截至2013年上半年,蘇寧易購網站商品SKU已從原來的50多萬,拓展到了300多萬。
有趣的是,蘇寧作為線下零售企業最具代表之一,如此高調加碼開放平臺一度成為中國電商白熱化競爭的一個縮影。
2012年,為了提升各自網站的競爭力,以及網站的商品豐富度,不管是像當當、亞馬遜、京東等傳統電商,還是諸如蘇寧易購等新型電商,均紛紛開始全面發力開放平臺。
在這其中,我們會發現,自2010年剛剛上線的蘇寧易購,似乎是“起了個晚床 趕了個早集”,趕上了好時代,上線僅2年時間,就順勢進入到了開放平臺階段。慶幸的是,蘇寧易購這趟集不僅趕得早,而且趕得巧。根據近兩年的銷售數據顯示,蘇寧易購已連續三年領跑國內B2C市場前三強。雖然蘇寧易購并未公布入駐商家的具體數據,以及銷售規模,但蘇寧易購每年三位數的銷售增幅業績,似乎已經從側面驗證了開放平臺的效果和重要性。
電商市場“前三強”的入場券
毋庸置疑,對于蘇寧而言,2011年至2013年期間,是蘇寧易購成功進入國內B2C電商一線電商陣營的重要時期。電商,作為傳統零售商業模式的電子化模式,仍然擺脫不了“規模性盈利”特點,即企業盡可能的搶占最大市場份額,實現“贏家通吃”效應。
面對天貓網購市場份額的逐漸擴大,蘇寧似乎并不情愿只做“過路客”。根據易觀智庫EnfoDesk發布的《2011年第3季度中國B2C市場季度監測》數據顯示,2011年第3季度中國B2C市場交易規模達到621億元,環比增長15%,同比增長137%。值得一提的是,通過第3季度的統計數據發現,淘寶商城繼續領跑國內B2C網購交易市場,而二線B2C如凡客、卓越亞馬遜的交易額的增長速度出現回落,整體市場的熱度開始下滑。在繼第2季度超越當當之后,蘇寧易購在本季度中繼續發力,一舉超越卓越亞馬遜,當當,首次進入市場前三強。
上線1年,就成功進入市場前三強,蘇寧一上線似乎就找到了電商運營的成功法則。憑借自身在零售商業領域侵淫多年的成熟經驗,以及積累的強大硬件基礎設施,在初嘗電商的快感之后,蘇寧開始加大對線上業務的戰略投入和支持。有意思的是,在蘇寧加速發展的過程中,當當網CEO李國慶評價京東商城創始人劉強東是“不懂事,不該招惹蘇寧、國美”。看似一句大白話的背后,卻是凸現出了蘇寧對于中國電商市場發展存在的潛在影響力。
2012年,蘇寧開始針對供應鏈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一方面,蘇寧正式提出了“超電器化”戰略,并在同年首次提出了開放平臺商業模式,并通過與供應商聯營開設了“品牌專賣店”。另一方面,蘇寧積極申請在線支付、全國物流等多個運營資質牌照。資料顯示,截至2012年12月,蘇寧易付寶、蘇寧物流先后獲得了中國人民銀行以及中國郵政等多個政府組織發放的相關證書。
2013年,面對阿里、蘇寧、亞馬遜等多家電商加速開放平臺的影響,京東也是首次提出了“修養生息”的口號,并強調京東未來的發展方向是自營電商、開放服務和數據金融三大領域。
隨著阿里、蘇寧、京東三大電商不同開放平臺戰略的開啟,一場電商市場前三強的馬拉松比賽正式打響。值得期待的是,蘇寧作為前三強中唯一一家傳統零售企業的電商代表,其高速發展的背后不僅影響著線上電商市場的發展格局,更影響著線下不計其數的傳統零售企業的發展方向。
近日,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8月19日發布數據顯示,2013年上半年中國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達7542億元,同比增長47.3%,2013年上半年中國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6.8%。在中國B2C網絡零售市場(包括開放平臺式與自營銷售式)中,天貓、京東、蘇寧繼續領跑國內市場前三強。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析師莫岱青認為B2C電商“三國演義”的市場格局已初步顯現。
開放平臺或為蘇寧的一張王牌
雖然,蘇寧于2010年才正式推出自己的電商網站,但在行業內人士看來,蘇寧進入電商的發展之路并非一帆風順。但具有典型蘇商文化穩扎穩打的典型特色的蘇寧,在蘇寧易購正式上線以后,通過真實的銷售業績,一次次粉碎了外界的謠言,并增加了企業上上下下進入電商的信心。
數據顯示,2010年,蘇寧易購銷售突破20億元。2011年,蘇寧易購銷售達59億元,2012年,蘇寧易購網站銷售總額近200億元,2013年,蘇寧易購網站銷售有望突破400億元。
當然,通過上述幾組數據,并不能說明任何問題。但是其高速增長的銷售數據,至少讓我們看到了蘇寧電商的強勁勢頭和發展潛力。
2013年,中國電商再度風云突變,阿里、騰訊、亞馬遜、京東等電商紛紛推出全新開放平臺政策,并意圖通過開放企業的物流、信息后臺、消費數據拉攏供應商,完成新一輪電商平臺洗牌卡位。
阿里雖然不是國內最早啟動開放平臺電商,但是其確實是國內最具代表的平臺電商。經過近幾年的快速發展,其不僅孕育出了一大批淘品牌,如韓都衣舍、茵曼、七格格等服裝品牌。其還吸引了一大批包括國內外傳統品牌的正式進入電商領域。
不過,經過5年的發展,2013年,阿里電商平臺開始進入轉折點。公開報道顯示,大量淘品牌開始集體出走,進入其他開放平臺,或者自立門戶打造自己獨立官方網站等現象開始出現。許多淘品牌表示,近幾年,隨著大量傳統品牌的插隊入駐,導致天貓原來的“紅利”模式開始受到挑戰,傳統品牌、淘品牌、天貓三者之間的利益之爭逐漸激化。
在筆者看來,擁有資金、產品、市場等優勢的傳統品牌觸網,是淘寶模式受到挑戰的主要原因。近幾年,阿里系平臺的各大鉆展位、直通車、聚劃算等主要客流入口,已經被傳統品牌長期霸占,沒有客流的海量賣家,開始等著被關店。
另外,從整個電商行業來看,國內其他電商平臺,諸如亞馬遜、蘇寧、易迅、當當、國美等電商相繼開放平臺,更一步加劇了阿里系內部矛盾的外部激化。免費的平臺政策、優惠的平臺服務費用、更多平臺的展示、銷售機會,讓阿里系許多賣家開始進入“廣開店”時代。
在此背景下,對于蘇寧等其他電商而言,似乎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逆襲”好機會。可以預見的是,蘇寧或許是此次機遇中最大的黑馬。
根據蘇寧公開的數據顯示,目前,蘇寧前期投入巨資打造的信息研發基地、物流硬件設施、專業的客戶服務中心等多個硬件基礎系統均將于2015年全部完成。
據悉,物流方面,2015年,蘇寧將建成60個物流基地和12個自動化倉庫,其宏大的“物流云”項目由12個采購樞紐、12個自動化揀選中心、60個大型物流基地和5000個城市配送點組成,擁有10000輛自有配送車輛與之配套,共有50000名快遞員參與建設。項目計劃將蘇寧物流網絡輻射到全國3000多個縣級以上地區。
研發基地方面,2012年,蘇寧正式啟動全國研發基地建設項目。除北京研發中心外,蘇寧易購還將在上海、深圳建設區域研發體系。并通過在美國硅谷的實驗室引入全球高端的互聯網IT人才。而為了加強信息化建設,蘇寧易購計劃與IBM、SAP等全球性合作伙伴合作。
…… ……
或許,對于蘇寧來說,苦于線下各種資源各種優勢不能應用到線上業務當中,但關注蘇寧的網友一定知道,2013年,蘇寧正式提出了“店商+電商+零售服務商”的全新戰略。對于此戰略,曾有記者質疑蘇寧云商的模式讓其看不懂、看不明白、想不通。
但經過我們上述簡單分析之后,對于蘇寧為何提出該模式似乎已有了一個不一定正確但相對清晰的答案——加碼“開放平臺”。筆者分析,現階段,蘇寧之所以沒有急于加速開放平臺的節奏,是因為正在等待將內部資源完全融合之后,將線下多種資源全面應用到線上業務的機會。
可以說,蘇寧此次開放平臺戰略,或將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只要蘇寧易購此次開放平臺政策、戰略、模式比較清晰、筆者相信,在開放平臺強大的刺激作用下,蘇寧的物流、信息、客戶服務、門店、金融小貸、平臺效益等等所有產業資源都將產生強大的經濟效益,并形成巨大的核心競爭力。屆時,蘇寧秒殺京東,最終實現與阿里系的強者之爭即將上演。
筆者大膽猜測,蘇寧能否像傳統品牌成功逆襲淘品牌一樣,逆襲阿里系將成為中國電商未來10最大的看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