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型百貨賣場或購物中心大多體量在4萬到8萬平方米之間,上海印刷廠以賣場周邊社區居民為目標消費群體,提供包含購物、超市、影院、餐飲等復合生活業態組合。縱覽巖城新興的區域型百貨,不難看出,“超市+百貨”、游樂設施等已成為了區域百貨的標配,但在越來越激烈的同質化市場競爭態勢下,如何找準各自定位、玩出新意、玩出特色,也成為現在各區域型賣場管理者難以僭越的一道難題。
激烈競爭催生區域型百貨
傳統百貨店期待轉型、購物中心大肆入駐巖城、商業地產熱潮似又再次來襲。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零售市場處于過渡期,當商業市場完成自我調整與自我修復時,巖城商業氛圍的前景仍是一片大好。同時我們也不得不意識到,老百姓選好休息日、騎車跨越半個巖城買件東西的年代,已經一去不復返。當下,不少百貨店貼心地開到了家門前,區域百貨一詞也隨之產生。
所謂區域百貨,是指商家瞄準百貨店周邊社區內的消費者而進行商業經營。近兩年內,我們看到在登高、曹溪、蓮東等地區,先后出現了不少社區百貨。深究這一系列區域百貨出現的原因,不難發現避開激烈競爭,是這些百貨店出現的最主要原因。在未來激烈的商業競爭,使得巖城市區商業市場不斷趨于飽和,而在這樣的背景下,更多的百貨店關注自身周邊輻射區域內的發展現狀,也催生了一批區域百貨的出現。
“超市+百貨”成為范本
由于區域百貨的服務人群為周邊社區居民,超市作為日常生活中最能聚集人氣的商業業態,因此被社區百貨招入旗下也可謂是常理之中。縱覽巖城眾多“超市+百貨”的組合,可以觀察出其中的細微差別。位于中山路的麒豐百貨,因中城居民相對密集,加上中山路地處巖城最繁華的的路段之一,可輻射周邊眾多社區。入駐夏商百貨的超市正是夏商百貨生鮮超市。來自鷺島的夏商百貨生鮮超市,靠著一套嚴格的檢測體系,保障消費者餐桌上的食品安全。“超市+百貨”如今已經不僅是區域型百貨的競爭法寶,在越來越多同質化發展的道路中,若想贏得消費者的長久青睞,那么則需要在兩種業態中下苦功。
多半商家瞄準家庭型消費
由于區域型百貨面對百貨店周邊社區居民,看中家庭型消費已經是不少百貨店的經營思路。位于龍巖大道的世紀天成購物廣場,為了吸引周邊社區一個家庭的所有成員都能夠來到店內消費,購物中心分別設置了母嬰商品、兒童樂園、餐飲設施、電影院等配置。購物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帶動一個家庭在這里玩上一天,那么促進銷售就變得簡單許多。“我們偶爾會在周末策劃家庭型活動,這樣不少爸爸媽媽就可以帶著孩子一同來參加,讓店內保持高人氣,同時促進高銷售。”
據了解作為能夠有效帶動經營成長的家庭型消費模式,已經受到了眾商家的關注。對于經營體量相當大的新店來講,美容院、養生等休閑場所的設置,不妨成為吸引全家消費的增長點。不少年輕媽媽表示,能夠在孩子游玩的同時抓住時間做個美甲,確實是不錯的選擇。此外,書店進駐購物中心已經成為了時下的熱潮,趕上暑期,書店也可以成為吸引小朋友與家長的地方。由此可見,家庭型消費未來可拓展的外延仍有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