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臨近,盡管商務部已經發布了《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規定對購買(充值)記名卡和一次性購買10000元(含)以上不記名卡的單位或個人,發卡企業應進行實名登記,但昨天(29日)記者探訪島城各大商場發現,該制度的實施并未阻擋人們辦理購物卡的熱情,有的商場出現了排隊辦理購物卡的現象,有的還專門為辦理購物卡開辟了專區。
大商場又現排隊辦卡
昨日,記者在香港中路上一家大商場看到,購物卡辦理中心位于六樓一個比較隱秘房間里,正對大門的地方擺放了一排桌子作為辦理購物卡的工作臺,7位準備辦卡的消費者正在柜臺前排隊,工作人員正在緊張地忙碌著。
這些辦卡者所辦理的購物卡總額并不算小,總額在萬元以上的大有人在。記者在現場看到,有的人一次購買了至少20張購物卡。由于國家出臺商用預付卡新標準后,該商場出臺措施辦理總額在5萬元以上不能支付現金,有的直接拿著幾萬元的銀行支票過來付款。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買購物卡的主要是私人企業,一是企業用來聯絡感情送禮,二是企業用于給職工發福利。
拿8萬現金辦購物卡
在東部另外一家高檔超市內,記者正在詢問該商場辦卡優惠相關情況時,一位已經和工作人員談妥辦卡金額的女子突然從包里拿出了一大摞百元大鈔。工作人員接過錢后嫻熟地在驗鈔機上清點,但由于現金數量較大,兩名工作人員一共驗了八次才將這摞鈔票點完——該女子一共攜帶了8萬元現金來買購物卡。如果該女子辦理的均為千元面額的購物卡,總共有80張。
購物卡辦理處銀行化
記者又來到了附近的另外一家商場,該商場的購物卡辦理中心設在二樓的一個房間里,通過狹長的走道就來到一間大約百平方米的辦卡處,剛走進房間還以為來到了一家銀行。房間內設有12個辦卡窗口,窗口中間設置了玻璃和鐵欄,辦卡人只能通過中間的小窗口把錢交給另外一側的工作人員。這也是記者走訪的島城主要商場購物卡辦理處中規模最大的一個。該商場辦卡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程序,先到房屋一端填寫好申購表,再拿著錢和申請表到對面窗口辦卡。記者趕到時僅有兩三人在辦卡。
返利成商家“殺手锏”
記者調查發現,購物卡實名制的實施并未阻擋人們辦理購物卡的熱情,這也引發了島城各大商場的購物卡大戰。為了吸引消費者辦理購物卡,商場都推出了不同的返利政策,即辦理一定數額的購物卡就能按比例進行返還。
某商場推出辦理3萬元購物卡送300元購物卡,辦理30萬元贈送4500元購物卡,辦理50萬元贈送1萬元購物卡。還有商場直接寫明一次性購買1—3萬元,按照1%給予返利;一次性購買3萬元以上,按照銷售金額2%給予返利。還有商場推出了個性化的購物卡,上面印有各種精美的圖案。但也有商場并未給出任何優惠措施。
小額卡規避實名風險
去年11月,商務部發布了《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記者走訪多家商場發現,雖然幾乎所有商場都在醒目的位置貼上了購物卡實名制管理辦法,提醒消費者辦理千元以上購物卡需要實名制,但在實際辦理過程中,工作人員會極力打消辦卡者的顧慮。 “所有面值的購物卡我們這里都可以辦,千元以上必須要實名制,但是你可以放心我們只在商場內部系統里有記錄,不會與外界系統聯網,在隱私保護方面可以完全放心。 ”此外,由于千元以上購物卡需要進行實名制登記,九成以上購物卡辦理人最高都只辦理千元面值購物卡,以此來規避實名制風險。
辦購物卡發票隨便開
為了方便消費者辦卡,幾乎所有商場都推出了從辦卡到開發票的一條龍服務,消費者在辦卡前都要填寫好一張受理單,受理單上寫明了辦卡金額以及填寫發票的項目。商場在服務臺列出了二十余項可供填寫的發票名稱,從茶葉、煙酒、雞蛋到辦公用品、圖書、墨盒等應有盡有。還有商場為這些項目編出了序號,消費者只要在受理單上填寫相關編號就能開出發票。即便已經將服務做得如此細致,一些商場的購物卡辦理處工作人員依舊忙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