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達百貨成今年萬商會主角 下半年將新開13家 “60%的品牌商都是沖著百貨來的,今天的現場簽約百貨也占了大部分。”萬達百貨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9月10日,萬達商業年會(下稱“萬商會”)又一次在國家會議中心亮相,不同于以往充當略顯寂寞的配角,這一次萬達百貨成了名副其實的主角。
在新店方面,萬達百貨也將提速。據悉,萬達百貨下半年還將新開門店13家,明年計劃開業24家,而過去的5年萬達百貨平均以每年12家的速度在擴張。
盡管飽受“盈利能力差”、“靠母公司輸血”的詬病,萬達百貨還是在踐行著“進攻是最好的防守”這一句格言,在前進中亟待突破,以期實現寒冬破冰,但結果如何,目前還是個問號。
百貨成了香餑餑
在今年萬達集團總裁王健林提出萬達廣場要減少零售業態占比,特別是減少服飾類零售業態占比之后,萬達集團要求,2013年四季度以后開業的萬達廣場,二樓將全面取消服飾業態,力爭不招零售業態,2015年之前完成現有72個萬達廣場二樓的業態調整。
于是,服飾品牌紛紛將眼光瞄準了占據了萬達廣場核心位置的萬達百貨。一家童裝品牌負責人表示,由于廣場內要減少零售業態,想要進萬達廣場只能選擇萬達百貨。
從一開始人們逐漸邊緣化的小配角,萬達百貨一下子成了香餑餑,備受青睞。在合作洽談會現場,萬達百貨總部展區也聚集不少品牌商和代理商。這似乎也為萬達百貨的擴張提供了充足的品牌資源。
此外,據了解,在萬達廣場整體“去零售化”的思路下,萬達百貨的業態布局也在進行調整。
萬達集團總裁助理兼萬達百貨副總經理婁云表示,今后將陸續減少受電子商務沖擊較大的業態類型,將體驗式業態作為萬達百貨發展的主要方向。盡量避免在家電、圖書和服飾類商品上與電商正面交鋒,而是在一些較高端的消費品(如珠寶、化妝品和鞋類等)獲得利潤。
對此,業內分析認為,萬達“去零售化”此舉,實則是為了自己的百貨鋪路,萬達已有的強大品牌資源使得百貨獲益良多。而作為萬達廣場最大的主力店,萬達百貨如果經營不好,對于萬達廣場整體的形象與未來發展戰略也非常不利。
據萬達集團披露,在今年新開業的大連高新和江蘇宜興兩個廣場,調整后的二樓客流比未調整的萬達廣場增加10%以上,銷售額增加8%。不斷增加的客流對于萬達百貨來說也是個不錯的消息。
用“大百貨”破冰
“萬達百貨利用的就是自身的‘大萬達’優勢來打造多業態聯合經營模式,這樣的資源整合,其他企業難以復制。”萬達百貨總經理孫靖寰這樣表態。
據接近萬達的相關人士表示,今年萬達集團對百貨給予了大力支持,于是萬達旗下各業態協作的“大百貨”概念出爐。例如剛剛結束的萬達百貨珠寶節。
作為萬達百貨的固定主題活動,今年萬達集團調動旗下地產、酒店、文化旅游聯合為百貨的珠寶婚慶節“加碼”:酒店蜜月套房、電影票、長白山度假區蜜月自由行、大歌星免費歡唱等活動紛紛加入促銷計劃,甚至還聯手周大福推出了萬達百貨定制珠寶。
這樣的聯合行動,確實也讓百貨的珠寶節業績節節高,吸引了過億人次進店,銷售額比上年同期提升近70%。
孫靖寰給大家帶來的首秀似乎比較精彩,但是大百貨概念能否讓萬達百貨實現破冰還待商榷。
畢竟占據著萬達廣場最核心的位置,萬達百貨卻是萬達集團上半年各版塊中表現最差的。
截止到2013年6月30日,萬達百貨共擁有62家店,收入68.6億元,同比增長41%,僅完成全年目標的38%、半年目標的91%。
如此算下來,萬達百貨的店均收入約為1.1億元,而跌落連鎖百貨第二位的百盛,其2013年上半年營收則為89.79億,單店收入約1.69億元。
雖然萬達給出了全國百貨行業都非常困難和萬達百貨公司內部調整兩大原因,但業內人士也指出,困擾其他百貨的高租金在萬達百貨是不存在的,萬達百貨的租金是以內部成本核算的方式進行,租金水平較低。
如果加上租金,萬達百貨的道路將會更加艱難。另外,新店開得太快對于萬達門店平均收入有很大的拖累。
小心超速
“新開辟市場的消費者對于萬達百貨還是有一定認知度的,比較認可,例如江蘇無錫的濱湖萬達百貨,開業僅一年就實現盈利。”萬達百貨相關負責人表示。
另外,萬達百貨的擴張也明顯提速。據了解,萬達百貨計劃在2015年擴張至120家店,約為現在的2倍。
此外,自從進入萬達就異常低調的孫靖寰此次也是高調出席萬商會開幕式和萬達廣場品牌合作洽談會,并全程陪同在總裁王健林左右。
然而,著急前進的萬達百貨,小心超速被開罰單的。
記者在其開業計劃中看到,更多的新店是布局在中國三四線城市。
盡管三四線城市被稱為商業地產的藍海,然而,萬達如此快速的布局不僅在挑戰自己,也是在挑戰三四線的消費力。
萬達百貨的提速,可能也隱含著孫靖寰急于出成績的影子。剛剛接手萬達百貨的孫靖寰似乎需要一個平臺或機會來體現自己的價值,而萬達百貨也在尋求一個擺脫過去“重量不重質”帽子的機會。
為此,在招商手冊中,萬達百貨將自己的門店分為高端奢華店和時尚流行店兩種類型,力圖打造“一店一色”。
然而業內人士卻表示,目前萬達百貨這兩種店的區分度并不明顯。想要在越來越講究精準定位和市場細分的百貨業突圍,萬達百貨要走的路還很長。
兒童業態方面,王健林曾表示研發綜合兒童業態將使萬達廣場的黏性更高,明年開業店將全面推廣自己研發的兒童業態。
但目前兒童體驗業態的購物中心或主題店都出現不同程度的問題,例如去年6月倒閉的廈門海螺灣兒童百貨。萬達想要自主研發,還要做好,能不能取長補短還尚屬未知。
無論如何,想要追上萬達廣場的速度,萬達百貨也只能加緊提速,然而提速的結果到底會是彎道超車還是手忙腳亂撞車?
(中華合作時報·超市周刊 記者:陳紅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