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就像一座又一座的海市蜃樓,不斷從沙漠中冒出令人嘆為觀止的奇跡。但走個一遭,你又發現在浮華的外表之下,它的真實面孔還遠不止于此。

購物中心
對于世界上其他地區的人們而言,那些裝有空調的購物中心之于迪拜,就好像金字塔之于埃及那樣理所當然。在阿聯酋的七個酋長國中,迪拜不但人口居冠,目前也是旅客到訪人數最多的。它的境內擁有超過70個購物中心,更顯示“中東購物天堂”非浪得虛名。
與上述事實有關的,是阿聯酋境內最宏偉的商城——迪拜購物中心(DubaiMall)。上海印刷廠是全球室內面積排名第一的購物中心,在54.8萬平方米的空間里,遍布1200家店面,其中有超過160家餐飲店,還有迪拜水族館(Dubai Aquarium)。來此血拼的顧客們可以隔著全世界最大的觀景櫥窗,欣賞水箱里的3.3萬只海洋生物。而整座商場就坐落在全球最高大樓的腳邊。
迪拜購物中心里面有一座比照奧運規格的溜冰場,其對手阿聯酋購物中心(Mallof the Emirates)的室內滑雪坡道更炫,但是更多的時候,你只見阿聯酋的男性身穿阿拉伯白色長袍、女性一襲黑紗袍在溜冰場上活動,很少見到本地人在里面呼嘯滑雪。除了休閑活動,值得一提的還有一年一度的、多在年初舉辦的迪拜購物節(Dubai Shopping Festival)。它以誘人的折扣成為最轟動的年度盛事。
傳統市集
迪拜的一家家商場不是一夜之間產生的。大理石墻面圍起來的豪華商圈背后有著悠久的海外貿易傳統——商人們遠渡波斯灣帶回各種吸引人眼球的異國商品。迪拜的傳統與現代,在梅迪納朱美拉(Madinat Jumeirah)完美融合,這是一個集購物、休閑、餐飲及度假等功能于一體的娛樂中心,建筑外觀的靈感源自于19世紀60年代之前的通商口岸,其他的一切則相當符合21世紀的迪拜精神。
巴斯塔基亞區
建筑師設計哈利法塔時,必須把“煙囪效應”考慮進去,也就是高樓頂端與底部的溫差所造成的空氣流動問題。然而,在這棟高樓出現之前,迪拜的建筑師很早就懂得在設計建筑時注意氣候特性,這只要去巴斯塔基亞區去走一趟就知道了。
此外,這個地方聚集了各種充滿藝術氣息的旅店、文化中心與小飯館,其中最具特色的是XVA藝廊,它同時也是旅店與餐館。
狹窄的小路上樹影斑駁,讓人隱約看到石油時代與全球化降臨前的當地風貌。如今,城市里的阿聯酋當地人只占人口總數的不到十分之一,像這樣的傳統風格的景致就顯得及及其要。
迪拜的工程奇跡
2009年以前,“全世界第一高樓”歸屬誰家一直是個存在爭議的話題,因為有些記錄包涵了無線電塔、外海的鉆油平臺或是觀景塔臺,“高樓”的定義模糊不清。直到哈利法塔(Burj Khalifa)的出現,爭議才結束,這座828米高的建筑,打敗了每個門類下的世界紀錄。
不過, 哈利法塔落成后沒多久,全球金融危機就席卷迪拜的房地產市場。本來要修建成棕梠樹狀或世界地圖狀的人工島工程因而喊停,只有一個順利完工。
盡管這個在波斯灣上創造新國土的計劃遭遇挫折,迪拜的工程成就卻不太可能就此打住──雖然有哈利法塔就已經足夠了。
迪拜溪
溪流沿岸早就看不到采珍珠的潛水員與寄居岸邊的貝都因人,但這個曾讓迪拜默默地發跡,長達14公里的水灣,就算少了水上“計程船”(abras),也依然是賞心悅目的美景。盡管橫跨河道的陸橋與地鐵早已建好,這些活動力強大的木制汽艇仍舊是當地勞工與充滿好奇心的旅客的渡河工具,載著他們來往于溪流兩邊的德以拉區與布爾迪拜區。
自古以來,水上“計程船”一直是人們用來橫渡迪拜河的交通工具,一趟航程需時大約5分鐘
一艘船最多可以容納20個乘客,載滿人才離開岸邊,走的兩條路線,一條是從布爾迪拜到香料市集附近的碼頭,另一條則是前往名稱比較欠缺浪漫氣息的電器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