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首地大峽谷后,體量更大的寶苑國際購物中心即將落戶南四環。這也意味著,時隔三年后,南城最大購物中心的名號即將易主。據寶苑國際購物中心負責人表示,目前商場仍在招商,具體開業時間未定。
最大MALL打自營牌
為推動南城發展,北京市政府先后推出了“城南行動計劃”,首地大峽谷就是受益于第一次“城南行動計劃”。作為南城首個大型購物中心,首地大峽谷體量為10萬平方米,定位時尚、家庭消費,是集百貨、餐飲、娛樂、影院、超市等多種業態的大型商業綜合體。不過,首地大峽谷的“最大”稱號即將被寶苑國際購物中心取代。
根據寶苑國際購物中心官方網站顯示,寶苑國際購物中心由北京中恒寶苑國際商業管理有限公司投資,是南苑鄉政府打造扶植的首個商業項目,該項目內部由5個功能樓層組成,分別為全球名品奧特萊斯、百貨大賣場、全球品牌工廠店和空中花園消費廣場及城市會客廳。在其招商計劃中提到,寶苑國際購物中心匯集世界知名品牌,將被打造成京城國際奢侈品銷售的聚集地。
記者了解到,寶苑國際購物中心還將是南城首個采用自采自營經營模式的商場。并采用線上線下的“雙線”模式,保證商品同期、同質、同價。有消息稱,由于采用自采自營的模式,部分寶苑國際購物中心的商品價格是國內同類商品價格的六成左右。
高端定位存風險
在業界看來,盡管南城稀缺中高端購物中心,但針對該區域人口構成、交通等特點,主打生活、娛樂、休閑服務社區型購物中心更有前景,而非國際大牌、奢侈品等。來自北商商業研究院的分析顯示,零售業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品牌整合能力和營銷能力的提升,而非單純的營銷模式。
在北京商業經濟學會秘書長賴陽看來,寶苑國際購物中心的規模有優勢,但目前的設計、定位卻可能與實際操作脫節。南城商業氛圍缺乏,應該根據南城人口數量的增加和素質的提高,補充一些比過去層級高的生活、社區服務類的品質商業項目。賴陽認為,無論在中國,還是日本、英國、法國等地,高端商業的消費普遍集中在CBD等核心繁華區域,南城的交通、人口、商務品質條件都難以滿足高端奢侈品集聚地的基本需求。
中國商業地產聯盟副會長王永平表示,自營與線上線下雙線經營模式很難構成真正的競爭優勢。他指出,一般情況下,作為零售商的百貨店多采用自采自營,而作為開發商的購物中心鮮有能力和實力完成這一模式。王永平表示,如果該購物中心自采比例較大,風險將遠大于營銷意義。
南城商業仍慢行
記者調查發現,曾計劃下半年入市的萬柳華聯購物中心、北京銀座購物中心、北京力寶廣場、英特宜家購物中心等均未亮相,南城商業的整體發展仍舊處于慢車道。
王永平認為,南城市場基礎薄弱,缺乏高端購買力和中端商業項目支撐。盡管近兩年南城也迎來了首地大峽谷等商業項目,但培育期較長。此前,首地大峽谷也已經17.4億元易主新加坡凱德。“該區域購買力有限、商業價值一般。”
賴陽表示,目前在南城出現的商業項目不僅數量稀少,效果也并不理想。同時,南城城鄉混雜的環境使得居民需求參差不齊,交通等各項設施不夠完善。不過賴陽表示,隨著南城居民素質和消費水平的提高,區域商業應當進行符合區域特點、循序漸進的升級。
(來源:北京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