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么”,這是早些年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一本暢銷書,而今天,當我們開車去購物中心時,我們又在想些什么呢?
近年來,國內一二線城市發展迅猛,商業也隨之欣欣向榮。城市發展難免會帶來些許“城市病”,道路擁堵,停車難便是其中最讓人頭疼的問題。
然而,對于一座座拔地而起的購物中心來說,停車位的保有量顯得越來越重要,如果能夠有效的解決停車的問題,勢必會給其來帶更多的購物需求。
時下,越來越多的購物中心在建設之初,就考慮到客戶停車的需求,不僅配備了大量的停車位,更在后期提供人性化的服務,以提升客戶的感受度。
20萬方商業 2400個車位
以南京虹悅城為例,其項目總建筑面積35萬平方米,商業設施總建筑面積約20.8萬平方,共6層,地下2層,地上4層。然而虹悅城為了最大限度的滿足客戶停車的需求,在其商業中配備了2400個停車位。這一數字比上海配置停車位最多的月星環球港還要多200個,而上海月星環球港的商業體量是32萬方。
建設之初 早有規劃
早在建設之初,虹悅城便在負二層及部分負一層規劃了近9萬平米的停車場,可滿足將近2400輛機動車同時�?�。據項目負責人介紹,之所以會規劃如此之多的停車位,是充分考慮項目自身實際情況,由于虹悅城地處高架之下,項目輻射范圍較廣,開車前來的客戶占比較多,設置大量的車位也是考慮到人流的吸引。
人性設計 事半功倍
在保證充足停車位的同時,南京虹悅城還從消費者實際需求出發,其停車場內裝設計由日本著名設計事務所竹中工務店完成,注重人流、車流動線的內外溝通,循環流暢,最大限度避免商業盲區和死角。上海炫奇印刷廠產品中心地下車庫標識引導流程,分為以下兩大流線:1.周邊引導——地庫入口——入口斜坡——駕車找車位——找商場或住宅入口;2.回來找車——駕車找出口——交付停車費——斜坡——出口。
地下停車場的色彩區域整體劃分,依據了以下幾個要點作為依據:1.大區域分為客人停車區域,和業主停車區域,標識色彩區域劃分輔助管理;2.各區域車位數量均衡為佳;3.各色彩區域分界線,利用消防卷簾界限為參照;4.各色彩區域能快速找到就近電梯。
功夫不負有心人,充足的停車位和人性化的設計,給虹悅城帶來大量的人流,尤其是在節假日,都能達到日均一萬車次的到店數。而其對于虹悅城營業額的貢獻,更是讓其工作人員直呼“沒想到那么快”。
停車難易 影響業績
在商業格局不斷變化的今天,越來越多的購物中心開始重視停車位這件“小事”。
業內人士做過調查,有免費停車場的人流量是沒有免費停車場的10倍,“停車難”對商家營業額的影響超過了30%。在私家車全面普及的今天,是否有停車位成為客人選擇去哪家百貨店購物的一個重要理由,也決定了這一商圈對有車一族客人的輻射力。
在南京除了虹悅城之外,作為高端商業的代表,德基廣場也引進了與其類似的停車系統,為其高端客戶提供周到的服務。相比之下,一些老牌的百貨,不僅業態平淡,毫無特色,就連停車位這件“小事”也不及后來者。
我們可以想象,或許有一天,當我們開車去購物時,停車位已經在等我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