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燉一鍋粥的北行
北行,一直被譽為沈陽“窮鬼的樂園”。上學那會兒,我也逛北行,逛的有滋有味,有情有義。窮人有窮人的樂趣,我曾經在深冬的客運站看到過一對賣炒貨的小夫妻,凍得縮手跺腳,還在互相背著取樂,開心的很。所以北行帶給很多人的回憶都是美好而甜蜜的。
北行有個輕工市場,至今仍然存在,頗大,很多人來逛,里面賣什么的都有。這是沈陽可能僅存的大型輕工市場了。由此北行的商業環境和客層可見一斑。
北行曾經有個很大的農貿市場及海鮮交易市場,早上三點多就開業,熙熙攘攘的人群吆五喝六,擁擠異常。鮑魚之肆,鮮活而靈動。
北行曾經有沈陽最早開業的華聯超市,高高的室外扶梯,一直從一樓直達四層。大悅城的飛天梯和這相比,我覺得弱爆了。尤其在深冬帶雪的,北風凜冽的狀態下,又怕又興奮的感覺,至今仍感同身受。
北行有個銀泰百貨,很久很久以前了,里面有個銀泰影院,上學那會看電影沒有這么貴,不過也得大家湊錢,看的熱熱鬧鬧的,開心的很。
北行有很多小門店,有很多小地攤,有一個很大很長的夜市,仲夏之夜,手拿蒲扇,腳穿板鞋,趿拉趿拉的走走看看,停停講講。從學校走過來又走回去,生活也就如此美好著。
北行最南端還有個裝飾建材城,剛畢業租房子那會,還去那邊撿過便宜的座椅板凳,幾個單身男湊在一起打麻將喝啤酒,搖搖晃晃的動,吱吱呀呀的響。
然而,北行迷失了,迷失在迅猛開發的浪潮中。應該是從地一大道對北行動手術刀的那會兒吧。北行封閉改造,整條馬路整體解剖,開膛破肚,慘兮兮的揚起很多PM2.5。瘋一樣搶鋪,在北行重現太原街時尚地下的榮光!!造夢人猶如夢囈般的鼓吹,背后是多少中小投資客的狂熱和迷亂。
北行的銀泰變成了百盛,北行的百盛又變成了千盛。百換了千,升級了名字,卻淪落了自我。始終沒有明白千盛非要壓百盛一頭的更名策略,竊以為這種意淫式的變更猶如剛剛多打了兩斗麥的莊戶就急著納二房一樣,充滿了鄉土氣息。不過還好,千盛堅持孤獨的守望在北行,給這個曾經窮鬼的樂園些微的光亮。
農貿市場及海鮮交易市場搬走了,搬的更遠了,生怕鮑魚之肆的人間氣味影響了城市化的改造;華聯超市閉店了,外圍擋上裝修升級的豪邁誓言,絲毫沒有減弱大家對華聯還能走多遠的質疑。畢竟同時關閉北行、五里河兩個主店,關閉一個茂業金廊BHG超市在沈陽商業大干快上的協奏曲中,不算一個和諧的音符。幾十年的老店漸行漸遠,留給人們的僅僅是一個蒼老的背影和殘破的軀殼。
北行沿街的小店合了又拆,拆了又合,地一大道下面人流稀少,買賣凋落,曾幾何時小投資客聯合上訪鬧得沸沸揚揚,碧塘公園的所謂自營購物中心遲遲也未見開放,中街地一大道各種塌方,太原街地下施工現場又爆炸出了漫天的塵土飛揚。
北行,停留在回憶過往中的北行,這鍋粥依然燉著,雖然里面少了新鮮的蔬果,少了鮮活的海貨,少了便捷的超市,又混搭了地上地下的各種念想。薪火不撤,這鍋粥就還得繼續熬下去,總得給我們卑微的生活一點希望,一點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