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太平洋百貨有限公司總經理黃秉安告訴商報記者:“前10年太平洋百貨的步子比較慢,目前我們仍看好上海市場的發展,正在謀劃擴張。”

遠東集團目前在上海擁有3家太平洋百貨,分別為太平洋百貨徐匯店、淮海店和不夜城店。張衡年/攝影
11月15日,上海太平洋百貨將迎來周年慶,面對來勢洶洶的“雙11網購節”,這家以營銷見長的百貨公司如何應對?對于百貨業的未來,這家經營了20年之久的公司又有著怎樣的思考?上海太平洋百貨有限公司總經理黃秉安告訴商報記者:“前10年太平洋百貨的步子比較慢,目前我們仍看好上海市場的發展,正在謀劃擴張。”
太平洋近日更換LOGO
近日,上海太平洋百貨正在更換LOGO,突出與母公司遠東集團的聯系。更換新LOGO標志著太平洋轉型升級的啟動,“今明兩年,太平洋百貨將斥資2000多萬元對徐匯店和不夜城店進行整體改造。”
遠東集團零售體系包含遠東百貨、太平洋崇光百貨,以及多家購物中心。“2011年開幕的大遠百和新竹巨城購物中心,以主力百貨店和餐飲、娛樂融合的模式成為時尚商業地標。”黃秉安說。“我們希望復制臺灣地區的成功模式,在上海尋找10萬-15萬平方米的商業項目。”
遠東集團目前在上海擁有3家太平洋百貨,分別為太平洋百貨徐匯店、淮海店和不夜城店。其中,徐匯店于1993年12月開業,至今已有近20年,憑借有利的地理位置、卓越的經營理念及靈活的促銷策略,在上海百貨業獨樹一幟。
“百貨店的區域性特征比較明顯。所以改造完成后,3家店的個性化將更加明顯。徐匯店以年輕女性為主要消費群體,將餐飲比例從目前的9%提升到20%左右,適當增加雜貨品類,增加顧客停留時間。淮海店附近高檔辦公樓聚集,逐步擴大中高價女裝的比例。不夜城店靠近交通樞紐,將改造成購物中心和百貨店的綜合體。”
黃秉安認為,“商場必須適合所在區域和時代的特征,光經營服飾肯定不行,必須加入餐飲等業態。”
餐飲業整體租金水平偏低,引入餐飲業會不會影響百貨公司盈利能力?更何況,太平洋百貨對于餐飲業也有過經營,其美食廣場一度遠近聞名,后來被調整出局,如今“重起爐灶”又有著怎樣的考慮?
對此,黃秉安表示,此次徐匯店引入餐飲業主要在8樓,因為樓層高百貨經營效率相對較差,所以對整體影響不大。“20年前的淮海店美食廣場是小吃街模式,如今我們引入的都是人均消費150元左右的品牌餐飲企業。對于規模、層次和管理都有要求,再回到20年前是不可能了。”
將開心購物卡引入大陸
信息化的浪潮勢不可擋,O2O模式無疑給了實體門店一個借助互聯網重建競爭優勢的機遇,而互聯網龐大的用戶群顯然成了O2O模式的堅實后盾。今年以來,傳統百貨借助網絡發力的例子不勝枚舉。
面對電商的沖擊,太平洋百貨沒有拒絕互聯網的浪潮。今年周年慶的一大亮點是將太平洋百貨購物券以團購優惠的方式吸引用戶購買,“89元可以買到100元的購物券,而且大部分的商場優惠活動都能疊加參加。截至目前,在美團網和大眾點評網上售出了1萬多張。”
黃秉安覺得,傳統百貨業也可以通過大數據和電子商務的方式進行轉型升級。“舉例來說,上海的會員卡消費占營業收入比例只有25%,而在臺灣地區這一數字可以達到80%。通過提高會員忠誠度可以提升百貨店的競爭力。”
據了解,太平洋百貨已經將遠東集團的開心購物卡系統引入到大陸。“通過這一系統可以建立一個穩定的顧客資料庫,分析誰在買,誰對什么商品有興趣。”今年周年慶,太平洋百貨就印制了整整64頁,厚得像一本書一樣的直郵廣告,而這類廣告只針對6萬會員卡顧客發放。“通過數據分析,我們可以根據消費者的喜好來投遞直郵。這樣才能把營銷做細做深。”
百貨業未來意見不一
“試衣間”和“抄碼族”現象讓百貨業頭疼。一位百貨業者反映,以往顧客還僅試二三件衣服,現在變成試七八套,因為智能手機有軟件,可將商品條碼拍照后在網上找到同款,結果實體店生意更難做。
為此,百貨業轉型調整成為熱門話題。相關數據顯示,去年本市社零總額增幅預計在9.5%-9.8%左右,是10年來增幅最低的一年。去年本市一百淮海店、春天百貨相繼關門,傳統百貨業似乎走進了“寒冬”。更有業內人士表示,百貨商場這一傳統零售業態將會慢慢淡出,將被電商和購物中心取代。
徐家匯匯金百貨總經理王斌表示:“我們非但不會阻止供應商上網,還要挖掘一切資源,盡一切努力推動供應商上網。”
截至目前,匯金百貨信息系統已經和徐家匯商城集團、天貓、新蛋、京東商城等網上商城打通,商品只要接入了匯金百貨的網站,就等于進入了各大電子商務平臺。對于經銷商來說,省去了和一家家網站談判的麻煩。“我們提供了客服、物流、支付、營銷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對于經銷商來說可以實現零負擔上網。”
上海財經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教授晁鋼令表示,“今年以來,本市百貨業總體經營情況還可以,下降不大,受影響最大的是大賣場和便利店。”百貨商場更應該在消費者體驗、氛圍及商品陳設上吸引顧客。“未來趨向于專題化、國別化和特色化的百貨商場將更具有競爭力。
相關調查研究顯示,60%在網上瀏覽的人群并不會在網上購物,相反還是會回到實體店進行購買。但是,未來百貨商場在經營模式上也需要創新和改善,不能一味依賴租金及提成收入。”
“消費者在哪里,商場就應該在哪里。”有關專家認為,百貨業把線上和線下銷售有機地結合起來實現多渠道銷售,不僅符合消費趨勢,也可以增強自身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