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群商城會員數接近30萬 年底銷售將破億元 似乎沒有一家實體零售企業有利群這樣的耐心,從成立到盈利可以等待10余年。利群商城會員數接近30萬,重復購買率超過70%,其中青島本地居民占到消費者的80%以上。
從2004年成立電商部門,上線利群商城網(下稱“利群商城”),到2008年成立利群電子商務分公司,在電子商務領域折騰了整整9年的山東利群集團終于不再安守青島市場,意欲將電子商務輻射范圍擴展到整個山東省及其周邊省份。
9年的電商經驗也不是白混的,利群商城要發力了。
“隨著輻射范圍的擴大,利群商城將會迎來一個爆發式增長期。京東、天貓都是利群商城未來追趕的目標。”對于未來,利群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鮑紅鳳,這個剛剛從線下轉做線上業務才三個月的帶頭人已經提出了自己的“大躍進”戰略,而且胃口不小。
“利群最初做電子商務就看到其巨大的潛力,充分發揮集團的優勢,把利群實體店銷售的商品搬到網上。”鮑紅鳳告訴記者,利群商城的年銷售額在2012年超過了6000萬元,今年年底將會突破1億元大關,隨著利群百貨上市計劃的啟動,利群電子商務的目標是成為利群集團的支柱產業。
從輔助到主力
利群商城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早在2010年之前,利群的電商重點還在團購上,年銷售額不超過3000萬元,在山東省的影響力非常有限。
2010年,利群電商下定決心,向比較大的平臺電商看齊,轉型為做百貨類B2C電商,借助利群集團本身的物流和商品優勢,深挖青島本地市場,并不斷強化本地化特色。
據了解,利群商城經過多年運營,目前SKU數達到了5萬之多,除了家電與日用百貨等超市、部分服飾產品與線下相同外,還包含了很多淘品牌,如韓都衣舍、麥包包等,這也是利群商城的一大特色。
為此,鮑紅鳳解釋,青島作為重要的外貿城市之一,有很多品牌生產商,例如韓都衣舍等,再加上利群集團子公司——青島瑞尚貿易發展有限公司,本身就擁有很多品牌(例如皮爾卡丹、報喜鳥、李寧、星期六、金利來等)的總代理或部分代理權,使得利群商城可以以很低的價格拿貨,不僅大大縮短了供應鏈,而且還能在保證比較大的價格優勢的情況下,又有利可圖。
此外,利群商城還通過線上線下會員的雙向打通,使得其會員數接近30萬,重復購買率超過70%,其中青島本地居民占到消費者的80%以上。
在物流方面,利群商城主要借助利群集團本身的物流體系,能達到“次日達”或“隔日達”速度。
據悉,利群集團目前擁有山東青島、膠州、文登三處大型物流基地,倉儲面積近20萬平米,配送能力已輻射整個山東省。物流也逐漸細化到重物流、輕物流和商務物流,基本可以滿足利群商城的需求。
鮑紅鳳告訴記者,如果在做大型促銷,訂單量激增的時候,還會與第三方物流合作。
除了實物商品外,利群商城還將業務拓寬到家政、旅游、票務等生活服務類消費領域,消費者可以在利群網上商城,輕松獲得利群電子商務公司下設的呼叫中心、家政網絡服務中心的相關服務。
據了解,下一步,利群還將申請支付牌照,使其電商真正實現虛實結合的一站式購物和本地化服務。
雄心壯志的尷尬
盡管目前,在青島市乃至整個山東省利群商城都有著絕對的龍頭地位,然而這依然不能掩蓋其尚未盈利的尷尬。
“目前,我們還沒有盈利。”鮑紅鳳告訴記者。正如接近利群電商的相關人士向記者透露的那樣:“利群電商做得是不錯,但是燒錢也燒得很厲害,如果不是有背后的利群集團支撐,哪個企業敢這么折騰?”
這樣的評價,在利群商城看來,既是肯定也是提醒,然而“利群電商的投入基本上還是比較精準的。”山東利群集團副總裁狄同偉表示,依托傳統零售來做電子商務的綜合投入出現虧損是必然的,因為最初主要是業務仍處于投入階段,而且人員費用比較高。
然而,業內人士也指出,雖然利群手握眾多品牌的代理權,但是由于線上與線下商品的重合度相對較高,如何平衡二者關系,避免左右互博也是其要考慮的重要問題。而供應商在價格體系上雖然初步形成了線上線下差異化的框架,但還沒有完整精細的模式形成。而由于銷售量的限制,短期內廠家也不可能像家電或者3C產品那樣,專門開發出適用于網上銷售的商品品類,尤其是中小品牌。
利群并不要求短期盈利,“預計到2015年將會實現盈利”——似乎沒有一家實體零售企業有利群這樣的耐心,從成立到盈利可以等待10余年。
為此,鮑紅鳳解釋道,前期投入(包括網站、團隊、供應鏈等系統的搭建)已基本完成,后期的成本較前期是降低的。同時,隨著利群商城主營范圍的不斷擴大,銷售額預計會大幅增長。
供應商、物流都緊緊握著手中的利群商城真能一路坦蕩嗎?
北京昭邑零商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咨詢顧問劉暉認為,目前利群商城最大的問題是周轉率不高,一年銷售幾千萬元,這個數字只是其實體店的一個零頭。網上商城銷售5萬多種單品,要通過人工呼叫中心去說清楚,工作量太大。
更有業內人士直言,走出山東的利群商城競爭力幾乎沒有。首先,利群商城的代理權很多是山東總代,走出山東后,代理權優勢就會大幅下降。其次,缺少了網店與倉儲中心,在山東省外的利群物流的成本也將大幅上升。
即便如此,許下光明愿景的利群商城跌跌撞撞地一路走來還算順利,堅持了“平淡是真”的道理,至于走出山東之后的事情,還是兩年以后再說吧。
觀察
利群電商在一幫剛剛成立2~3年的實體零售電商面前絕對是“老大哥”,即便年銷售至今仍沒過億元大關,但是早早地踏入電商業務無疑是一個大膽而有遠見的舉措。
正如鮑紅鳳說的那樣,實體零售做電商首先要領導重視。利群多年來堅持不懈地投入就可見一斑。
另一方面,利群電商在人才選拔上還是有待考慮,其現任總經理鮑紅鳳原為利群蓬萊購物中心總經理。
從實體到電商,不僅鮑紅鳳自己擔心,更讓業內人士不禁為利群商城捏把汗,畢竟做實體與做電商差得可不是一點半點。
(來源:中華合作時報·超市周刊 記者 陳紅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