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的火爆早已不是頭一年,人們正在適應在這個被稱作“光棍節”的日子里來上一場“無厘頭”式的購物狂歡。今年的“雙11”除了熱鬧依舊之外,賺到缽滿盆溢的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或有心或無意的一句言論引發了一場有關商業地產的公眾討論,電商能否挑落線下商業地產看似不可動搖的龍頭地位成為全社會的焦點話題。![]() 馬云又跟地產大亨“杠”上了。 “雙11”的最后一秒,支付寶成交金額定格在350.19億元,大幅刷新了2012年的數字。談論著這個完全由電商炮制出的網絡購物節,馬云語驚四座,他表示自己并不關心銷售數字,而是希望借助市場的力量將房價打下去。就這樣,商業地產躺槍了,于是地產大亨們紛紛開口說話:微博達人、“大炮”任志強強硬回擊“300億元不過幾塊地錢”,頗有幾分不屑與奚落的意味;萬科執行副總裁張紀文感嘆馬云“忘乎所以”;世聯地產董事長陳勁松也模仿著馬云的句式聊起了沒有直接關系的“微博”與“貧富差距”,不無挖苦之意。 很顯然,馬云的邏輯是:電商火了,經營者對實體店鋪的依賴和需求會下降,房價也將跟著走低。盡管這樣一番豪言壯語引來了大批喝彩與支持者,但同樣也有很多人對此不以為然,天津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叢屹就坦言,馬云的演講明顯是在偷換概念。電商的迅速崛起的確對以實體店為依托的傳統零售業形成了巨大沖擊,但其沖擊的是產業,而不是房地產本身。商業地產作為所有產業的承載,即便零售行業真的“不景氣”了,仍然會有其他業態替補跟上。 商業地產 巨頭正熱衷 這已經不是馬云第一次“挑釁”商業地產了,此前他曾和王健林約下一場著名的賭局—10年后,如果電商在中國零售市場份額占50%,王健林將給馬云1個億,如果沒到馬云還王健林1個億。 但或許,馬云這次有些孤單。 就在“雙11”過后的第一天,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宣布娃哈哈宜昌購物廣場正式動工,食品大亨將斥資50億元建造一個集酒店、餐飲、購物、商務、休閑等眾多項目于一體的大型城市綜合體。事實上,娃哈哈覬覦商業地產已久,此次開工意味著其“變身”成為了一家真正的商業地產開發商。 前后兩位內地首富都沒準備給馬云面子,商業地產在他們心目中的發展前景也就不言而喻了。市場的追捧遠不止這些,兩家零售業巨頭沃爾瑪和物美,以及今年在住宅市場上干得風生水起的碧桂園近期扎堆涌入商業地產戰場,如果要盤點那些已經涉獵該領域的巨頭們,就更不勝枚舉了。 數據表明,2009年以來,商業地產投資在我國房地產投資總規模中占比始終呈上升趨勢,其投資增長速度是住宅的2倍。資本市場上,非住宅領域吸引的投資比重逐年增長,私募基金更多地青睞于商業綜合體的開發。 | 瞳孔國際為客戶提供商業規劃、商業空間設計、城市綜合體設計、商場設計、店面設計等眾多空間服務。多個領域均有不俗的作品案例,歡迎咨詢! 免費咨詢電話:400-0123-200/010-5962-6330 網站: http://www.tongkong.com 瞳孔國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