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歲年年花相似,但即將逝去的2013年,之于萬達董事長王健林的感觸,想必大不同。生于1954年的王,在即將迎來自己60歲的本命年之前,“名”“利”雙收。
2013年8月,王健林登頂彭博中國大陸地區“首富”;12月中旬,2012年5月下旬被萬達集團收購的北美第二大院線運營商AMC娛樂控股公司(AMC Entertainment Holdings Inc.)在美上市。
粗粗算來,從虧損出售到被萬達并購,然后整合、盈利并上市,AMC經歷翻天覆地的變化不足19個月。這與靠商業地產起家的萬達集團享譽業內的“萬達速度”不相上下。所謂“萬達速度”,即萬達從拿地第一天算起,到該項目開業一般需要18個月,“18個月一座城”;這一速度,較其他公司24~30個月的工期,極大節省了基建周期,進而保證資金快速周轉。
當然,萬達發家于房地產,雖然萬達廣場等城市綜合體項目本身運營包羅萬象,涵蓋物業、商住、零售及餐飲、娛樂招商、運營等各方面,事兼巨細,繁雜繁瑣,但幾十年如一日下來,王健林依靠企業內部強大的人才和信息系統,項目操作起來堪稱“駕輕就熟”。而出海并購AMC及后續的整合上市,萬達終屬于大姑娘上花轎——頭一回。
也正是由于“沒有經驗”,萬達在過去的19個月中不時遭遇各界質疑,包括資產價值是否高估、能否擺脫中資企業海外并購的整合陷阱、如何保證發展后勁、如何與監管方溝通等各種問題。但AMC被納入“首富”囊中后的強勁表現,直至上市,則逐一將這些質疑一一拋諸腦后。
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擁有的美國AMC院線公司(“AMC”)以18美元的價格首次公開發行18,421,053股A類普通股,如加上超額配售,募集資金近4億美元;并于美國當地時間2013年12月18日正式登陸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AMC上市當日開盤價為19.18美元,較發行價上漲7%。AMC上市后,公司股權總市值達到18.68 億美元,其中萬達集團持有股權市場價值約14.60億美元。據接近交易人士透露,相比當時萬達集團對AMC收購對價26億美元(其中19億美元為承繼債務)中7億美元的股權價值投入,并購后一年零三個月,收益超過一倍。
不妨用數字展示下“首富”的財技。
2012年5月,萬達完成對AMC并購的26億美元中,7億美元用來購買近100%股權,而剩余19億美元則是承接了AMC在2019-2020年中間到期的負債,如此高企的資產負債率自然頗讓不少分析人士擔憂。
但此次融資發行后,萬達仍將持有AMC的7583萬股B類股票,也就是說萬達仍將持有上市后的AMC總股本的79.77%;最簡單的估值可以算出,AMC全部資產價值約16億美元。16億美元較之7億美元,19個月內,萬達的收購增值一倍以上。
質疑者也許會說,無論如何,萬達收購AMC,當初是付出了26億美元總成本,所以,約16億美元的當下市值實際上是“虧損”10億美元。這一說法,顯然忽視了AMC未來股價的巨大升值潛力。
SEC的公告顯示,AMC上市后,萬達仍持股79.77%,由于B類股票的投票權是A類股票的3倍,萬達繼續持有的投票權將達到92.21%,也就是說萬達既掌握多數股本又牢牢掌握著AMC的控制權。
千萬別小看了這一控股權。考慮到萬達集團在國內擁有第一大的院線資源,如果AMC嗣后借增發來購買萬達集團旗下的國內院線資源,則一點都不奇怪:一方面,AMC將給資本市場更充分的想像空間,試問,AMC斥資“殺入”人均觀影和銷售額仍持續增長的中國市場,其投資無疑將短期內極大催化公司業績,這一獨具的核心資源優勢,是AMC的主要競爭對手帝王娛樂集團(Regal Entertainment Group)和喜滿客影城(Cinemark Holdings)完全所無法具備的。另一方面,借助AMC的投資入股,萬達國內院線將借“殼”上市,其在國內市場的龍頭地位將進一步得到鞏固。
這樣的布局如和尚頭上的虱子——明擺著,完全是雙贏乃至多贏的“陽謀”。或許也正是看到這一點,CNBC收視率頗高的財經脫口秀MAD MONEY主持人Jim Cramer專門表示,19美元的股價仍然有上漲空間,并建議投資者在股價23元以下都可以買入。考慮到王健林建立娛樂帝國的雄心,23美元的估價中長期看來,實在不算高點。
特別值得強調的是,萬達并購AMC的“謀局”堪稱中資企業海外并購的新“地標”,此前,無論聯想并購IBM、中聯重科(000157,股吧)并購CIFA等,均屬于技術或品牌并購范疇,而萬達并購AMC,堪稱是資本并購的借鑒樣本。
以區區7億美元打開王氏娛樂帝國的新局面,王“首富”果然不是“蓋”的;至于萬達院線他日注入AMC之后,萬達集團所獲資金可以籌劃的新布局,外界不妨盡情開動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