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行業,生產同類產品或者替代品的企業超過二家以上,就會形成企業競爭關系。通過角逐,參與競爭的企業就會獲得相應的市場份額。而那些能收獲到大部分市場份額的,往往是那些具備競爭優勢的企業。由于世界經濟緊密相連,現在的企業不但要與本土化的企業競爭,還要在全世界范圍內參與全球化的企業競爭。無論是競爭激烈程度,還是競爭壓力程度,都較上個世紀增大了很多。企業現在最重要的是要想辦法生存下去,然后謀求發展。如果連生存問題都解決不了,談何發展?而要獲得生存與發展,企業必須具備競爭優勢。完全可以這樣論斷:企業的競爭優勢大小,決定了企業的生存與發展。競爭優勢一般地說,只要競爭者在某些方面具有某種特質,它就具有某種競爭優勢,它可以使組織在市場中得到的好處超過它的競爭對手。
競爭優勢與競爭力,還有核心競爭能力,是有顯著的區別的。競爭力是一種綜合能力。核心競爭能力是組織具備的應對變革與激烈的外部競爭,并且取勝于競爭對手的能力的集合。競爭優勢中又包含著競爭力與核心競爭能力。如果企業在哪一個方面領先于其他企業一步,那么就可以說是具有競爭優勢。因為,企業之間的競爭,最后都是在某個競爭優勢方面領先的企業獲得了第一名的位置。第一名的企業的市場份額是遙遙領先于競爭對手的。因為這世界的真理是:領先者取勝。那么企業要獲得什么樣的競爭優勢呢?著名管理學家邁克爾.波特提出了個競爭優勢理論。他提出五種競爭力量,分別是新進入者的威脅、購買者的議價能力、替代品的威脅、供應商的議價能力、競爭者之間的競爭態勢。他提出三種戰略,分別是總成本領先戰略、差異化戰略、專一化戰略。現在我講的企業競爭優勢論是指企業所要獲得的競爭優勢類型,跟波特的五種競爭力量與三種戰略,既有相同之處,也有區別之處。
企業競爭優勢論的第一個重要論點是,企業的競爭優勢大小,決定了企業的生存與發展。第二個重要論點是,企業要想領先競爭對手,必須構建三個重要競爭優勢,成本競爭優勢、技術競爭優勢、資源競爭優勢。當然,企業如果同時具備這三種競爭優勢,那么對企業而言,在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行業佼佼者,不在話下。如果不能具備這三種競爭優勢,但只要具備三種競爭優勢中的一到二種競爭優勢,也能夠在競爭環境中,處于很好的生存地位,不會被其他競爭對手打敗,也不會被市場所汰淘。企業構建成本競爭優勢,就是要使自己生產的產品與競爭對手的同類產品相比,價格低,而且獲得的利潤率超過競爭對手。或者同樣產品同樣的售價,而本企業的總生產成本比其他競爭對手低,銷售產品的利潤率高。上述兩種情況,都可以說企業獲得了成本競爭優勢。企業要想獲得成本競爭優勢,必須提高生產效率、大幅度降低成本,減少不必要時間浪費與資源浪費,通過勤儉節約,通過先進管理來獲得總成本方面領先競爭對手。企業構建技術競爭優勢,就是要使自己的研發能力與新產品、新技術超過競爭對手。企業要想獲得技術競爭優勢,只有快速推出自己的新產品,用知識產權保護自己的新發明與新技術,通過這種區別于其他競爭對手的新產品與新技術,從而獲得競爭上的優勢。并且企業要有一流的科研人才,一流的研發實驗室,而且還要懂得消費者心理學,知道消費者的需求在哪里,急需什么樣的產品與喜愛什么樣的產品。企業只有不斷地推陳出新,讓競爭對手難以復制與模仿,或者不能及時復制與模仿,這樣的企業就可以說是具備了技術競爭優勢。企業構建資源競爭優勢,必須擁有一流的人才資源、一流的管理資源、一流的品牌資源,還要擁有競爭對手無可比擬的供應商資源、銷售商資源、銷售渠道資源等等。企業要想獲得資源競爭優勢,必須在擁有的各種資源上,超過競爭對手。資源競爭優勢顯示的是企業獲得優質資源的能力與控制優質資源的能力。
企業競爭優勢論的第三個重要論點:在企業競爭當中,各種競爭優勢都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一種漸變與隨機突變的過程。在這段時期,你企業具備各種競爭優勢,過了一段時期,他企業超過你企業,獲得了比較競爭優勢。企業要想鞏固自己的競爭地位,必須居安思危,不斷強化自己的成本競爭優勢、技術競爭優勢、資源競爭優勢。
作者簡介:李文武,著名管理學家。《博銳管理在線》《中華品牌管理網》《中國管理傳播網》等知名管理網站專欄作家。又是多家媒體與網絡作家。研究:歷史、經濟、管理。
EndFragment- 該帖于 2013-12-30 15:49: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