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甜甜 劉瓊
已經進入中國市場37年之久的美國美容用品制造商露華濃(REV.NYSE)近日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實施重組行動,其中包括退出中國市場。
在華發展水土不服
昨日,廣州廣百百貨露華濃專柜負責人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已經收到總部撤退的通知,不過,露華濃在各大商場的專柜預計將在2014年2月份完成撤退收尾工作。
露華濃方面表示,配合此次撤出中國計劃,將裁員1100人,其中940人為通過第三方公司雇用的美容顧問。
露華濃預計重組計劃將帶來2200萬美元的稅前重組及相關開支,其中1000萬美元為員工相關開支,其余為促銷及清理庫存支出。該公司計劃2013年12月計入支出2090萬美元,剩下的將在2014年計入支出,預計包括退出中國市場在內的重組計劃,將使其2014年節約成本大約800萬美元。
該計劃是露華濃重組的一部分,預計每年將節省1100萬美元成本。中國銷售額目前約占露華濃公司的2%左右,而且出現持續下滑的現象。
中國市場業績不佳,似乎成為露華濃撤出中國市場的最直接因素。
財報顯示,2013年前三季度,露華濃實現總收入10.21億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3%。除了在美國本土市場同比略增長0.2%外,露華濃在亞太地區、歐洲、中東、非洲、拉丁美洲和加拿大市場均處于負增長。
其中,亞太地區是露華濃除美國以外的第二大市場,也是衰退幅度最大的市場。從國家的角度看,在亞太地區,其負增長主要出現在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地區。
在業績表現上,露華濃在中國市場的表現,遠遠沒有跑贏歐萊雅等競爭對手。2012年,歐萊雅在華銷售實現120.5億元,比上一年增長12.4%。
“露華濃進入中國市場后一直不溫不火,在變化迅速的中國化妝品市場上,保守而產品創新乏力,無法跟隨年輕中國消費者的需求,無論從市場定位、推廣,還是價格體系等方面都有點水土不服。”一位化妝品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
露華濃公司的優勢是彩妝、美甲、美發產品,1996年進入中國的時候,歐萊雅旗下的美寶蓮已經占據中國彩妝市場相當大的市場份額,上述人士表示:“露華濃沒有采取跟隨搶占市場份額的策略,而是采取避其鋒芒,加強護膚品類與彩妝品類平衡發展,沒有發揮其優勢,在定位上無法與其他品牌明顯區隔,是其在中國市場發展緩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一位武漢商圈資深人士則表示,露華濃在武漢市場的反映不太好,業績一般,現在很少在商場做。
露華濃官方網站顯示,其在武漢的22家門店,其中有11家在屈臣氏和莎莎門店。原本定位中高端,走百貨商場的露華濃在中國市場的發展,遭遇到了一系列的發展瓶頸。
“渠道下沉幾乎成了國內化妝品企業發展的大趨勢。”某化妝品品牌負責人表示,如今一二線市場的競爭已經趨于飽和,相比而言,三四線市場才是化妝品品牌快速發展的大市場,歐萊雅、寶潔等巨頭的渠道,已經直接開進了中國的各大縣級市場。
露華濃官網顯示,其在中國的業務遍布全國50個城市。不過,露華濃的門店基本只到省會城市,其渠道并沒有往下走。
在渠道上,露華濃陷入比較尷尬的處境,在一二線城市,要面對歐萊雅等同行的激烈競爭,在廣大的三四線市場又長期空白。上述人士表示,露華濃在中國的業績不好,也在意料之中。
全球業績走低
不僅僅是中國區業績不振,縱觀露華濃近三年的財務數據,其全球業績的表現,也是乏善可陳。
2010年,露華濃實現總收入13.21億美元,同比略增2%;凈利潤為3.27億美元,同比大幅攀升571%。但是,2011年,露華濃在總收入同比略增約5%的情況下,凈利潤卻下跌至0.53億美元,下跌幅度達84%。2012年,露華濃總收入14.26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3.3%;其中凈利潤為0.51億美元,比上年同期下跌4.3%。
露華濃2013年三季度報告顯示,從區域來看,該季度美國銷售下滑6.2%至1.858億美元;亞太區銷售下滑3.3%至5890萬美元,上年同期為6090萬美元,除去匯率影響銷售則增長4.8%;拉美和加拿大地區三季度銷售下滑3.2%至4870萬美元;相比而言,其歐洲、中東和非洲區三季度銷售增長5.0%至4600萬美元,上年同期為4380萬美元,除去匯率影響增長則高達13.9%。
除業績發展不順暢外,露華濃還出現了高層人事動蕩。
2013年10月2日,露華濃宣布供職五年的首席執行官Alan Ennis離職,公司前首席執行官David L. Kennedy擔任臨時首席執行官和董事會副主席。
露華濃官網顯示,其在中國的業務遍布全國50個城市。不過,露華濃的門店基本只到省會城市,其渠道并沒有往下走。
============================
露華濃沒有輸在渠道上,而是輸在品牌形象上,那柜臺基本就是三合板噴下黑漆,糊弄誰啊。。。而且對選位也不講究,有個地兒就做,基本都是拼柜、背柜和小柜,彩妝顧客是一種錦上添花、精益求精的心理,它家這因陋就簡的玩法,走到今天就不奇怪了。1100人的團隊,減去940名BA,還有160名的管理團隊,最近十年這么好的化妝品發展期,各位好好想想都在干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