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終端精細化運作“八好”原則
商超、藥超、藥店、專賣店越來越多,但總體銷量不升反降;單品銷量越來越低,陳列越來越差,零售終端各類費用越來越高,促銷費用白白打了水漂;促銷堆頭被撤,導購人員被強行驅出零售終端,年節店慶費用一漲再漲……這些,每天都在上演,而且還將繼續,隨著企業及其產品的不斷加入,競爭越趨向白熱化,零售終端已成為市場競爭和廝殺最為慘烈的地方。
作為市場一線企業或經銷商的管理人員,必須知道通過控制零售終端的資源要素才能取得戰斗的勝利,否則就將被終端遺忘,而逐步被市場淘汰,甚至從行業里出局。那么,哪些是我們能控制的零售終端資源要素呢?以下就作者多年的實戰經驗心得,總結了一套不可不做的成功運作零售終端策略,即零售終端精細運作“八好”原則。
一、好的團隊選擇
1、團隊建設的方向
(1)公關式團隊:認為“搞定零售終端,產品不是問題”,社會上普遍講關系、講人情,了解零售終端的每個關鍵組織成員特別是老板的性格特點,然后迎合他們,并熟悉他們一個親近的人以長期維護,不輕易做承諾,只要一做出了承諾,就百分百執行。
(2)保姆式團隊:身體力行創造積極條件,以做一切零售終端不愿意或不會做的事為服務宗旨,先診斷零售終端的銷售情況、陳列、庫存、POP等硬件問題,然后與零售終端溝通,一個一個問題逐步提出后著手解決,最后把這個問題主動解決了,絕不等零售終端來提出。
(3)顧問式團隊:預見一般零售終端會出現的銷售情況、陳列、庫存、POP等硬件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詳細了解零售終端情況再來詳細分析方案的可行性,最后把零售終端的問題解決在萌芽階段,降低零售終端的經營成本和風險。
2、高效團隊的要素
(1)崗位職責、制度流程:只有制定合理的制度和工作流程,明確每個團隊成員的崗位職責,分配好各自在團隊中的角色,界定各自在團隊中的角色,明確團隊的領導與結構,這樣團隊的高效才有了基礎。
(2)績效考核:讓每個團隊成員清楚績效考核指標,不斷鞭策,這樣團隊的績效才會有保證。
(3)目標:一個團隊沒有目標,就等于沒了方向,所以要建立合理的目標體系,讓團隊發揮最大效力。
(4)計劃:只有明確團隊每天、每周、每月工作推進計劃、任務,并分解到每個團隊成員,讓每個團隊成員共同推進完成,這樣不至于盲亂。
(5)培訓:優秀的業績肯定源自一個優秀的團隊,而一個團隊的優秀不是先天就有的,是靠持之以恒的長期培訓培養。
(6)激勵:團隊要想有戰斗力,就得做好一整套的激勵政策手段,如獎金、升職、通報嘉獎、培訓機會等,通過激勵樹立榜樣,用榜樣來指引方向。
(7)協調:市場變幻無常,計劃趕不上變化,要想保證團隊的執行力,就需要協調互動。
二、好的零售終端選擇
零售終端等級 | 定義 | 細分等級 | 分類標準 | 備注 |
A類 | 營業面積大,客流量大,銷售額/銷售量大,能提升品牌影響力 | A+ |
| 形象窗口(點) |
A |
| 銷售保證(面) | ||
A- |
| 銷售保證(面) | ||
B類 | 營業面積較大,客流量較大,銷售額/銷售量較大 | B+ |
| 銷售保證(面) |
B |
| 銷售補充 | ||
B- |
| 銷售補充 | ||
C類 | 營業面積一般,客流量一般,銷售額/銷售量一般 | C |
| 銷售補充 |
下面我以地級(市、州、自治州、地區)市場為例,根據銷售額排名來確定選擇標準(僅供參考):
零售終端 | A類地級市場 | B類地級市場 | C類地級市場 |
形象窗口類 | 前1-4名 | 前1-2名 |
|
銷售保證類 | 前5-10名 | 前3-5名 | 前1-3名 |
銷售補充類 | 前11-30名 | 前6-15名 | 前4-10名 |
零售終端的提示:緊抓新開張的零售終端,因為人氣旺,能提升品牌、鞏固地位,必須做活動配合。
三、好的產品選擇
1、產品分類
(1)先導產品:為品牌開路。
(2)主導產品:保量。
(3)輔助產品:做品牌延伸。
2、運作重點
(1)拓展型市場:利用先導產品切入市場。
(2)成長型市場:綜合運用先導產品和主導產品,一般形式為捆綁式銷售。
(3)成熟型市場:突出主導產品。
3、產品結構
(1)形象窗口類零售終端:一般從先導產品、主導產品選擇,輔助產品不作考慮。
(2)銷售保證類零售終端:先導產品、主導產品、輔助產品盡可能齊全,上架越多越好,但以先導產品、主導產品為主。
(3)銷售補充類零售終端:一般選擇銷售量最好的先導產品、主導產品。
以上產品結構一般半年后可能有所變動。
四、好的陳列選擇
1、陳列位置
(1)選擇處在人流主要方向的位置:如收銀臺附近、入口貨架、貨架轉彎處、每類分區的前端、促銷集中區域等。
(2)陳列位置選擇“三到”原則:容易走得到、容易看得到、容易拿得到。
(3)避免陳列的位置:如倉庫出入口、洗手間出入口、黑暗角落、死角、過高、過低、氣味強的商品旁等。
2、陳列方式
(1)形式:標準貨架柜臺陳列、端架陳列、堆頭陳列、多點特殊陳列。
(2)形態:橫式陳列、縱式陳列。
(3)關鍵要素:地點、面積、影響力。
3、陳列原則
(1)緊鄰強勢同類競品,優于競品;
(2)位置抓眼球;
(3)突出主導產品;
(4)滿陳列、面積大、整齊、出樣多、同類產品集中陳列、整箱陳列;
(5)注意先進先出輪轉;
(6)價格標識醒目,包裝正面標識面向消費者;
(7)陳列整潔、干凈。
五、好的導購選擇
1、零售終端選導購的依據
(1)一般根據零售終端的每月銷售額來定導購的人數:形象窗口類零售終端可考慮上2名專職導購;銷售保證類零售終端可考慮上1名專職導購;銷售補充類零售終端可考慮上1名兼職導購(可請其他品牌的導購兼職)。
(2)對導購的要求:如是保健品,可以考慮做過孕嬰童品牌、化妝品品牌的導購,必須要有親和力。
(3)新進品牌:選擇A類零售終端3-4個,產品出樣齊全,上3-4個導購,開展促銷活動,總結經驗再全面推向市場。
2、導購控制環節
(1)招聘:好的導購不容易招到,所以招聘環節很重要。
(2)培訓:再好的導購也要多培訓、多學習,才可能融為企業所用。
(3)PDCA:計劃、執行、檢查、總結。
(4)導購流程和技巧:目前已有很多這樣的文章,但作者認為,只有不斷學習、實踐、總結,找到屬于自己的導購風格才是最為關鍵的。
六、好的零售終端生動化執行
1、終端生動化的操作要素
(1)陳列:上已有介紹。
(2)價位:確定企業價格體系得到嚴格執行,時刻掌握競品的價格動態。
(3)庫存:盡可能提高貨架及倉庫的庫存量,設法占據庫存優勢,盡量減少熱銷產品的缺貨。
(4)POP促銷宣傳
2、POP促銷宣傳物料
(1)品種:主題海報(空白海報)、DM、宣傳折頁、吊旗、吊掛、價格牌、三角牌、貨架插卡、跳跳卡、兌獎點標示、貨架頂牌、燈箱、堆頭帷幔、堆頭插卡、易拉寶、X展架、立牌、活動展板、手提袋、促銷臺、促銷服等。
(2)控制要點:盡量多用POP物料,統一形象,配合陳列,要有主題,及時換新,位置醒目生動,得體不浪費。
七、好的零售終端促銷執行
1、選擇促銷的條件:銷量好,位置好能促銷,人流量大、形象好、影響力大,客流與產品的消費群較一致,零售終端愿配合。
2、促銷方式
(1)以消費者為中心的促銷
優惠券、代金券促銷、直接折扣促銷(現場折扣、減價優惠、現金回饋、統一價)、變向折扣促銷(多件數購買贈送活動、組合促銷、加量不加價、回購)、退款優惠促銷(購買單一產品享受退款優惠、重復購買一種產品享受退款優惠、購買同一品牌的不同產品享受退款優惠、購買不同品牌不同產品享受退款優惠)、有獎促銷(免費抽獎、即時開獎、競賽活動、游戲活動)、樣品促銷(逐戶贈送、賣場贈送、定點贈送、郵寄贈送、優惠券贈送、針對性贈送、媒體贈送、附帶贈送)、現場演示促銷、禮品促銷、展銷會促銷(分類商品展銷會、系列產品展銷會、地區商品展銷會、節令商品展銷會)、名人效應促銷(名人現場簽售活動、名人現場表演活動、“名人物品”售賣活動)、贊助促銷(體育贊助、公益活動贊助)等。
(2)以企業及組織為中心的促銷
商業折讓促銷、批量折讓促銷、商業折扣促銷、費用補貼促銷等。
3、促銷的核心環節:合理的產品組合,合理的產品陳列,合理的POP展示,合理的促銷方式,合理的促銷位置,合理的助銷工具,合理的信息傳播和活動宣傳,合理的促銷價格。
4、促銷的前提:爭取生產廠商的支持,對零售終端結合產品和市場進行全面分析,取得零售終端的全力支持,同時做好促銷前期準備工作。
八、好的零售終端拜訪管理
1、零售終端拜訪九步:拜訪前準備及計劃、外圍檢查、進店招呼、整理清潔、理貨補貨、了解競品、掌握庫存、建議補貨、道謝及總結。
2、進店招呼的突破手法:態度、產品、熟人關系、促銷宣傳品、服務回訪、投訴回訪、服務。
3、多講利潤故事:投其所好、注意時機對象、多角度算、講講利潤之外的價值、助銷、讓客戶多占占便宜、建立不賠錢的安全感。
4、拜訪工具:拜訪路線計劃表、銷售報表、銷售說明用品、商品陳列物料、其他必備用品。
5、拜訪控制環節:周到計劃、充分準備、合理路線、管理時間。(作者:湯夢華)
EndFragment- 該帖于 2014-2-10 15:23: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