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旅游飯店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1月,自行管理的飯店平均出租率為56.58%,同比去年下降7.41%。與此同時,中國酒店卻迎來了數量上的快速增長期。就在內外資酒店品牌開始加速擴張之時,原本經營狀況“不上不下”的單體酒店迎來了更加尷尬的時期——“酒店生意不好,沒有知名度”、“沒有好的人才”、“市場被瓜分”讓眾多單體酒店有了“煢煢孑立,形影相吊”的凄涼感。
市場縮減競爭加大 單體酒店很“尷尬”
單體酒店是酒店業中最古老、最傳統的酒店業形式,一直以單獨、分散的形態存在于各個城市和地區,它們不屬于任何酒店集團,通俗地說就是“僅此一家,別無分店”,曾經占據了大部分的市場份額。但在外資酒店集團搶灘中國、民族酒店集團著力打造品牌化的今天,單體酒店市場正受到嚴重沖擊。品牌認知度不高是單體酒店首先要面對的問題,與連鎖酒店集團強勢的品牌推廣與廣泛的城市分布相比,單體酒店的整體品牌影響力明顯較弱,特別是隨著酒店市場的日漸成熟,品牌建設的缺失使得單體酒店的發展更加舉步維艱。
其次,近年來國際經濟局勢的下滑與倡導節約的社會風氣的大力推行,更令單體酒店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寒冬”,壓力徒增導致單體酒店品牌淪落,“不良資產”的案例也是頻頻發生。在業內人士看來,相對于連鎖酒店的集團化和連鎖化,單體酒店在采購成本、人員培訓、配送中心、全球網絡以及客房預訂等多方面都沒有競爭優勢。再加上政策受限、經濟下滑等多重壓力夾擊,單體酒店的境地日益艱難和尷尬。
大勢所趨 品牌化、連鎖化優勢凸顯
然而,在單體酒店利潤普降的情況下,連鎖化的經濟型酒店卻仍然是許多投資者的“香饃饃”。以青島為例,七天、如家、尚客優等經濟型酒店品牌的分店每年都在以10家以上的數量增加,僅尚客優在青島的分店數量就已經超過了20家。一些知名酒店業連鎖品牌也紛紛開設分店。整個酒店業發展仿佛“一夜春風梨花開”,盡管這樣,經濟型快捷酒店發展空間依舊很大。
據專做中國二三線城市經濟型快捷酒店的尚客優統計,從2009年至四年的時間,尚客優在全國的酒店數量迅速超過700家,其中90%的占比在二三線城市。“單體酒店想要突圍,加入品牌聯盟和連鎖經營是比較容易采取的辦法。而尚客優正是看到了這點,能從真正意義上實現‘資源共享、客源互通’,這樣使得單體酒店在加盟之后,可以獲得真正意義上的客源。而從國外酒店業的發展來看,酒店呈品牌化、連鎖化的趨勢也是大勢所趨。”尚客優總裁馬英堯說。
在成本控制方面,經濟型酒店更是一直為業內所稱道。由于多數經濟型酒店都是在已有建筑的基礎上改造而成,因此建設費用相對較低,租金也很低廉。例如尚客優集團旗下的“尚客優快捷酒店”的多數店面就是在已有物業的基礎上裝修而成的,由此大大降低了成本。此外,經濟型酒店規模小,配套設施簡約,一般都是采用扁平化的組織結構,管理效率較高,員工可以一人多崗,而星級酒店的客房數與員工數的比例通常在1 : 1 .2以上,相比之下,經濟型酒店僅為1:0.3-1:0.4 , 大大節約了人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