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與“三巨頭”比拼非良策,關鍵是服務創新
上海金鷹購物中心內生意冷清,偌大的商場內幾乎看不到幾個顧客的身影。本版攝影/張衡年
上海金鷹購物中心企劃部相關人士告訴商報記者,按照目前的計劃,商場將于5月底、6月初全部停業,進行一次整體大改造。
在江蘇地區幾乎是家喻戶曉的金鷹國際購物中心,在上海卻遭到了截然不同的境遇。商報記者昨日了解到,南京西路陜西北路上的上海金鷹購物中心內已有多家品牌陸續撤柜。金鷹方面表示,商場將從5月底、6月初開始一輪新的全面調整,引入更多特殊業態。業內人士表示,一味地與南京西路上的“三巨頭”比拼高端并非良策,“金鷹的轉型關鍵是在體驗式服務上的創新”。
商場于5月底6月初停業
商報記者昨天下午在上海金鷹購物中心內看到,店內生意冷清,偌大的商場內幾乎看不到幾個顧客的身影。商場三四層好幾家商鋪都已撤出,貼出了“即將開幕、敬請期待”的字樣。原本定位國際精品的商場2層,現在有兩個門面直接被用作了品牌服飾特賣。而在6-8樓的餐飲休閑區,除攬香川菜、小南國和101牛肉面還在正常營業,原先開設的豆撈坊、江戶家、韓式料理等數家餐廳均先后撤離。攬香和101牛肉面的工作人員表示,也將在下個月底關門撤離。
上海金鷹購物中心企劃部相關人士告訴商報記者,按照目前的計劃,商場將于5月底、6月初全部停業,進行一次整體大改造。
屆時,除了1樓的GUCCI和BV兩個大牌仍將照常營業外,其余商鋪都將撤離。“整體改造是集團的統一安排,為了順應向‘全生活概念’這一理念的轉型,改造后,商場一二層將繼續走奢侈精品路線,3層以上將引入一些特殊業態,也會增加更多的休閑、娛樂及參與業態的品牌。整個項目改造預計將會在明年春天完成并重新開業。”
商報記者了解到,上海金鷹的母公司金鷹商貿近期啟動了轉型“全生活概念”的進程,其核心就是要從單一的傳統百貨業態向休閑娛樂等大眾需求轉移。
上海金鷹相關人士表示,上海金鷹的調整就是參考整體的轉型而展開的。據悉,作為轉型的一大變化,上海金鷹百貨未來入駐的品牌將由金鷹集團統一招商,并增加其自營比例。比如,此前集團已引進了3個品牌作為自營品牌,它們也將成為上海金鷹入駐品牌。“未來,我們將吸引更多更具特色的輕奢品牌進入。”
整個項目一直不溫不火
資料顯示,上海金鷹百貨隸屬于中國時尚百貨運營商金鷹國際商貿集團,該集團在全國已開設21家連鎖門店。上海金鷹總營業面積為4.03萬平方米,其中1-2層為國際名品,3至5層為精品百貨,6-8樓為餐飲、休閑、健身等業態以及顧客服務中心。
“金鷹在江蘇地區幾乎家喻戶曉,特別是在南京的新街口店,但是,金鷹在上海的境遇卻完全不可同日而語。”一位知情人士向商報記者表示。
知情人士進一步表示,“這個項目的位置不錯,但是不知道為什么,就是做不起來。平時,商場內冷冷清清,生意清淡,整個項目一直不溫不火。從理性的角度看,項目在定位和招商方面沒有做很好的區分,包括商場內的燈光及布局安排都存在一定的問題。來金鷹購物的顧客中,很多都是慕GUCCI、BV之名而來的,他們買完就走,而閑逛人流則因為視線受阻而沒有進去一看的沖動。于是,除了到飯點頂樓餐飲火一把外,平時基本門可羅雀。”
據了解,入滬已有10年左右的上海金鷹,在2008年的時候曾經歷過一次調整。當時商場停業裝修一年左右,重新開業后的最大亮點便是成功引進GUCCI中國區旗艦店,以及GUCCI集團旗下的奢侈品牌BV等奢侈品牌,將原先眾多分散的奢侈品牌集中為GUCCI和BV兩大品牌。
據商報記者對部分消費者的調查后了解到,不少消費者表示平時很少會將金鷹作為逛街目的地。金鷹周圍的“梅恒泰”不論在奢侈品牌的數量與商場的規模上都占據了優勢。“如果要買奢侈品的話,肯定首選邊上的幾家。”
被夾“梅恒泰”三巨頭中
在南京西路商圈,上海金鷹購物中心被夾在“梅恒泰”三巨頭當中,其一直面臨不上不下、人氣不足的尷尬局面。
上海商業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齊曉齋表示,上海金鷹購物中心位于陜西北路南京西路,雖然地理位置不錯,但是前面被中信泰富和梅隴鎮擋著,處于一個凹進去的位置。“被三大巨頭包圍,比較難吸引人氣。如果金鷹想光靠高端與‘梅恒泰’相抗衡的話,很難有所突破。”
相關統計分析指出,高端奢侈品的消費群體只占全市所有消費者的兩成左右,且上海的奢侈品售價比海外高出不少。奢侈品購物中心具有高投入高風險高利潤三高特點,并不適合非龍頭霸主級的發展商貿然進入,故滿場全是奢侈品大牌的購物中心并不適合遍地開花。
“其實除了金鷹外,實體商業目前的境遇都不樂觀。高端奢侈品市場銷售的整體下滑,網購、代購及消費者海外旅游購物都對主攻中高端奢侈品市場的商場產生了一點的影響。而且,隨著近期越來越多新的高端商業項目投放市場,對原有的客流也產生一定分流,所以上海金鷹的新一輪改造是迫在眉睫的,一再拖延勢必會對項目的生存造成很大影響。”齊曉齋表示。“現在都在倡導實體商家做好體驗式服務,但是這做起來并不容易。做出自己的特色,避免同質化,創新越來越難,而且還要與三巨頭錯位競爭,相互互補,金鷹未來的前景要有待市場的檢驗。”
相關報道:金鷹商貿將積極開拓O2O電商平臺
財報數據顯示,金鷹商貿今年首兩月的營運表現同比出現下跌。
金鷹商貿董事長王恒曾坦言,今明兩年將為百貨業營運艱難的一年。并表示,電商的發展已經給公司業務造成較大損失,未來有意通過移動互聯網進行反擊。
金鷹商貿年報顯示,2013年全年,金鷹商貿自持及租賃的商場樓面面積由2011年的88.3萬平方米增至近110萬平方米,銷售總額為168.3億元,同比增長3.1%。但凈利潤為12.3億元,同比增長僅有1.4%。其中,南京新街口店、揚州店和徐州店三大店去年的銷售額占到了全部銷售的43.3%,包括上海金鷹在內的剩下20多家店對集團整體利潤的貢獻則較為有限。
王恒日前表示,國內電商高速發展,預計已對公司營業造成15%的損失,公司未來將積極開拓O2O電商平臺作為應對。
金鷹首席信息官兼副總裁王明遠則透露,公司去年在發展線上業務投入約4000萬元,未來會繼續投入資金。
王明遠表示,金鷹對O2O概念已經思考了很久,覺得O2O不是簡單的一個線上下單、線下取貨這么簡單,一定要實現移動化、社交化。“百貨賣場如果有可能逆襲純電商企業,我覺得移動終端會是一個最大的機會。”
據了解,實際上金鷹已經開始在移動互聯網方面邁出步伐。早在2012年,金鷹商貿上線了自己的移動客戶端“掌上金鷹”。王明遠透露,目前掌上金鷹App的總下載量已經超過110萬。
除了獨立的移動客戶端,掌上金鷹還有計劃在線下推出手機支付形式。據其官方透露,公司今年將全面推出手機支付及手機電子券。王恒預計,金鷹今年會有逾50%的柜臺可使用移動支付收銀,未來還將投入更多資金,改善業務電子化。
(上海商報 記者 葉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