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消息:全球領先的品牌咨詢公司和年度“最佳全球品牌榜”發布者Interbrand連續第四年發布了“全球最佳零售品牌榜”。今年上榜的中國品牌有周大福(第5位),蘇寧(第22位)以及百麗國際(第26位),相較于去年有5個品牌上榜,今年數量略有下降。波司登,森馬以及國美跌出榜外,周大福首次上榜即高居第5位。
2014年“全球最佳零售品牌榜”是 Interbrand 和Interbrand Design Forum(Interbrand 集團下專注零售品牌的服務機構)第四次合作評估并發布的榜單,這份榜單也是通過計算品牌價值來進行排名,一如既往地采用經過第三方獨立審計的財務資料以及廣泛的消費者研究和市場資料,評選出了北美市場前五十名零售品牌,歐洲前五十名零售品牌,亞太市場前三十名零售品牌和拉丁美洲市場前二十名零售品牌。沃爾瑪是北美和全部四個市場(北美、亞太、歐洲和拉美)最具價值的零售品牌。它的品牌價值高達1318.77億美元。
從2014年“全球最佳零售品牌榜”亞太區榜單的中國部分來看,我們可以清晰解讀出四個中國零售品牌的發展趨勢:
零售品牌不應再用電商或非電商來區分
隨著過去7、8年時間的發展,中國的實體零售品牌與電商零售品牌經歷了各自為戰、電商崛起、實體零售品牌電商化、電商零售品牌跨入實體零售業等幾個階段,目前逐漸開始了綜合性的發展。在過去的一兩年里,我們看到一部分實體零售品牌用最快速度擁抱互聯網,贏得了資本市場很大的想像力,比如銀泰商業和阿里巴巴的合作,海爾日日順和阿里巴巴的合作,蘇寧云商的轉型引發眾多關注等等。
在目前上榜的品牌中,雖然是實體零售品牌,但實際上,傳統實體零售品牌跨入電商領域已經是大勢所趨,實體品牌與電商品牌之間的界限將越來越小,發展的議題不再是是否進入電商,再也不能用這個維度來簡單地去定義零售品牌。
隨著整個世界越來越數字化,要想在未來的零售品牌中繼續領先,就必須充分考慮品牌能為消費者帶來什么價值,讓電商技術成為價值創造的工具,而非形式上的招牌。
數字化時代對品牌的最大挑戰是既要具有想像力,也需要具有付諸實踐的能力
在2013年躋身“最佳零售品牌榜”的中國地區品牌有五個,分別是蘇寧(第一位),百麗(第二位),森馬(第三位),波司登(第四位),國美(第五位)。其中蘇寧以5.5億美金的品牌價值榮登中國地區最佳零售品牌第一名的位置。
而在2014年,“最佳零售品牌榜”上只剩蘇寧,百麗,新上榜的有周大福。而國美,森馬,波司登都掉出榜外。蘇寧在2013年,以壯士斷腕般的勇氣,決定關閉多家門店,并大力發展“云商”,提出了“蘇寧云商是蘇寧傳統實體店+蘇寧電商+蘇寧多年建立的供應鏈管理+后臺服務等結合成一體的模式,應該會更系統、更全面、更適應未來”的概念,從而給資本市場和自身都帶來更大的增長主題。但是去年線上線下同價后毛利率下降等原因發生,從去年四季度起,收入和利潤都受到較大影響。2014年是其戰略落地年,我們期待其運營體系不斷成熟、人員資質日趨合理、供應鏈效率提升、用戶體驗改善,在今年下半年的表現能有回升。
未來的一兩年,我們將會繼續看到越來越多新的概念出現,我們期待看到既具有想像力,且能付諸實踐的概念,從而真正為品牌帶來價值。
識別市場增長機會,打造自身的核心能力,比盲目跟風更具價值
在榜單中,百麗繼續保持強勢的原因,主要是其繼續在內地開設零售網點。百麗在內地總共設有將近一萬九千間零售網點,這個數字還在不斷攀升;其中三分之二為鞋類網點,三分之一為運動服飾網點,全部網點均由集團直接經營管理。去年都有將近兩位數的增長。
“集團直接經營管理的多渠道”是百麗的核心優勢之一,當我們都在追趕電商腳步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在二三線和西部地區消費者市場中新的增長機會,從而才能真正繼續打造品牌的核心優勢。
未來我們會更多地看到,識別市場增長的機會點,打造核心競爭能力,比單純的多元化要更具價值。
消費者需要的,不是更多的零售品牌,而是更好的零售體驗
無論科技手段如何豐富,零售品牌從根本上來看,仍然是消費者需求驅動的。受人歡迎的商業概念,也是從更好的消費者體驗角度出發的。
本次新上榜的品牌周大福,是全球市值最大的純珠寶業上市公司,在2013年還獲得了JNA頒發的年度零售商大獎。這是一個非常注重對顧客服務承諾,專業且無微不至的品牌,致力于為顧客提供最優質的產品、服務及購物體驗。它不僅是首家在中國內地較次級城市開展珠寶業務的非中國大陸珠寶商,更把90%以上的零售店開在了中國內地。已經成為很多中國人推崇的珠寶品牌,占據中國內地最大的市場份額。近年來,周大福把電商業務和實體零售業務融合,不單使品牌更深更廣地將客戶群延伸至網上顧客,同時產生線上線下的協同效益,讓其實體零售點和網上購物平臺都受益。比如說,周大福是中國內地多個網站平臺(例如百度)最熱門搜尋的珠寶品牌之一,也是淘寶天貓最暢銷的珠寶品牌。
把視線放到國外的其它行業,美國的百思買以及日本的家電連鎖賣場中,軟件和內容服務占比仍然很高,品牌體驗在這些方面是至關重要的,而與此相關商品和服務的毛利率都高達25%以上。因此,中國的零售品牌在提升消費者品牌體驗方面,還大有可為。
綜合來說,中國實體零售與電商零售將進一步合縱連橫,運用數字化進行用戶信息收集和處理,通過大數據挖掘對用戶需求的進一步分析,從而識別并運用消費者信息,進一步拓展消費者需求,指導品牌發展策略,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與此同時,線下實體業務對于品牌的用戶體驗、環境設計、物流采購等方面具備傳統優勢,也是打造零售品牌核心競爭能力不可或缺的環節。
Interbrand中國區策略總監姚承綱表示:“零售品牌的最終目的是要為消費者在渠道通路上帶來價值。所以,在未來榜單的發展中,最有價值的零售品牌,一定是能洞悉消費者需求,并能運用各種手段和資源來不斷優化消費者體驗的品牌。”
附件一:亞太區2014年“最佳零售品牌榜”
排名 | 品牌 | 國家 | 2014 品牌價值 美元百萬 |
% 品牌價值改變百分比 |
1 | WOOLWORTHS | 澳大利亞 | 4,948 | +8% |
2 | UNIQLO | 日本 | 4,160 | +14% |
3 | COLES | 澳大利亞 | 4,061 | +11% |
4 | LOTTE DEPARTMENT STORE | 韓國 | 1,840 | -8% |
5 | CHOW TAI FOOK 周大福 | 中國 | 1,834 | NEW |
6 | FAIRPRICE | 新加坡 | 1,519 | +1% |
7 | LAWSON | 日本 | 1,313 | +13% |
8 | BUNNINGS WAREHOUSE | 澳大利亞 | 1,169 | +6% |
9 | SM | 菲律賓 | 1,041 | +11% |
10 | MATAHARI | 印度尼西亞 | 963 | +11% |
11 | PARKSON | 馬來西亞 | 801 | -32% |
12 | FAMILYMART | 日本 | 755 | +17% |
13 | TANISHQ | 印度 | 670 | NEW |
14 | BIG C | 泰國 | 653 | +15% |
15 | MUJI | 日本 | 630 | +28% |
16 | Harvey Norman | 澳大利亞 | 620 | -3% |
17 | EMART | 韓國 | 613 | NEW |
18 | HYUNDAI DEPARTMENT STORE | 韓國 | 601 | +1% |
19 | MYER | 澳大利亞 | 584 | -7% |
20 | BIG W | 澳大利亞 | 579 | +3% |
21 | KMART | 澳大利亞 | 555 | 8% |
22 | SUNING 蘇寧 | 中國 | 511 | -7% |
23 | TARGET | 澳大利亞 | 511 | -5% |
24 | DAVID JONES | 澳大利亞 | 426 | -17% |
25 | NITORI | 日本 | 403 | +22% |
26 | Belle 百麗國際 | 中國 | 402 | +17% |
27 | JB HI-FI | 澳大利亞 | 378 | +13% |
28 | ABC- MART | 日本 | 350 | NEW |
29 | HIMART | 韓國 | 348 | NEW |
30 | HYUNDAI HOME SHOPPING | 韓國 | 334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