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看他
樓主
近期,英國最大商業(yè)零售集團馬莎百貨(Marks & Spencer)被曝中國區(qū)經營不力,有意關閉15家門店中的5家,并將在中國尋找合作伙伴,放棄此前直營模式。西班牙快時尚服飾零售商Mango也同樣遭遇麻煩,2013財年凈利潤增速急速放緩,增幅從上年的78.74%銳減至9%。
今年3月初,英國知名快時尚品牌New Look在上海正式推出首家門店,宣告全面進軍中國市場。其從產品定價到目標客戶人群,均與ZARA、GAP、H&M、C&A、無印良品以及優(yōu)衣庫等品牌類似。
眼下,僅上海徐家匯[-1.36% 資金 研報]商圈一地,便集中了上述所有品牌的多家門店,“對街叫賣”的競爭態(tài)勢堪稱白熱化。業(yè)界專家口中“一線城市快時尚飽和化”的擔憂正一步步變成現實。
這些企業(yè)在一線城市全面比拼開店數量、坪效指標的同時,還將競爭逐漸向二三線城市蔓延,“刺刀見紅”的激烈競爭堪稱罕見。
據悉,2014年,H&M母集團 Hennes & Mauritz AB將在中國新開八九十間門店,這一新店數量屬其全球市場之最。來自西班牙全球最大服裝零售商Inditex SA(Zara母公司)今年在華新開門店數亦將保持在50家以上。
除此之外,截至上一財年底在華擁有超過80家門店的Gap Inc.(蓋璞集團),上月也將旗下平價品牌Old Navy首次引進中國,并計劃在本財年內增設30家Gap品牌商店和5家Old Navy分店,從而使其中國店鋪數量突破100間。
日本家居生活連鎖無印良品也在近期透露高速擴張的意愿,其高管表示希望未來在華門店數能從現在的100家拓展到1000家。
如此數量級別的門店顯然不會全數集中在一線城市,對二三線城市的培育早已被各家集團提上議事日程。
然而,渠道的拓展并非一蹴而就。一位知名服裝企業(yè)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在國內的一線城市,外資的快時尚品牌業(yè)務可謂順風順水,因為這部分市場與海外成熟市場相當接近。不過,在其他城市的情況可能就不一樣了,“二線城市半了解、三線城市不了解、四線城市根本抓不住”。
值得注意的是,通常這些大型外企的決策和協(xié)調,往往依賴于其全球范圍內的架構。但總部核心的決策方又往往遠離中國實體市場,這現狀有可能在外資時尚巨頭深耕二三線城市時產生掣肘。
(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