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帶父母到一家餐館吃飯。正值父親節,陪父母吃飯的人很多。點完菜,餐廳的服務生送上一張紙板,讓在上面寫上祝福,發到微信,結賬時就可享受8.8折優惠。初聽,這倒是不錯的活動。
這時有臨桌的客人寫完,發到微信后,請服務生確認。服務生看后說,需要全家人拿著這張紙板合影發到微信才可以。臨桌的客人聽后逐放棄了這個活動。
我們也沒再參與。
我問服務生,這個活動的效果怎么樣,參與的人多嗎?服務生說,因前期沒有宣傳,許多客人到店后才知道,參與的客人也不多。
事后,我對這個策劃活動進行了分析,發現確實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前期宣傳不足。一個好的活動如果沒有好的宣傳,就像好酒在深巷里,聞不到酒香,也難吸引客人。我們進店時未發現任何促銷宣傳,也未發現活動細節提示。我是這家店的會員,也未收到相關的活動短信。父親節活動應該不是臨時興起之舉。寫字的紙板,上面不僅有餐飲品牌的LOGO,還有“父愛如山”字樣,這是為父親節特別制作的。制作這樣一個紙板,從策劃到印刷,周期最少要半個月,這半個月足以進行促銷活動的前期預熱和宣傳。從消費者角度看,未收到任何信息。因此這個活動只是針對當天到店的顧客,未起到增加客流的目的。
其次,活動流程復雜。一個好的策劃活動,應遵循簡單有效的基本原則。餐館的父親節活動要求每桌就餐人員拿著寫字的紙板合影發微信后才算有效。但是,我們都知道,老人觀念傳統,不喜歡照片放到網絡;另外,家庭就餐本是較私密的事,有人不愿意在朋友圈里透露過多的私生活信息。如此流程設計讓這個活動參與的客人很少,參與的人少,就失去了活動的意義。
其實這個活動只要稍微改一下,可能就會大大提高參與率。把給全家人拍照改成給紙板拍照,然后發至朋友圈——規則簡單利于執行,或許會提高客人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所以,在做活動方案時,應更多的站在顧客的角度考慮,而不應是策劃者的意愿表達。但這一點,往往被店家忽略,一廂情愿地做策劃,一廂情愿地期待消費者參與。
最后,道具稍顯笨重。活動要求把祝福寫在紙板上,紙板有A3紙大小,寫好的祝福帶到家里,尺寸太大無法隨意擺放,只好折起來放到抽屜。如果改一下道具形式,做成賀卡,或精致的卡片,甚至做成一張折紙,這樣的禮品帶回去也有珍藏的意義。以后只要看到這張別具一格的禮物,就會想到這家餐館。
促銷活動目的一是擴大知名度;二是提高進店率,進而提高銷售額。一個好的促銷活動,還要提高顧客的參與率。
所以,我們在策劃促銷活動時,應更多的從消費者角度出發,更多的表達消費者意愿,而不應放大“自我”,將過多的“自我”投射到策劃中。
2014-06-24 16:51被設為精華,積分加20,金幣加4- 該帖于 2014-6-19 11:25: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