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宿作為東京的副都心有非常大的人流量,有十條地鐵線和多個車站經過。新宿伊勢丹就處于多條地鐵交匯處,伊勢丹本館總共八層,地下二層,地上六層,約4萬平米,南館是地下一層,地上七層,約1.3萬平米。加上其他的配套設施,總面積大概6萬多平左右。
經過2013年春的改造,伊勢丹百貨取得了非常大的變化。4月份到12月份,已經實現了營業額兩位數的增長速度。伊勢丹如何實現增長呢?
首先,明確客層。在日本零售行業的競爭非常激烈。伊勢丹將其目標顧客定位高端富裕階層,力圖做成“時尚博物館”。
其次,增加雜貨的比重。女裝是零售利潤最高的部分,但伊勢丹大量縮減女裝部分,增加雜貨的占比。從日本整個商業情況來看,服飾類的營業受到一定的影響,為了增加顧客新的體驗,適應新的消費習慣,全日本的潮流都是擴大雜貨的占比。所以伊勢丹的整個一層都是雜貨的賣場,以時尚商品和禮品商品居多,包括一些世界的大品牌,比如說LV。
再次,突出差異化,提高整個賣場的編輯能力。從顧客這立場出發來進行調整,使整個賣場更為通透,便于消費者更加容易的消費。在設計方面,伊勢丹撤掉所有店鋪的圍墻,整體且不失品牌個性。這里主要集中日本比較強勢的品牌,為了顧客的進店消費,伊勢丹不是從品牌的眼光來看賣場,而是從顧客的眼睛來看賣場。在細節處理方面,撤銷手扶梯周圍的賣場,將其做成時尚的展示廳,以供消費者選購禮品。此舉雖減少了12%的營業面積,卻提升了整個店的形象,給顧客更好的體驗。
還有,提倡買手制。為了增加整個賣場的體驗式,伊勢丹的買手在全世界去選擇一些海外比較有特色,或者有特點的商品來日本進行販賣,希望將其打造成東京最潮流的地方。
最后,建立時尚研究所。該研究所主要負責收集全世界的時尚與潮流信息,以供日本的消費者進行體驗和消費。并由買手進行這樣的進貨和挑選。
伊勢丹之所以取得如此的成績,達到今天的規模和地位,以上的措施是非常關鍵的。當然,所有的措施都離不開優秀的人才,如果零售企業想要有更好的發展,離不開兩種人,首先是能夠真正進行販賣的人,第二個是能夠進行商品選擇的人,這個是我們行業不可或缺的兩種人才。希望能為在座的嘉賓突破同質化提供思路。
(來源:和橋機構戰略顧問 好見 豐)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賬號“和橋機構”,免費為您提供最新最時尚的商業建筑設計、商業空間規劃與賣場環境設計、商業運營管理、商業地產動態資訊等。關注方式:可搜索微信號“heqiaodesign”或“和橋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