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公交傳統(tǒng)廣告轟炸,PC、手機網絡廣告刷屏,本是京東商城獨享的“生日店慶”的“6月18日”,卻成了幾家電商企業(yè)價格廝殺的又一集體叫囂“放血”的原始狂歡。
有棗沒棗,都要高調地打上一竿子,還不能絲毫輸在“口水”上(如此陣勢,沒棗也得忽悠上幾竿子來)。
“‘618’當天線下銷售同比增長150%、彩電品類同比增450%、線上平臺同比增5倍、移動客戶端訂單量比平時爆增12倍”,在6月20日國美電器發(fā)布上述戰(zhàn)果后,蘇寧次日隨即發(fā)布戰(zhàn)報:“618”當天售出彩電、手機、電腦、平板等看球裝備100萬臺,移動端銷售同比增長500%。
沒有絕對交易金額數據,雙方基本都在用相對的增幅來表戰(zhàn)功,到底哪山更比哪山高,恐怕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倒是雙方在勢頭上一個更比一個強。
國美在線副總裁黃向平宣稱,今年國美在線“618”僅用1個小時就完成了去年整天的交易額,蘇寧云商集團運營總部執(zhí)行副總裁李斌毫不示弱,此次年中慶蘇寧絕不避諱價格戰(zhàn)。
值得注意的是,相對國美蘇寧炒作的“價格戰(zhàn)”,作為“618”主角的京東商城在這方面似乎啞了火,不僅沒有秀出自己的數據,反而被網友爆出京東商城“618”期間的許多當季熱銷商品在價格方面都不及對手優(yōu)惠。比如,家電消費網爆出的一張同款產品價格對比表就顯示,表中8款產品無一例外顯示蘇寧易購最低,天貓、京東各有優(yōu)劣。
雖說此表明顯有“精挑細選”的偏頗之嫌,但一定程度上也說明,京東商城今年“618”的重心已不全在初級階段的“價格戰(zhàn)”上了,而是將媒體的目光吸引到其形象宣傳上,不僅有劉強東親駕“三輪”送貨,還將高圓圓、陸毅、柳巖等當紅明星請來為京東當了一天的配送員。將原本一直是眾電商心照不宣一同上演的“價格戰(zhàn)忽悠大擂臺”變成了一場京東提升其市場親和力的秀臺。
京東商城在剛剛過去的“618”中的表現說明,由于已在美國上市,“忽悠成分很大”的價格戰(zhàn)對京東商城的持續(xù)發(fā)展意義不再是在這一天帶來多大的交易額、取得多么漂亮的數據,而是給京東商城的市場親和力加分、為其培養(yǎng)“京東商圈”的顧客忠誠度加分,將“有棗沒棗撈一把”的“618”變成像阿里的“雙11”那樣具有社會性標志意義的時間點。
值得慶幸,因為這意味著電商的成熟與理性。價格戰(zhàn),只是電商原始階段進行資本積累的一把利劍,而對于現階段的電商發(fā)展來講,更重要的應該是把目光轉向打好自己的“商圈親和力”、由單純追求業(yè)績向理性地培養(yǎng)自己的忠誠顧客消費商圈而努力。
從這個角度來講,不知依然像往年那樣借勢炒作、高調秀出自以為是驕人數據的“蘇寧易購們”作何感想——是為在“618”里又撈了一把而竊喜?還是在為與京東的所謂比價中占據上風而得意?
價格戰(zhàn),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不再成為上述電商們“秒殺顧客心”、“向忽悠要業(yè)績”的集體性的、短暫性的“市場手段”!
全文閱讀敬請瀏覽超市周刊微信日報 微信號:cacszk
(來源:龍商網 作者:劉朝龍)
- 該帖于 2014-6-24 14:45: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