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中秋節還有兩周,月餅促銷大戰如期而至。然而,在“嚴禁公款送月餅、送節禮”的“禁禮令”下,高價月餅促銷轉移到了網絡平臺上,助推網絡送禮之風。
微信朋友圈里賣月餅
今年月餅銷售已經蔓延到了微信朋友圈中,不少高價月餅甚至半價出售。
“幫朋友轉,星級酒店月餅可享受對折。”這是近日出現在白領小李朋友圈里的“月餅廣告”。他在企業的采購部門工作,朋友圈里很多是銷售部人員或采購同行。
從去年開始,超市中高檔月餅已經明顯減少,熱賣的大多是百元以下的平價禮盒。今年主推的月餅禮盒大都在500元以下。目前在微信朋友圈里,500元左右的月餅已屬于“高價”,很多還表示“數量超過500盒可賣半價”。即使優惠幅度這么大,預訂的客戶也不多。
網上出售月餅大禮包
今年網上高價月餅多和別的禮品組合出售。如,幾百元的月餅搭車紅酒干果等組成中秋節大禮包,價格從500元—5000元都有。
在淘寶網上,不少中秋大禮包正在熱賣,標價從50元到7999元不等。一款5000元的自選大禮包里有十余類商品可以挑選,除了價位不等的月餅禮盒外,還有進口橄欖油、精品水果和廚房用具、時尚家電、運動器材等。賣家客服則表示:“單送月餅已經過時,再貴也就幾百元。現在流行實用型的中秋大禮包。”
電子禮品冊成送禮新寵
傳統禮品市場相對冷清,而依托網絡和快遞的禮品冊、電子禮品卡成為中秋禮品消費的“新寵”。發個短信不用見面就能在網上領到對方饋贈的“中秋福利”,身在異地也無妨。
用禮品冊收中秋福利更像一次網上購物。顧客先確定禮品的檔次并網上付款,留下收禮方的地址,網站就給對方發送一張帶有賬號密碼的禮品冊,收禮方通過賬號密碼登錄網站,自行選擇禮品后,禮品會通過快遞送達。
“最近推出的中秋禮品冊近一周每天可賣上百單。”一家禮品冊銷售的淘寶客服稱。
網絡送禮需嚴格監管
不少市民認為,利用網絡,雙方不見面就可送禮,容易滋生腐敗。
彭慧東律師表示,通過網絡送禮是對國家抑制公款消費規定的一種挑戰,必須從嚴管網絡電商入手,及時介入管理盲區,重點把握網購和快遞兩個重要環節,嚴防互聯網成公款送禮的新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