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阿里巴巴相比,騰訊的人才結構有何不同?人才決定未來。
如果說bat有這么一句話:
百度的技術,阿里的運營,騰訊的產品。
下面進入正題,談一談騰訊的人才戰略。
首先是騰訊的職級。
1、職級
騰訊職級體系分6級,最低1級,最高6級
同時按照崗位又劃分為四大通道,內部也叫“族”,比如:
產品/項目通道,簡稱P族
技術通道,簡稱T族
市場通道,簡稱M族
職能通道,簡稱S族
以T族為例,分別為:
T1:助理工程師 (一般為校招新人)
T2:工程師
T3:高級工程師 3-1相當于阿里的p6 到p7(能力強可能到p7)
T4:專家工程師
T5:科學家
T6:首席科學家
目前全騰訊貌似就一個T6.
每一級之間又分為3個子級,3-1是任命組長/副組長的必要條件
其他線也是這樣
T4基本為總監級,也不排除有T3-3的總監,因為T4非常難晉級
喜歡的可以自己下載看看,如果你做到了什么層級,可以考慮往哪個方面發展自己的能力。
個人建議:能力突出的部分就是這個層級的關鍵點,我的建議是看能力要求的趨勢,你在某個階段,可能會特別看重你的能力。。哪塊突出。哪塊就是你需要發展的關鍵點。
騰訊內部是按級別劃分的從T1到T6。每個級別又分3等。級別越高base的薪酬也越高,一年根據你的performance大概能發15.3個月至18個月的工資,T3.1的base 2w ,T3以上級別的員工都會有股票期權,騰訊09以前的員工賺錢主要靠股票,從08到現在股票up了500% 。
O(∩_∩)O~這里的薪酬數據只是戲說沒什么可比較性,職場最主要的是職業發展,當你為企業創造了足夠的價值還擔心薪酬(⊙_⊙)?
暫時有不公平的話公司內部review的時候也會balance的。
T5 的base薪酬在600w~800w/年
2、架構
我的行業是移動互聯網,我最熟悉的部門—騰訊MIG。向10點還經常接到我電話的MIG的同學道個歉。TEG是騰訊技術最強的部門,不過隨著研究院的解散,搜搜的出售,TEG小了很多。
騰訊的晉級還是很困難的。尤其是T2 升T3,T3升T4.非常多的人卡在2-3,3-3沒有辦法晉級啊。
有的小伙伴做了3、4年的2-3 升不上去啊。
以騰訊MIG為例,騰訊MIG在深圳,北京,上海,武漢,成都,大連有研發中心(其他地方可能也有,但本人沒mapping到),排名有先后。
人才流動的可能:
在深圳的很多騰訊員工,很多都買了房,想往杭州,北京挖人,太困難了。當你的房子,妻子的工作,兒子的學校,你的朋友圈,都在一個城市的時候,換城市就有困難了啊。所以只能挖一些比較淺的人走。
百度在深圳設立了研發中心,不過規模不大。但我打電話挖人的時候,還是有不少騰訊的小伙伴去那的。
在北京:這個經常挖,不過核心員工真少啊。騰訊視頻的主要團隊在北京倒是不少,不好多說,還指著這出人呢。
在成都,大連:在這些二線城市,騰訊就是當地最好的互聯網公司了,提供的待遇也是非常高的,不少人都對自己的薪資比較滿意,工作環境也很滿意。跳槽的可能性低了很多。
講一個現在人在搜狗的原騰訊員工的故事吧。
我給她打電話聊了半個多小時。她在騰訊工作了5年,去年騰訊搜搜合并到搜狗的時候去了搜狗。她說,她以前接獵頭的電話的時候,她是經常會直接就掛掉的。我問她為什么?她說,當時她覺得騰訊就是最好的公司。和外面一兩年換一家公司的同學比,她的收入雖然不是最高的,但也絕對是靠前的,工作很有成就感,她努力工作,領導會給公正的評價,晉級也還算順利。伙伴的工作效率和能力也很高。她想要的騰訊都能給她,她為什么要換工作呢?
我就又問為啥愿意和獵頭聊天了呢?她說被合并之后感到了特別大的落差,以前一直以為可以在騰訊做一輩子,但到了搜狗之后,才知道外面和騰訊有很大的不同,騰訊被合并過去的人基本在搜狗都不是主流,很多時候意見和想法也沒法實現,提出的想法都是備胎,所以考慮九月份離職。
她對老東家還是很滿意的,她說騰訊給了她豐厚的補償。
通過這個故事我想說:騰訊真的是個好公司,在職員工滿意,離職員工滿意的也占多數。
對了忘記介紹了,這是個姑娘,清華畢業的。工作5年。
在騰訊最常碰到的晉升問題就是天花板。可能新人進去,學東西會很多,但業務線就這些,沒有那么多坑,自然也就很難晉升高級崗。
在騰訊最悲劇的時刻就是公司有收購和整合。搜狗合并,搜搜的人哭了,京東合作,易迅的人哭了。
在騰訊跳出來碰到最大的問題就是,外面的公司太不完善了。
企業文化:
愿景: 最受尊敬的互聯網企業
·騰訊將以長遠的眼光、誠信負責的操守、共同成長的理念,發展公司的事業。與公司相關利益共同體和諧發展,以受到用戶、員工、股東、合作伙伴和社會的尊敬為自身的自豪和追求;
·堅持“用戶第一”理念,從創造用戶價值、社會價值開始,從而提升企業價值,同時促進社會文明的繁榮;
·重視員工利益,激發員工潛能,在企業價值最大化的前提下追求員工價值的最大實現;
·通過成熟有效的營銷、管理機制,實現企業健康、持續的利益增長,給予股東豐厚的回報;
·與所有合作伙伴一起成長,分享成長的價值;
·不忘關愛社會、回饋社會,以身作則,推動互聯網行業的健康發展;
·互聯網不分國界,在全球互聯網行業、全球華人社區不斷強化騰訊的影響力,保持綜合實力在全球前三名。
使命: 通過互聯網服務提升人類生活品質
·騰訊以高品質的內容、人性化的方式,向用戶提供可靠、豐富的互聯網產品和服務;
·騰訊的產品和服務像水和電一樣源源不斷融入人們的生活,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
·持續關注并積極探索新的用戶需求、提供創新的業務來持續提高用戶的生活品質;
·騰訊通過互聯網的服務,讓人們的生活更便捷和豐富,從而促進社會的和諧進步。
價值觀: 正直,盡責,合作,創新
培訓體系:
騰訊有著強大的培訓體系,包括新員工計劃,騰訊學院等等。希望了解的同學可以自己去查。
人才結構:
騰訊的研發序列碩士學歷的占多度,211大學,985大學占多數。
大家都知道騰訊研究院解散了。去年走出來很多人,但似乎騰訊人才創業比例不高。去年掃過一個騰訊研究院的通訊錄,自己當老板的,在電話里僅有一個徐**(可能是創業的老板不愿意搭理我也可能,但真的只碰到了這一個。)
一個小故事:
騰訊部門內部利益糾葛較深,各部門之間溝通不多,MIG各地員工交流不多,甚至同城內同部門之間可能也存在競爭。一個小例子:
ALEX-solr 2014/2/18 17:34:16
好奇一件事情啊
你們騰訊的員工送vip么
i 2014/2/18 17:34:59
有時候他們即時通訊項目組心情好的時候,會送
2014/2/18 17:35:20
你的年費就是他們送的唄
ALEX-solr 2014/2/18 17:35:26
真不錯
i 2014/2/18 17:36:33
都是沒有成本的,還那么小氣,偶爾才有
騰訊的一些細節:
拿一個騰訊hr的簡歷看看,騰訊的hr都做了什么?
簡歷:
任職于騰訊成都分公司人力資源中心,負責新人招聘、培訓及HRBP工作。
一、招聘
1、重構招聘體系:從編制管理、招聘規劃、面試甄選、錄用審批、入職安排等,全流程梳理并重構,實現招聘有效、有序運營。
2、理清公司內外部招聘資源:對內理清各部門招聘接口人職責與流程,對外重新梳理外勞公司在招聘中的職責與要求,實現內外部資源配合效率最大化。
3、嘗試推行實習生校招培養方案:通過校企合作,實現高潛人才提前實習、甄別、培養。
4、分崗位推行差異化甄選方法,提高甄選質量。
5、通過數據對面試官做分層級培養。
6、對入職進行梳理,如offer及簽署資料。
二、調配
1、理清跨部門、跨地域調動流程及操作指引,確保人員調動流程及運營規范化。
2、實現調動流程IT化運營。
3、理清內部人才市場管理機制,明確員工內部應聘的流程與規范。
三、新人招培閉環管理
1、制定招培流程全景圖,明確各環節關鍵職責及任務目標。
2、招聘端明確各崗位甄選考察項,對推行結構化甄選方法。
3、梳理培訓端各培養階段的關鍵任務及評估指標,對運營跑動做監管。
4、定期組織對新人培養課程質量、講師勝任度做review。
5、監控招培全流程,實現招培閉環運營管理。
四、HRBP:在從事招培function工作之外,還負責對接部門HRBP工作。
1、參與部門績效優化項目,對各級干部、績優員工進行大量訪談,對收集的崗位信息做整理分析,并輸出崗位優化方案。
2、參與部門年度核心人才培養項目,作為HR專家,通過前期對需求的分析與目標拆解,輔導部門調整思路,從工作全流程及職責梳理出發,明確各個崗位定位及價值,再盤點急需培養的關鍵能力。
3、牽頭組織人員分流安排:soso業務并入搜狗,牽頭對受到影響的業務團隊進行人員分流安排。通過思想松土、內外部機會物色、就業輔導等一系列工作,實現項目穩定進行。
4、牽頭組織部門進行反獵挖項目:針對外部公司對部門內關鍵崗位員工的獵挖,聯動部門干部分析內外部形勢及優劣勢,制定對應行動方案對骨干人才進行強保有。
5、參與干部考核評審工作:作為HR評委對干部述職進行評估。
6、指導部門培訓管理員做好年度培訓計劃及預算管理,監控部門培訓計劃按計劃落地推進。
五、參與集團公司校園招聘
1、榮獲10、11年優秀線路招聘經理。
2、12年擔任成都站校招領隊,持續對運營組織做優化、統一UI界面、實現微博互動等,并出色完成線路招聘任務。
六、非招培工作輪崗
1、薪酬&ER(11.8-12.1)
(1)完成每月薪酬及年終獎金的核算核發。
(2)梳理考勤管理員職責及定位,并對其專業技能做培養。
(3)培訓基干考勤與薪酬核算邏輯,理清考勤常見問題。
(4)離職員工case處理。
2、培訓(13.4-13.9)
(1)新人培訓:完成新人公共課程體系梳理及課件開發,并進行授課。
(2)領導力培訓:參與干部培養項目,擔任小組催化師參與并跟進研究課題的整體解決方案輸出。另參與干部培養的課程開發及授課。
(3)職業培訓:理清每月職業類課程運營規則。
(4)專項培訓:組織運營產品類專項培訓,邀請深圳專家到成都授課。
(5)參與部門人才培養專項:作為HR專家,在項目中引領部門先理清業務關鍵矛盾,再明確對人才培養的需求。
大家可以看到什么?
第一個:騰訊有著非常完善的培訓體系和一個非常好的學習氛圍。
第二個:騰訊內部有著非常好的流動機制,hr可以做招聘,薪酬,培訓等多個模塊,另外技術部門也在流動哦,產品部門甚至是跨部門流動哦。
推薦過了200個,放一個大招吧。或許對大家有用。
如何通過官方渠道觀察對手公司的業務發展狀況和項目趨勢。
1、高端崗位。如:linkedin,獵聘上面出現了騰訊某業務部門的總監崗位,那么隨便找個騰訊的人問問現在那個崗位有人么?一般這個部門的頭走了,都是業務出現了某些問題,要么是這個人對覺得自己的業務方向不靠譜走了,或者這個人做的不好要被干掉。我們能得到的結論是:這個業務出問題了。
2、低端崗位。如果騰訊某部門出現了大量低端技術崗位的招聘,那么肯定是這個部門在擴張,公司打算擴展這個部門的業務。
另外通過騰訊的崗位能看出來這個公司的業務結構分布哦。
在以我關注的技術類為例:
在各地招聘的職位列表如下:
大家可以看出來,如果假定騰訊的各地離職率相差不大,那么騰訊的主要研發中心就是北上廣深,另外成都是什么狀況,誰能告訴下,為啥BAT都在成都擴軍呢。
以北京為例:
騰訊出現的主要職位集中在, 技術類產品/項目類市場類設計類職能類內容編輯類。北京沒客服哦。
招聘的技術類崗位主要集中在地圖,社區,新聞客戶端,視頻,瀏覽器這幾個領域。
在看看微信都在找什么人呢?
歡迎好奇的同學分析一下騰訊的業務結構。這些信息都是公開的哦!
通過他們招聘的職位,你甚至可以大致畫出來微信的業務部門的架構,另外各個崗位招聘的人數可以看出來各個team的規模哦。
通過獵聘的數據,我看到騰訊在招聘好多無線產品經理。。。騰訊的無線產品同學,你們要努力了啊。
現代企業的競爭已經是人才的競爭,阿里把人才做成了生意,弄了幾百家獵頭(挖對手,也防止知名獵頭公司挖自己),一個中國最先進的招聘系統。三大網站,獵聘已經玩爛了,所以只能不斷地跟進騰訊的候選人。發現有跳槽傾向,及時下手。生意不好做啊。
相信我當我聊過的騰訊的候選人超過一千的時候,會有新的結論出來。加油!
說百度技術不好的,去挖挖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的人。這個部門的余凱,徐偉,吳韌,黃暢,倪凱,王亮等等。那都是大牛好么。只是因為百度的人多了,核心的人出走的又很少。30歲以下給100w的架構師,百度少帥計劃的人,看看技術牛不。
參考: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
阿里是我客戶,問我阿里的招聘信息,我不能在公開場合評論的,想問的話私信吧。
騰訊是非常好的公司,在里面挖過一些人,對其只是初步了解,具體細節還是要騰訊自己的人來說。
更多信息歡迎登陸3W點SOIROC點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