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民 不論有錢沒錢的、有車沒車的、飛機火車的、國內國外的,跟瘋了似的到處是人,高速癱瘓、大片風景名山連小伙子下跪求婚的地都沒有、韓國首爾的整條街都是中國游客。
看看今年 零售業全線下滑,服務業同樣下滑,連理發店生意都下滑了,
如今國內零售業那是一個哭天喊地,捶胸頓足。但是賺錢也在跟著喊,只不過沒那么賣力而已。真的不賺錢?
還是賺得比以前少了?
大家都是玩了幾十年過來的,各品類包括甲方都在喊難做,其實不是難做,是以前的傻子被你們忽悠得夠多,不陪你們玩了。
如今正常能保持正常消費的主力客群,起碼70%以上都是出過國了,最不濟也到香港,澳門喝了點水回家,俗話說得好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人家既然體驗過好東西,干嘛還要回來吃你這盤臭肉?還怪電商?他們又不是蒼蠅!
就跟幾十年前大超市進入國內一樣,很多人說百貨將死,菜場必亡,市場必垮。結果呢?
自己去看看自己的店,導購一個月勉強一兩千塊的收入,百貨的樓管也好不到哪去,后勤維護更加不談,如今出門搭個公交一個月的費用都占到工資的15%左右了。遠點的更高,你想要他們認真做事?連買寫日記的東西都買不起,雷鋒也不干啊!所以就是混日子唄,問題來了也就那樣,能做就做,不能做就拖著,也就混混吧,現在手機也先進,看下電影,瞄下小說,一天工錢到手,反正哪混都是這個收入。無所謂了!什么報表,什么市調,什么巡查,能混則混!你能咋辦?
除開幾個主力店,哪個牌子的貨品又是真正自己設計或者做好?不都是各大批發市場買點散貨然后貼牌,翻個幾倍掛出去賣。用心點的仔細挑選下貨樣,還能賺個轉手費用,不用心的就跟著別人玩翻版,后果就是大家一起玩完。
哥弟一直保持比較平穩的業績,例外一直在尋求突破,這類品牌各個地區都應該有,用心做的,肯定會堅持下去,其他的那些只能說,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真的要潛下心來做好基礎了,給底層員工一個期許,給中層主管一份希望,讓高層多點空間。短平快的時代已經過去,未來零售業的白金十年是需要自己去爭取,
今天和2個開發商談項目,其中一個談到一半都想抽人了,完全不清白的,真當自己金鑲玉了。
一點牢騷,不想單獨開貼了,就發在T總帖子里面了,別見怪啊!
2014-10-10 08:29被設為骨貼,積分加20,金幣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