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子,你為什么總是喜歡留懸念,吊人胃口呢?
哈哈,其實不是我愛制造懸念,而是因為你們喜歡“探秘”。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吳話不談
微信號:wuhuabt
前情提要
上回“書”咱聊起了為什么胖子認為“營銷大師都是程咬金”,一家之談,難登大雅之堂,權當一樂而已。本期咱聊聊到底什么樣的人適合做營銷呢?當然,也是胖子一家之言,如有偏頗,敬請見諒。
一件事的成與不成,最大的決定因素在于人,而營銷更是如此…
文/吳明毅
開篇之前,我想應該先營造一下氛圍,定一下這篇文章的調調,所以,下面這篇文章,必須一看: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再讀《馬說》,是否依然感慨萬千?!也許亦然。多年后再讀此文,給我的感覺是這樣的:“《馬說》名傳千古也許并非因為其文筆之犀利、辭藻之華麗亦或是出于韓愈大師之手,而是由于《馬說》說出了所有不得志之‘千里馬’的心聲,雖歷千年,仍‘高山流水’。”所以,你可以這樣認為,《馬說》是一篇‘營銷奇文’,韓大師也是一‘營銷大家’,因為營銷的最高境界就是‘引起共鳴’,這也符合當下青年人“卓爾不群、獨而不孤”的“族群癥候特征”。
唐貞元年間·韓愈·《馬說》
時代背景變了,涵義及結果也會隨之發生改變。韓大師當時創作這篇奇文的背景是唐德宗時期,經歷‘安史之亂’后的唐朝雖有中興之象,但仍兵革不息。唐德宗李適也是一位非常傳奇與矛盾的皇帝,登位之初,他堅持信用文武百官,嚴禁宦官干政,而之后由于涇原兵變的強烈反差,開始重用宦官集團,矯枉過正,國家再次陷入一片混亂之中,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查一下這段歷史,德宗皇帝確實非常‘矛盾’。
言歸正傳,此篇《馬說》表達的是其對統治者不識才、不用才、埋沒人才的強烈憤慨,故本篇的‘千里馬’多指那些致力仕途卻懷才不遇的‘千里馬’,而這些‘千里馬’由于投奔的是一家超大型壟斷企業,所以根本別無他選,如未被‘慧眼識珠’,那就變成‘滄海遺珠’,而這對該‘壟斷企業’不會有什么影響,只會讓該‘千里馬’落個‘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的下場。
當下則不然,條條大道通羅馬,處處有‘伯樂’,‘千里馬’被埋沒的幾率越來越小。如果你不識‘千里馬’,而此‘千里馬’即有很大可能被他家‘伯樂’所識,如果雙方又是競爭關系,那么我想這可不是‘負負得正’,而是‘負負更’負,最終落個滿盤皆輸,‘尉遲恭’火頭軍的故事霎時重現眼前…
《隋唐演義》·印小天飾尉遲恭
所以,不僅要‘識馬’,更要懂得‘因材施位’,讓其能更好的釋放其才華,也可以為企業最大限度的創造價值。而如果要問我如何‘識馬’,小吳我可不敢張嘴胡說,而如果要問我什么樣的人適合做營銷,那么我還可以說上兩句,但也只能說說什么樣的人不適合做營銷:
1. 過分理性的人。
好的營銷人思維都是非常發散的,所以都喜歡也敢于‘不按常理出牌’,而過分理性的人,由于過于‘循理’,所以思維易格式化,形成‘框框’,最后固步自封,難有更大突破。過分理性之人適于守成,而當下市場形勢瞬息萬變,營銷一途不進則退,所以根本無成可守。
2. 過分注重細節的人。
注重細節是好的,細節決定成敗,但過分注重細節卻是十分不利于營銷的。一次大型營銷活動好比一場大型戰役,營銷者就好比這場大戰的策劃者一般,決勝千里之外,運籌帷幄之間。如果過分注重一兵一卒的生死、一城一寨的得失,那么就會過分分散注意力,不能大開大闔,這對整個戰局是有致命影響的。營銷亦然,結果永遠是導向,過程再漂亮如果不能掛接結果,那也不算成功。所以,不可過分注重細節,但這可并不是指不注重細節,而是要抓主要矛盾,整個局勢必須在可控之中,如果因為大開大闔而最終局勢失控,那么這是致命失誤。
3. 華而不實的人。
現在你經常會見到一些‘無所不能’的人,提起什么總是頭頭是道,好像對任何事物都無所不知、無所不曉,滿口理論、思想,而若問其做過什么,那更是全都是‘經典戰例’、輝煌往事。但若讓其進行實操,那就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了:總是眼高手低,浮于表面,什么東西都略懂、略懂,卻只知皮毛。而若機緣巧合的碰到其曾公事過的同仁聊起此類大神時,得到的回復卻又驚人的相似,總結起來就是四個字‘華而不實’。華而不實的人是最不適合做營銷的,因為營銷真是一個‘苦差事’,雖然在外人看來非常高大上,但真正的營銷人都明白這其中的辛酸苦辣,并非外人所見一般。好的營銷人必須要能撲下身子去學習、去實踐,‘浮于表面’著實為營銷人之大忌。
4. 對新興事物不敏感的人。
隨著科技的不斷革新與發展,新興技術與平臺層出不窮,且快速迭代,這使營銷人要對新興事物特別敏感,提前下手。以微信公眾平臺為例,我是從12年的12月份開始接觸并使用微信公眾平臺的,微信公眾平臺在此時也是剛剛推出,我記得當時的后臺是非常簡單的,只有‘編輯模式’與‘開發模式’兩種玩法,而之后又推出了諸如‘自定義菜單、微信認證、微信支付’等新模塊及各種開發玩法,這使微信公眾平臺變得越來越龐大的同時,也使新人學習的運營所花費的時間及成本越來越高,就連我這種算個‘老油子’的人,如果一段時間不關注都感覺跟不上了,何況是剛開始接觸的新人呢?這就好比7歲直接上大學,如果不是神童,那么難度可想而知。所以,對新興事物不敏感的人真的不適合做營銷。
5. 不具備顛覆精神的人。
當下是一個‘顛覆’的時代,‘數碼’顛覆了‘柯達’、‘蘋果’顛覆了‘諾基亞’、‘微信’顛覆了‘短信’,甚至前一陣的‘微POS、掃碼支付’因為可能顛覆‘銀行’而被緊急叫停,所以,如果你不‘顛覆’那就有可能被‘顛覆’,無論這個企業的體量多大。所以,當下的營銷者必須具有‘顛覆精神’,敢于推翻以前的營銷方式,勇于顛覆競爭對手與‘自我顛覆’。所以,沒有顛覆精神的營銷人也早晚會被‘顛覆’的。
柯達于2012年1月19日申請破產保護。
以上這5條是我認為的不適合從事營銷的人的特點,畢竟是一家之言,會有偏頗,請諒解、指正。那與之相反的就是適合從事營銷的人的特點了。營銷在未來會越來越重要,就好像‘小米’,Ta的成功不是營銷的成功又是什么呢?‘酒香也怕巷子深’,越來越明顯。所以,若你的行業非壟斷型行業,請一定要重視營銷,因為營銷真的可能將其變成壟斷型行業,此言非虛。
本期的《營銷馬說》也就能講這么多了,在‘吳話不談’里小吳我真的絕對是‘無話不談’,說的都是真正實踐得來的‘干貨’,而非所謂的那些‘空中樓閣’。
而找對了‘營銷千里馬’,放對了位置就大功告成了嗎?當然不是,下期開始,咱就講講小吳認為的各行各業的顛覆性營銷模式,從哪個行業開始呢?你能不能給我點寶貴建議呢?等你的信!
咱們下期,接著順嘴胡說、吳話不談…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吳話不談
微信號:wuhuabt
[email protected] 該帖于 2014-10-21 16:13: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