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山東的鄉鎮超市開發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了。以菏澤鄉鎮為例,一個人口五六萬的鄉鎮,兩年前有800平方的超市,就算是大超市了,現在低于3000的體量都不會考慮。的鄉鎮,單店體量達到了萬平規模,這樣的規模體量,已經超出了鄉鎮承載,坪效也難以為繼,然而,即便如此,鄉鎮超市還是如雨后春筍一般,扎堆的開出來,難道,鄉鎮超市的美好時代來臨了嗎?
鄉鎮上的1000平以上的超市,投資主體主要來自三類:
一類是浙江尤其是溫州的投資商。這批超市投資者從浙江經江蘇過河南,一路開店到山東,他們全部是合股經營,一個人看中一個店,尋找投資合作伙伴一起經營,店開了之后,股東們又出去尋找新的店址,然后各自再拉一批投資商再經營,就這樣相互牽連相互支撐,對當地的超市行業帶來了新的沖擊和活力,也帶了一些新的理念。
第二類主要是本土的老超市經營者,他們有著危機意識,也看到了鄉鎮超市的發展前景,所以他們對超市提檔換代,以適應日益增長的消費者的需求,保持自己在當地的壟斷或者領先地位。他們當中相當一部分經驗豐富但缺乏先進的經營管理理念,相對成熟的經驗反倒成了制約。
第三類是之前做其他行業,看到了超市的穩定性或者投資前景轉行而來。期中有一部分是做投行或者個人信貸行業,這部分為了展示公司實力,依托超市進行肌肉炫耀。還有一部分是鄉鎮商業體開發者,為了搞活市場,拉動房產,利用超市做人氣拉動。
- 該帖于 2014-11-14 14:19: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