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雙12支付寶與線下商家聯合合作,從報道看,現場情況比想象中還要火爆。當日,零售商周邊出現交通擁堵,民生商品被一搶而光,還有跳廣場舞的大媽們也不跳舞了,直接去了售賣現場要求安裝支付寶……
這次與實體零售商合作,對支付寶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宣傳形式,比路邊的廣告牌要直指人心得多,只有看得見的實惠才能最打動消費者。活動現場還吸引了眾多的老年人,支付寶也開始向高齡滲入,許多商家還安排人員專門指導顧客如何安裝使用支付寶。除了獲得宣傳攻勢外,還俘獲了許多消費者的芳心,因此支付寶應是本次活動最大的贏家。
這看似火爆的景象背后,也暗藏一些隱憂。
實體零售店在突然爆發的銷售高峰面前,卻顯得措手不及。有的商家現場混亂、收銀系統崩潰、消費者不滿,所以這些都在顯示零售商是倉促上陣,只是想盡快趕上這班快車,卻忘了腳下的步伐還未跟上快車的速度。
合作活動把零售店的銷售推向了高峰。但做過促銷商品分析的人都知道,最好的促銷活動效果是,不僅活動當期能達到銷售峰值,活動結束后還要平穩落地,落地后整體趨勢要高于活動前的低點,這才能說明促銷活動起到了帶客流、促銷售的目的。最為忌諱的活動是,促銷期間帶來了峰值,但活動結束后卻跌入谷底,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慢慢走出低谷,如果是這樣的活動效果,無疑是在殺雞取卵。
所以,一直想知道,這些參加支付寶活動的零售店,活動過后的銷售情況是怎樣的,是繼續歸于平靜,像什么也沒有發生一樣;或是收拾殘局,應對撲面而來的投拆;還是借助支付寶的力量,吸引了一些消費者到店持續消費。在還未有官方資料公布之前,一切只能是揣測。
但不可否認的是,與支付寶的這次合作,零售商只是承擔了助力站的角色,一是借助支付寶的優惠吸引消費者;二是助推了支付寶的知名度和下載量,有點為他人作嫁衣裳之嫌。所以通過這次活動,零售商需要反思,也更需總結:
一是前期演練不足。在活動當天,不時爆出收銀系統崩潰、網絡信號不足、消費者投拆的負面新聞,這些無疑都具有巨大的輿論殺傷力。建立起一個好的口碑需要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但一個壞的體驗的傳播卻會輕松地把前期的好抹殺殆盡。在活動當日如此高密度的客流下,發生任何不快都被會放大,都會被各種媒介傳播出去,這種“放大鏡”效應引發的后果將不堪設想。
為了防止現場出現不良反應,零售商要事先做好活動預案,事先考慮周詳,把可能出現的任何問題都要扼殺在搖籃中。而不是到了活動當天,才發現流量不夠、收銀不行、信號不好,這些本可以在事先預計到的問題卻在當天頻發。
二是僅看到短期效應,未找到長期合作的契合點。本次與支付寶合作,除了活動當日的現場優惠外,后期將能帶來哪些發展效應,是這次活動中沒有看到的。當天的現場優惠就像一針強心劑,帶來片刻高峰,卻沒有發現持久發展的動力。零售商未來要身強體健還需要找到持續發展的良方。
三是店方特色凸顯不夠。這次活動因參加的零售店較多,其中不乏知名零售商,所以活動的含金量是非常高的。所以,消費者記住了支付寶、知道了支付寶、還了解了支付寶,但參加活動的零售商卻鮮有發聲的地方,也鮮有凸顯個性的地方,混雜于這片“支付寶”的此起彼伏的聲音中,零售店幾乎成了陪襯。在合作的同時,怎樣張顯個性,怎樣發揮特色,怎樣讓消費者記住零售商,這也是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
對于零售商來說,支付寶的強大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強大面前迷失了方向、亂了腳步、沒了分寸,那才是更可怕的事。
(聯商網專欄作者 柳二白/文 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聯商網立場!)
柳二白- 該帖于 2014-12-16 16:15: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