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超市是日常生活里不可少的一件事情。不過大超市的商品陳列擺放可都是有學問的,為的就是讓顧客按銷售者的意圖“自選”。通過對比多家超市,聽超市員工講解超市貨架的陳列和布置的意圖,就能從中看出商家是如何引導消費的。
大型超市由于商品種類眾多,客流量大,商品的擺放、貨架的陳列都有規律。所有的商品陳列不外乎一個字“易”,商家將走貨量大、品牌知名度高的商品以及促銷商品擺放在顯眼位置和顧客容易拿到的貨架上。
在空間分配上,商家的設計本著盡量增加客流量的原則,把能夠吸引顧客的兩個區域盡量分開,將其他區域安排在兩個區域之間,
可減少找尋商品的時間。但從商場角度來說,長期固定貨架,容易失去顧客對其他物品的注意力,并且產生一種陳舊呆板的感覺。
因而在商品擺放一段時間后,調整貨架,使顧客在重新尋找所需物品時,受到其他物品的吸引,同時對商場的變化產生耳目一新的感覺。
不過這種貨架擺放改變過于頻繁,會引起顧客反感,認為商場缺乏科學化管理,混亂不堪,產生煩躁的心理。
超市的商品一般都是零售。貨架每一格至少陳列3個品種(暢銷商品的陳列可少于3個品種),每平方米要達到11至12個品種的陳列量。
目前普遍使用的陳列貨架高165-250厘米、長90-200厘米,這種貨架最佳的陳列段是處于上段和中段之間的段位,這種段位被稱為陳列的黃金線。以高度為165厘米的貨架為例,黃金陳列線的高度一般在85-120厘米之間,它是貨架的第二層、第三層,是眼睛最容易看到、手最容易拿到商品的陳列位置。這個位置一般用來陳列高利潤商品、自有品牌商品、獨家代理或經銷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