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新年剛過,長沙漁人碼頭商鋪全面漲價5%,沿街及濱江一層商鋪、商業獨棟漲幅更達10%。農歷年底的長沙樓市,焦慮掉了一地。在滿城急促而無奈的降價聲中,漁人碼頭逆市飄紅,一枝獨秀。
“不管人家怎么姿勢,我們始終是漲姿勢。漁人碼頭新年商鋪漲價,是水到渠成,是商業價值使然。”漁人碼頭執行董事章華彪如是說。新年剛過不到半個月,漁人碼頭沿街商鋪已經全部售罄,二三層商鋪被搶購所剩無幾,待售商業獨棟只剩三套。隨著國際一線和國內大牌紛至沓來,漁人碼頭招商日益豐盈,濱江情景商業魅力初露,許多“路人甲”成了投資漁人碼頭的鐵桿粉絲。
中國商業地產教父、清華大學教授姜新國認為,商業地產最關鍵的是商業盈利能力,想要開發出口碑好的項目,首先要選擇不可替代性的地理位置,要有與眾不同的業態定位。漁人碼頭位于岳麓區湘江西岸橋頭堡,地理位置十分優越,項目具有獨特性。“中國左岸、湖南客廳、長沙名片,是我對漁人碼頭的期許。”
漁人碼頭新年“漲姿勢”,源于濱水情景體驗與品牌招商落位的真功夫。長沙漁人碼頭是濱江新城最美的人文封面,坐擁湘江,23幢歐式獨立單體建筑和江景獨棟建筑,西式教堂、塔樓、屋頂平臺、尖頂、鐘樓等建筑元素綻放異彩,由世界排名第五的貝爾高林領銜設計海洋文化主題景觀。作為中國內陸城市首個以“海洋文化”和“湖湘文化”融合為主題、集親水平臺、文化體驗、高端餐飲、時尚娛樂、精品購物、休閑旅游、商業服務、游艇碼頭等多功能于一體,與周邊高品質的濱江新城高端住宅聚居區一起,媲美巴黎塞納河左岸,打造“漁人碼頭”升級版。漁人碼頭因此榮膺了“長沙新十景”殊榮。
獨特的漁人碼頭散發了獨特的商業吸引力。此前,長沙漁人碼頭已有西湖樓秀餐廳、法國古特拜餐廳、融晟行豪車會等60余家國際頂級和全國一線品牌進駐,2014年12月又有士林夜市、湘爵士餐飲、甜蜜村兒童娛樂、毓川園、夷望溪等一線品牌重磅加盟。漁人碼頭濱江風情美食街計劃在今年5月1日率先開業。
新年伊始,漁人碼頭開始興建湘江首個游艇碼頭、游艇俱樂部,邁入游艇時代。澳洲國家館、韓國時尚館、德國家電館、日本生活館、美國創意館、中國臺灣特產館等國際特色品牌集合店也已經簽約,入駐沿街二三層商鋪,并將在中南地區引進首個世界名品工廠直營聯合店(城市奧特萊斯),讓漁人碼頭真正成為城市時尚橋頭堡。
中國智谷董事長、漁人碼頭策劃總顧問郎遙遠認為,長沙漁人碼頭在國內首創“五化(特色化、情景化、藝文化、旅游化、智慧化)復合”的濱水休閑商業綜合體,勇于開拓,善于創新,是中國城市濱水游憩商業區RBD的標桿項目。
一是獨特化。漁人碼頭是世界最著名的濱水商業品牌,也是首席湘江情景體驗商業項目。長沙只有一條母親河湘江,只有一個漁人碼頭,不可復制。當前長沙和其他中國城市一樣,商業競爭異常白熱化,電商空前沖擊著傳統商業。商業巨頭零售額急劇下降,專業市場慘淡經營,無特色街鋪度日維艱,甚至直接被拍死在沙灘上,關鋪成了全國商業地產的新常態。
據不完全統計,近年長沙有30多個城市綜合體破土而出,新增商業體量超過2000萬平方米,在國內各大城市中名列前茅。但長沙不少新興商業地產以失敗告終。湖南省工商業聯合會副會長、不動產商會會長喻春光表示擔憂,長沙商業地產重復建設嚴重,無序的“大躍進”式開發無疑會造成資源的浪費,未來大部分商業將變成“爛尾樓”。
喻會長認為:“漁人碼頭獨一無二,與長沙所有商業項目都具有差異化。”長沙商業地產成了一片喧鬧紅海,獨此是一個靜謐藍海。漁人碼頭給人一種臨江的詩意,一種優雅的韻味,一種高尚的氣質,一種勃發的激情,一種浪漫的情調,一種久違了的美好。縱然電商如火如荼,傳統商業你死我活,漁人碼頭魅力依然永遠無法取代。
二是情景化。相比于傳統商業,漁人碼頭有江,有景,有趣,有故事,以建筑、親水平臺、燈光藝術為商業載體,使商業空間有著與商品服務同等的意義:被消費、被愉悅,讓時尚包圍時尚,構筑一個由完整的視覺、聲覺、味覺、嗅覺和觸覺組成的時尚體驗舞臺,每個顧客都將成為都市時尚劇的主角。
三是藝文化。漁人碼頭緊密迎合不斷提升的市民消費層級,把常態化的藝文活動成為長沙漁人碼頭商業功能的亮點組成部分。一是日常例行的主題活動。如大美湘江、中華絕技大舞臺、DX水幕電影、湘江大講堂等。二是自由性的街頭表演,增加商業娛樂氣氛,更好與游客互動體驗。三是豐富性的節慶表演。根據不同節慶精心策劃。四是把文藝活動與經營活動融于一體,如亞洲首個360度全景式藝術酒吧、西湖樓美食T臺秀。五是針對性的商業促銷路演活動,主張個性化的都市潮文化。
四是旅游化。漁人碼頭作為長沙新十景,將成為百家大旅行社地接基地,成為湘江西岸生活集聚帶、水上旅游產業帶的最亮點。
五是智慧化。科技元素的注入,吸引更多年輕人到來。漁人碼頭建筑、景觀、美食、江景、名品、文藝活動,都是曬微博、微信的最佳素材。購物、休閑、娛樂、聚會都成為了一種快樂生活體驗。漁人碼頭成為長沙點贊的主角。
漁人碼頭董事長胡啟洪說:“我們董事會自持項目70%物業,全力做精品、做經典。五年之內再布局全國六到七個城市,開發城市母親河濱水商業項目,爭取成功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