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一朋友在朋友圈發了幾張海雅繽紛廣場的相片,我好奇的評論一下,說從相片上看和以前差不多呀,后來,他回復說,可以抽空去看看,有亮點!說實話,我是有一年多的時間沒有去逛過南山海雅片區的商業了,就是沖著這個有亮點,上周末我滿懷希望的去了一趟南山的海雅繽紛廣場,但在現場沒有看到什么亮點,相反卻是看到很多槽點。吐槽前我先來交待一下背景吧。
南山海雅繽紛廣場,其前身為海雅百貨南山店,算是深圳市最早的、單位面積最大、商品最齊、品牌最強的百貨商場之一。海雅集團2014年開始斥資2.8億元,進行大規模的戰略轉型、品牌調整和形象升級。升級著重從改善購物環境、優化品牌組合、提升服務質量等方面進行,并且添設了餐飲、兒童娛樂、休閑配套等多種業態,改造完成后將由原傳統百貨升級為集購物、美食、休閑于一體的時尚購物中心。并于12月27日~31日靚麗試開業。總建筑面積達到5萬平方米,呈現9種不同業態,是南山海雅百貨自首次開業16年以來,投入最大、花費最高、改造程度最大的一次。
海雅繽紛廣場的建筑風格和內部裝修,由美國ARQ建筑設計事務所(曾經設計香港又一城、海雅繽紛城)精心設計,沿襲了海雅繽紛城的現代化風格,并按照國際化購物環境的標準進行打造,彰顯出時尚的品位與優雅的格調,將引領市民全新的生活方式與消費潮流。此外,海雅繽紛廣場在原有的建筑上加建兩層,新增餐飲、兒童娛樂、休閑配套等配套功能,成為集購物、娛樂、休閑、運動于一體的購物中心。
以下是改造前和改造后的各樓層業態分布情況: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改造后,從名字上看是增加了女人的業態比例,溫馨母子館也換成了親子家居館(還是女人和小孩生意好做),增加了餐飲業態,筆者考察當天,8F還沒有開業,對于入駐了哪些餐飲品牌還不得而知,而就已經開業的1-7層,由于時間關系,對于里面入駐的品牌我也沒有留意,只是感覺還是和以前百貨的做法是一樣的,改來改去只是換湯不換藥,其它如下所示。
1、 對于海雅方面宣稱此次升級改造總投資2.8億元,創下了目前國內單體建筑造價紀錄,成為深圳市硬件設施高度完善的購物中心之一;不過,說實話,也許錢是創造了記錄,但個人覺得硬件設施確實還是達到購物中心的標準,其物業本來就是舊的,受其樓層不高的局限性(據目測,吊完頂后,大概在3米左右),比起目前在部分的購物中心的吊完頂后在4米左右的高度,相對來說其空間感是比較壓抑的,再加上其吊頂的處理在我看來,也是有些敗筆的,整齊劃一的橫柵格或者是簡單的圓弧重復處理,缺乏動感,也沒能給人太多的想象空間;
2、 主通道大概是在3米左右的寬度,次通道基本上是在2米左右,特別是在兩個手扶梯旁邊通道的處理上,更加顯示出海雅方面在規劃上的不足。其在兩個手扶梯旁邊通道的上加了一條白色的LED燈帶(目測是LED),然后通道離最近的專柜本來就不寬了,但其還要硬生生的加一個單邊的陳列柜(基本上是用作一些飾品、手表類的品牌),因為周邊又有消防防火卷簾(下面不能擺放任何物品),結果是雖然鋪位是租出去了,但現場卻有兩個通道,況且兩個通道都不是很寬,而有大部分顧客為了圖方便,直接從消防防火卷簾下面的通道走了,這樣就沒有辦法看到單邊貨柜里的商品。導致的結果是:做為商場來說,是贏得了可出租面積,但對于消費者來說,你的通道確實是太窄了,到頭來,你會失去消費者的。還有一樓的化妝品專柜一個接著一個,通道也是相當的窄,感覺像迷宮一樣,對比一下購物中心里寬敞的通道及動線設置,海雅繽紛廣場的空間還是相當逼仄的,體驗感也是較差的;
3、 對于其內部的裝修風格,除了1F沒有做相應的統一外,2F、3F、4F的柱子的裝飾風格是統一的,吊頂有所不同;5F、6F的柱子的裝飾風格是統一的,吊頂有所不同。這一次,海雅把各個品牌的門頭的裝飾風格也全部統一了,看上去也是相當整齊的,但個人覺得有些過了,由于空間感不夠,站在商場里遠遠望去,只看到商場的裝飾,而對于各品牌之前的特色卻看不到,還有門頭的燈光太亮了,都影響到品牌的LOGO設置了,弱化了各品牌的LOGO視覺;
4、各樓層的客梯的指引非常不明顯,不太好找,況且客梯的前室通往商場還有一道門,好隱秘的感覺,另外,不知是何緣故,旁邊的吊頂也是各有不同,有點不解;
5、本次升級后的導視設計和制作工藝還是比以前要漂亮的,但個人覺得顏色有點淺,跟室內的整體顏色是一個色系,特別是天花上的吊牌,遠遠望去,跟天花有些分不清楚,弱化了導視的功能性;
6、 其里內推廣海報設計實在不敢恭維,和超市的有得一比,大家自己看效果吧!
7、 外墻的整改還是有些亮點的,延續了其海雅繽紛城的色彩,做了一些弧型造型,識別性也較強,有些動感;
8、 主入口的改造不知是沒有完工,還是最終效果,看上去好單薄,相對其外墻的效果看,實在是沒有辦法匹配;
9、 而其外廣場也是很窄的,還規劃成了停車位,周末當天也是停滿了車輛,如果相對于其8F的潮流美食開業后,我有點擔心他們的停車位能否滿足顧客需求;
10、 在看了海雅的網站后,才突然明白過來,商場內的蝴蝶造型原來是要喻意“巔峰蝶變,再起航……”的宣傳口號,但個人覺得似乎是弱爆了;
11、 由于裝修剛剛完工,雖然里面也是安裝了一些空氣凈化器,但里的氣味還是很重,另外,也許是還沒有完工吧,部分吊頂一些收口的部分能看見里面的一些因施工遺留在上面的垃圾。
目前國內大部分百貨都在爭先恐后的向購物中心轉型,再比如萬達集團也在努力去百貨化,所以此次海雅百貨的轉型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看他們的網站上,基本上沒有海雅百貨的字眼了,其它的項目都是冠以繽紛城的名字,可以看出其升級為海雅繽紛廣場應該是想延續海雅繽紛城的成功,況且它的LOGO及VI基本上是延續了繽紛城的元素,但由于受老物業及一些根深蒂固的思維的影響,個人覺得還沒有成功從百貨向購物中心華麗轉型,包括筆者1月19日上雅紛紛廣場的官網,里面的內容還沒來得及更新,在我看來,海雅繽紛廣場還是任重道遠的,因為百貨和購物中心有太多的本質性不同點:兩者的客群定位不同、零售功能不同、經營方式不同、團隊思維不同、消費體驗不同等等。如果真要徹底改變,需要的是顛覆性的改變,而不是蝶變,化蛹為蝶,這是大家都知道的結果,但百貨轉型為購物中心,不當當只是換個名字、升級一下裝修、換一套VI;也不是你增加一些餐飲、休閑、娛樂業態那么簡單,他存在太多的變數,結果是蝶還是蛹,一切還只是一個未知數!
- 該帖于 2015-1-20 12:47:00 被修改過好久不逛百貨,真不知道這些情況,有機會請北北大人過來深圳指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