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1:萬達商業香港上市
事件概述:
2014年12月23日,大連萬達商業地產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萬達商業發行價48港元開盤,收市報46.75港元,跌幅為2.6%,總融資規模為42.7億美元(約合265.8億人民幣),成為今年港股最大IPO。王健林身家因此暴漲至248億美元,但仍未能超越馬云成為中國首富。【詳情】
關注指數:★★★★★
TOP2:萬達、百度、騰訊合資200億成立萬達電商
事件概述:
2014年8月29日,萬達、騰訊、百度在深圳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宣布共同出資成立萬達電子商務公司。根據協議,萬達電商計劃一期投資人民幣50億元,其中萬達集團持有70%,百度、騰訊各持15%股份。而據王健林透露,在未來五年,萬達電商總投資要接近200億,同時還會引進新的投資者。【詳情】
關注指數:★★★★★
TOP3:上海最大購物中心月星環球港調整
事件概述:
上海商業面積最大的購物中心,月星集團首個商業地產項目——環球港,自2013年開業以來一直備受業內關注。在其聲勢浩大的宣傳之后,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其被傳出內部租戶或將調整的消息。事實上,開業之初就有消費者多次表示,這樣一個極富個性的商業綜合體實則整體商業氛圍并不濃郁,不同檔次的品牌混雜。同時,有關人士也曾提出月星環球港招商存在著嚴重問題,比如面積偏大、風格不統一、動線設計不流暢等。【詳情】
關注指數:★★★★
TOP4:恒大全面進軍商業地產
事件概述:
2014年5月,恒大商業集團開始為旗下的超市公司、百貨公司以及院線公司招兵買馬。恒大商業集團為旗下全資子公司,現管理運營的商業總面積超過200萬平方米,旗下商業類型包括地標商業綜合體、城市商業綜合體、旅游地產配套商業以及社區商業中心。根據恒大的規劃,其商業地產集團管理運營的商業總面積將超過400萬平方米,商業總資產達到千億規模。【詳情】
關注指數:★★★★
TOP5:娃歐商場敗走杭城
事件概述:
2014年6月9日,娃哈哈首個商業地產項目——杭州娃歐商場虧損嚴重,娃哈哈方面已拖欠商場租金達半年,并有意解除合同離場。 娃歐商場自開業以來一直生意冷清,這也是導致其拖欠租金的主因之一。業內認為,娃歐商場代理引入的歐洲品牌知名度低,硬件和經營模式都有硬傷,且存在內部管理層意見存分歧,商場管理人員頻繁更換等問題。【詳情】
關注指數:★★★★
TOP6:百盛等百貨大佬頻頻關店
事件概述:
2014年年內最先在山東關店的公司是樂天集團旗下的樂天瑪特東營市西城店,該店于2011年12月23日開業,關店時間為2014年3月23日,“壽命”不足三年。與樂天瑪特同樣“短命”的還有百盛百貨和寶萊百貨。今年5月5日,百盛商業集團旗下的濟南百盛購物中心店停業關閉,距離其開業剛滿兩年,該店開業首日營業額不足百萬,遠低于預期,此后日營業額僅約20萬元。【詳情】
關注指數:★★★★
TOP7:王府井放棄純百貨 轉投購物中心和奧萊
事件概述:
2014年8月12日,200多位供應商參與王府井百貨戰略轉型大會。在接下來的4個月,王府井百貨將與意向供應商進行磋商,走向深度聯營,這也意味著王府井百貨放棄了百貨業態傳統意義的經營模式。王府井百貨集團總裁東嘉生表示,在新型零供關系中,王府井百貨希望與供應商達成一致并得到支持,推動集團戰略轉型。【詳情】
關注指數:★★★★
TOP8:宜家在華試水購物中心
事件概述:
2014年6月3日,記者從宜家獲悉,目前宜家在華的家居連鎖業態門店已經有15家,在本財年中,依舊會開業約3家新店,而與以往不同的是,除了家居業態,宜家正在中國市場試水購物中心業態,以謀求轉型新商機。2014年6月27日,宜家首家購物中心在無錫開業,2014年9月17日,宜家武漢購物中心開業;2014年12月20日,宜家北京購物中心開業。【詳情】
關注指數:★★★★
TOP9:萬科人事風波
事件概述:
2014年6月22日晚,一則關于“萬科集團執行副總裁、北京萬科總經理毛大慶被逼走定局”的信息在微信瘋傳。消息稱,萬科杭州公司總經理劉肖將接替毛大慶出任北京萬科總經理。毛大慶在個人微信朋友圈以蘇軾詩抒發心情。有接近萬科的有關人士表示,毛大慶應該是不再主事北京公司,可能另有調整。【詳情】
關注指數:★★★
TOP10:佳兆業風波
事件概述:
1月6日晚間,市場傳出佳兆業要破產重組,但佳兆業方面隨即向記者進行了否認,稱“本公司今日沒有召開董事會,也沒有達成所謂決議”。1月6日早間,佳兆業發公告稱,于2014年12月31日,該公司接獲龍崗區兩個市區舊改項目的兩名合作伙伴通知,稱佳兆業已違反該等項目的合作協議,要求終止該等合作協議,并退回已經支付的12億元人民幣的費用。【詳情】
關注指數:★★★
(來源:聯商網 作者:謝超兒)